“當然有人證。”李鴻章對李墨冷笑了一聲,然後看向太后說道,“太后,請允許臣請認證。”
此時的太后心底已經十分憤怒了,但她無法拒絕,只能寒著臉點了點頭,“準!”
“周大人,把你當日看到的,事無鉅細的說出來!”李鴻章對身後不遠處的周興道。
頓時,李墨心裡明白了,敢情這狗日的周興是李鴻章的人,可笑昨天他還讓周興當面為難李鴻章,想給大理司上眼藥,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已……
相比這個,大理司卿宇文泰更不是個東西,他肯定是知道周興暗地裡抱了李鴻章的大腿,這才把周興塞給了他協同肅貪。
當初他還以為,宇文泰開天眼了,知道他是個卦逼,知道他前途無量,日後必將成為太后身邊的大器才派周興跟著他乾的。
現在想來,真特麼的幼稚啊!
果然,周興站出來時候,眾人臉上都充滿了震驚,唯獨宇文泰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顯然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太后,諸位大人,李大人所說的一切,是我大理司清查司的同僚們親眼所見,李墨粗暴行事,在清查鄒大人府邸時,不但羞辱女眷,還親自出手殺了兩名下人,當時場面極度血腥,臣當初勸過李墨,但是都被他無情拒絕了。”
“太后,鄒大人雖有貪墨,其家眷或許會受到牽連,但李墨憑什麼殺人?”
“臣請太后為慘死的鄒府下人還個公道,為我大周還一片朗朗乾坤!”
周興一席話落下,李鴻章當即跟著說了一句,“請太后誅殺李墨,還我大周朗朗乾坤!”
隨即,百官全都跪了下去,高聲道,“請太后誅殺李墨,還我大周清朗朗乾坤!”
“請太后誅殺李墨,還我大周清朗朗乾坤!”
這其中,並非所有人都恨李墨入骨,想直接弄死李墨,可李墨若是不除,就如同懸在他們頭上的把刀,說砍下來就砍下來,而且避無可避,只能落得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大周朝堂的官員,這麼多年了,還從來沒有如此的齊心過。
無論是哪個司,無論是誰的人,這一刻,他們都想除李墨而後快。
唯獨李墨一人孤零零的站在朝堂上,顯得那麼的不合群,但是他絲毫不慌,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寒著臉的太后。
他的意思很明顯,地上跪著的這幫人是利益共同體,和他站在一處的,只有他們兩人。
太后若是沒了他,也基本宣告失去了大周的控制權,現場未必就會比他好到哪裡去。
他看向太后的時候,太后的目光也正看向他,似乎太后在向他尋求破局之道。
然而李墨只是看著而已,而且是直勾勾的看著她。
這種眼神讓她沒來由的心慌了一下,旋即她一咬牙道,“李墨,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李墨瞬間懵逼,太后你可以的啊,我這是為你辦事,才成了朝廷公敵,你特喵的不但不幫我開脫,還把皮球踢給了我?
還要這麼玩玩兒是吧?好,好好好!
李墨當即迎著太后目光朗聲道,“太后,諸位大人,當初太后下懿旨時,曾說過,為清除大周這些蛀蟲,我可便宜行事。”
“諸位大人可知何為便宜行事嗎?”
“別說殺個把下人了,就是當場殺了鄒永清,也是皇權特許!”
呃……
太后驚呆了。
以至於她想說的話,都被生生噎回去了,就差翻白眼了。
跪在地上的李鴻章等一眾大人更是鼻子都氣歪了,尤其李鴻章,這是他一夜沒睡,頭髮都快熬白了,才想出來的殺招,就要被李墨這麼糊弄過去了。
其餘大人除了惱怒之外,心底對李墨的認識,重新重新整理了。
王安石偷眼看了一下李墨,心底暗暗道,“此子絕非池中之物!”
太后被李墨這話,真的是噎的差點翻白眼,李墨這是抓住她的漏洞,很不要臉的一頭紮了進去,她想不想配合也不行了。
她過了好一陣才說道,“本宮是有這道懿旨!”
“李大人,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太后這是被逼的當眾耍流氓。
能成為先帝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她自然也有過人之處,既然李墨抓住了漏洞,她為何不利用長處?
她現在是太后,代表著皇權。
懿旨的事,她說有就有,難不成還有哪個大臣敢當面反駁?
你李鴻章能以勢壓人,本宮為何就不能以權欺人?
果然,李鴻章咬著後槽牙道,“回太后,臣……臣無話可說。”
可不嘛,他就算渾身上下都是膽子,也不敢和皇權叫板,但是此事就這麼完了嗎?並不會!
“既如此,諸位大人請起吧。”
“李墨,這一次本宮就不拿你問罪了,但切記不可有下次,凡事過猶不及。”
既然李鴻章等人已經吃了啞巴虧,在朝堂上顏面全無,太后自然也不會慣著李墨,該敲打還得敲打。
“臣知錯了,日後當改正。”李墨得了便宜,自然也懂得做出姿態,借坡下驢。”
“好,如此就好,李大人還有其他事情嗎?若是沒事,就散朝了!”太后清說道。
“太后,剛接到皇宮外傳來的訊息,有上千讀書人在皇宮外聚集,鬧著要還天下讀書人體面,要殺了李大人,這是他們的聯名血書……”此時,一名太監十分慌張的從外面跑了進來,把一份聯名血書呈了上去。
“血書,又是血書,看來還沒完了!”李墨心底暗罵道,這些老壁燈可真是煞費苦心啊。
太后看完血書,臉色當即就不好了,讀書人是天下的根基,哪怕大周已經風雨飄搖,但還是不願意得罪讀書人。
即便是她知道這背後,肯定有人挑唆,可現在根本沒空去查啊,只能冷冰冰的說道,“諸位大人以為當如何解決?”
李鴻章剛拱手想說話,李墨搶先道,“太后,讀書人有氣節是好事,當下大周正是外敵壓境,國家危難之際,想必他們一定會和大軍站在一起拒敵,故而,太后可派人傳話,讓他們就地等待,稍後發兵器鎧甲給他們,讓他們一同保家衛國。”
“要是這等情形之下,他們還口口聲聲要為鄒永清主持公道啊,臣可在他們面前自裁!”
李墨別的不知道,對讀書人的瞭解可謂是到了骨子裡。
凡事喊口號,搞小動作,賣友求榮、勾心鬥角、甚至投敵叛國都是一把好手,唯獨沒骨氣上戰場殺敵。
“太后,李墨他這是偷換概念,欺壓……”
“李蓮英,讓人去傳話!”太后根本不理睬李蓮英說什麼。
反正今天在朝堂上已經耍了一次流氓了,也不在乎多一次。
李鴻章真要被氣吐血了,連後續的組合拳都打不出來了。
讀書人什麼德行,他能不清楚嗎?
這可惡的李墨,專挑七寸打,真特麼不是個東西。
“太后,臣有話說。”此時,吳三桂站了出來。
第一個回合的較量他們吃虧了,第二個回合一觸即潰,但不能就這麼算了。
太后微微皺眉,她知道吳三桂和李鴻章的關係極好,兩人沆瀣一氣,沒少坑害朝廷,欺壓百姓,可先帝都拿他們沒辦法,她初攝皇權,能如何?
她不悅道,“吳大人,何事?”
吳三桂拱手道,“太后,李墨肅貪,本無可厚非,但他又是搞什麼清白箱,又是帶大隊人馬四處闖宅抓人,鬧的百官不寧,許多官員被弄的無心辦差,如此下去,怕是會影響朝廷的差事。”
“因此,臣以為,當儘快結束此事,否則百官若是因此煩擾而耽誤了差事,怕是整個朝廷要停擺,如此一來,耽誤的都是國計民生的大事,還請太后三思!”
“還請太后三思!”
隨著吳三桂的話音落下,百官齊刷刷的說道。
在李鴻章祭出他的殺招之前,這是他們最初想好的策略,那就是以停擺為要挾,逼迫太后結束肅貪。
若是真繼續下去,朝廷官員全都進去吃牢飯,誰來辦差?這是個現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