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讓人驚歎的超級工廠
第二天,一大早,陸斯恩就跟局長報告了案件的最新進展,以及他對人形機器人的的大膽猜想,申請從人工智慧安全域性調派專家協助他們,儘管局長也覺得匪夷所思,但是還是同意了陸斯恩的請求。
“師父,下一步我們要做什麼?”徐貝兒看到從局長辦公室出來的陸斯恩問道。
“叫上二浩,我們去實地瞭解一下人形機器人。”陸斯恩回答道。
“好的,師父。”徐貝兒回答道。
“二師兄,別吃了,師父叫我們出去。”徐貝兒來到刑警隊辦公室門口喊道。
“來了!”陳浩放下手裡的早飯,拿上包跑了出來,起身時又咬了一口桌子上的早飯。
“去哪兒?”陳浩一邊用手擦著嘴,一邊問徐貝兒。
“去了就知道了。”徐貝兒邊走邊說。
第二天的天氣不像前一天一樣,陽光颯爽明亮,天有點兒陰沉沉地,涼風中還帶有絲絲的潮氣,感覺是要下雨的樣子。
陸斯恩和陳浩、徐貝兒驅車來到PNR時代公司,陸斯恩亮明身份,說明來意後,在公司工作人員的配合帶領下,他們兩個見到了公司生產部總監王亞默,在他的授權和陪同下,陸斯恩他們來到了公司人形機器人生產車間。
“請看,這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王亞默邊用手指著前邊,邊說道。
車間大門開啟的那一刻,陸斯恩他們驚呆了。如果說這是個世界工廠一點兒也不誇張,只見成千上萬的工業人形機器人在熟練地分工合作組裝生產著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生產規模和場面用一望無際來形容也不為過,如果非要找一個合適的形容,光那些已經生產好的,站立靜止的人形機器人,儼然就是科技版的極具city感的“兵馬俑”。
陸斯恩注意到,那些組裝好的最新人形機器人產品,跟27號別墅裡的人形機器人一模一樣。
“師父,這也太壯觀了,這麼多機器人同時工作,猶如千軍萬馬,奔騰不止,太讓人震撼了。”陳浩忍不住驚歎道。
“對,但這只是我們的家用人形機器人管家Free Housekeeper-X1000生產車間,像這樣的車間我們還有兩個,一個是工業製造人形機器人生產車間,還有一個是商用服務人形機器人生產車間。” 生產部總監王亞默介紹道。
“更厲害的是,這些正在幹活的機器人,看起來行動力和靈活程度跟我們真人完全沒有區別,而且力量和速度好像比我們人類更強,我以前從來沒參觀過這種製造工廠,以為只是一些機械臂之類的在代工呢。”徐貝兒也表達著自已對工業機器人的驚歎。
“你說的那是好幾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工業機械臂除了在一些完全單一性的如放置性裝配性車間使用外,像這種複雜的整機裝配生產工作已經完全由人形機器人來做了。”王亞默笑著說。
“為什麼這些人形機器人行為動作看起來跟我們真人沒有任何差別,好像有自已的大腦,像活生生的人一樣,他們不應該是由程式控制的嗎?”久未說話的陸斯恩問道。儘管剛才沒有說話,但是陸斯恩內心其實跟陳浩和徐貝兒一樣,感到驚歎。
“您說的那還是好幾十年前的傳統工業機器人,現在的工業製造人形機器人已經不再完全依賴預設程式來執行任務,而是已經完全具備感知環境、學習和自主決策的能力了,對多樣化複雜化場景的適應能力也更強了。得益於近幾十年AI大模型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些人形機器人在自主決策、柔性操作和人機互動方面幾乎跟真人沒有太大差別了。”王亞默解釋道。
“那就是說他們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了?那他們會不會出現不聽話,罷工的情況呢?哈哈哈”徐貝兒故意開玩笑似的俏皮地說道。
“哈哈,不會,不會,我們設計機器人就是讓他們聽我們話的,不是讓他們不聽話的,即使有自主意識,那也是自主地聽話。”王亞默笑著說道。
聽了王亞默的話,陸斯恩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這樣靈巧得跟真人一樣成千上萬的機器人突然完全“聽話”地同時“發瘋”,會怎麼樣呢?想到這裡他後背不禁一陣發涼。
“能具體地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的最新產品人形機器人管傢什麼X1000嗎?”陸斯恩問道。
“是Free Housekeeper-X1000,您想了解哪個方面呢?”王亞默問道。
“我想全方位地瞭解,越詳細越好。”陸斯恩回答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您得找我們科技研發部的同事,這樣吧,我帶你們去研發部,讓研發部的技術人員跟您介紹一下,他們可以回答您的疑問。”王亞默說道。
“好的,謝謝。”陸斯恩說道。
“這邊走。”王亞默帶著陸斯恩他們三人從車間出來,直接進入智慧人工通道,通道門開啟就進入了一間小型的智慧車廂,裡面有十幾個沙發座椅,陸斯恩他們坐好以後,車廂就往前執行了起來,不一會兒進入了另外一棟大樓,然後車廂停止向前,開始像電梯一樣往上執行,不一會兒到了PNR時代公司大樓的二十一層科技研發部。
王亞默先把陸斯恩他們帶到了二十一層的休息室,讓他們三個稍等一下,他去跟研發部的同事溝通一下。
不一會兒,王亞默回到休息室,把陸斯恩他們帶到了科技研發部的會議廳。
會議廳很大,差不多佔了二十一層整層樓的三分之二的面積,是一個高科技多功能智慧化會議廳和展示廳。裡面有一個主展示臺,主展示臺的兩側有兩個稍微矮一點兒的副展示臺,主展示臺的後面是一整面牆的全智慧顯示螢幕,展示臺的前面是一圈可以坐下幾十人的主會議桌,主會議桌的兩旁分別有分會議桌,會議桌再往前就是十幾排可容納上百人的旁聽座椅,感覺像是產品釋出會給與會媒體和記者用的。在左邊的副展示臺上,站立著一臺跟在別墅見到的人形機器人一一模一樣的機器人。
陸斯恩他們在王亞默的安排下在主會議桌前坐了下來,不一會兒進來了兩名研發部的工作人員,簡單介紹以後知道,一位是研發部的副總監周偉建,一位是研發人員。
“關於Free Housekeeper-X1000人形機器人,您有什麼想了解的,儘管問吧。”副總監周偉健說道。
“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這款機器人,比如效能和構造以及程式等方面。”陸斯恩問道。
“好的。”副總監周偉建說道,看到周偉健的示意,旁邊那位研發人員開啟了電腦,主展示臺後面的螢幕上跳出了Free Housekeeper-X1000人形機器人畫面。
“這就是我們的Free Housekeeper-X1000智慧人形機器人管家,是我們專門為智慧家居應用場景打造的人形機器人,X1000是我們的第二十一代機器人管家,跟之前的機器人管家相比,這款機器人管家在各個方面都已經有了全方位的突破,接下來我將為你們一一介紹。”副總監周偉建已經習慣了產品釋出會的那套話語。
“我會分感測系統、控制系統和執行系統三大方面來詳細說明,首先我將從這款人形機器人的感測系統開始介紹。簡單來說人形機器人的感測系統就相當於我們的五官,X1000這款人形機器人的內部感測器我們使用了自主研發的七十二維力感測器,這款感測器讓人形機器人對位置、速度和慣性的感知和控制的靈敏度和精準度提升了五百多倍。外部感測器方面首先在視覺感知感測器上,我們使用了幾十個奈米微型視覺感測器,配備每秒9000萬億次操作算力、超高精度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和6D視覺感測器,已完全解決基本運動控制問題,是目前具身智慧場景應用和研究的最佳平臺。另外,在觸覺感測器方面,我們使用了最新自主研發的柔性觸覺感測器Free Skin-X1000電子面板,得益於近些年新材料技術的發展,它採用超奈米技術和新型柔性複合材料超高度模擬了我們人體的生物面板,具有超高度的延展性、自愈性和機械韌性等特性,作為人形機器人外表面蒙皮,能夠實現與環境接觸力、溫度、溼度、震動、材質、軟硬等特性的完全感知,為機器人管家提供了細膩真實豐富的觸覺資訊。而且我們這款面板還可以設定觸覺溫度為36.5攝氏度,也就是跟我們人體正常溫度一樣,在與我們人類進行肢體互動的時候有更好的親密感,具有超高的仿生效能。這也是我們這款產品的一大賣點。”說到這裡,副總監周偉建停下來,喝了幾口水。
“第二個方面是機器人管家的控制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相當於我們的人類的大腦和小腦。近些年,我們基於人工智慧資料大模型和建模工具軟體及語音互動系統和運動控制系統打造的Free Brain-X1000智慧中樞晶片,已經幾乎可以完全模擬人腦工作模式,讓人形機器人管家的智力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自然人。”副總監周偉建繼續介紹著。
“對不起,我打斷一下。”聽到這裡,陸斯恩說道,“你剛才說機器人智慧更像我們自然人,是說他們可以具有自我意識,能夠產生自已的想法嗎?”
“也可以這麼說,但是它們的自主意識仍舊是在我們人類控制範圍以內的自主意識,也就是說它們只是擁有了更加精準的判斷和調整能力,也有了更強的學習能力,但卻依舊沒有無中生有的創造能力。”副總監周偉建回答道。
“哦,是這樣。”陸斯恩若有所思地說道,“請繼續。”
“好的,第三個方面就是它的執行系統,簡單地說就像我們人體的軀幹和四肢,也就是機器體和機器肢。我們使用了106個微型伺服器,具有106個自由度,比如它的靈巧手部分,因為最新微型伺服器的使用,已經可以讓末端執行器的動作靈活度如同我們人類的手指,甚至還要靈活,比如手指可以後翻180度。這些超高精度的仿生關節採用智慧驅動技術,能夠無限模擬人類關節的靈活性和自然運動,而且很多時候可能做出超越人類極限的動作。”副總監周偉建顯然對這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非常驕傲。
“能不能實際地給我們演示一下?”一直聽得津津有味的徐貝兒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機器人管家的表現了。
“可以,但是在這裡不能完全展示我們這款機器人的優勢,因為它是智慧家居機器人管家,在日常家居生活的真實場景中更能展示它的能力。不過,我們之前在進行實驗測試的時候,有一段機器人管家展示智慧家居生活的實拍可以展示給你們。”副總監周偉建說著示意另外一名研發人員。
接著,主螢幕上從剛才機器人的構造展示圖切換到了影片畫面。影片裡,Free Housekeeper-X1000人形機器人,正動作嫻熟地在廚房裡準備著早餐,它先用烤麵包機烤好麵包,然後在麵包上抹上黃油和沙拉醬,放上火腿片和生菜,最後拿起刀切了兩片西紅柿放了進去。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完全不卡頓,除了身體稍顯呆板以外,其他動作與真人無異,最後做好之後還放在盤子裡,送到了餐桌上,儼然就是一個廚師加服務員的綜合體。
看到這裡,陳浩和徐貝兒早已目瞪口呆了。陸斯恩也不由得在心裡讚歎著現在的技術。
“關於機器人大腦這一塊開發的,是公司的哪位技術人員呢?”陸斯恩問道。
“我們每一項技術開發都是有一個團隊的,大腦這塊一直是我們的技術研發部總監宋亮新在負責,可是現在他已經……”副總監周偉建看上去有點兒遺憾地回答道。
“不是有一整個團隊嗎?”陸斯恩繼續問道。
“團隊是有,但是也只是打一些配合性的基礎工作,核心程式設計開發和程式碼完全只掌握在宋亮新一人手中,也只有他才有那樣的能力。”副總監周偉建苦笑著回答道。
“好吧,那今天就先到這裡,感謝你們的配合,如果有什麼問題,我會隨時再來詢問的。”陸斯恩起身跟生產部總監王亞默和研發部副總監周偉建說道。
走出PNR時代公司的時候,外面已經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他們三個雖然沒帶傘,但是雨很小,也就沒人在意,直接走進小雨裡面,涼颼颼的風裹挾著雨中的潮溼撲面而來,陳浩和徐貝兒打了個寒顫,陸斯恩不禁也緊了緊大衣,秋天的N市在一片霧氣的籠罩之下,顯得越發迷離,就像此時的案件給陸斯恩帶來的迷茫一樣,晦暗難解。
“師父,你說剛才在車間,他們為什麼要用人形機器人來生產呢,人形機器人各個部分都那麼複雜,製造出來不是很困難?成本又高,換句話說,機器人為什麼一定要做成人形呢?比如雙腳換成滾輪不是速度更快,做起來也簡單?” 徐貝兒忍不住問了起來,充滿了疑惑。
“小師妹說得對,我也覺得。”陳浩附和道。
“我剛才聽的時候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們說的對,機器人終究是為我們人服務的。那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了。我們人類如今所處的世界,已經被打造成了適合人類工作和生活的樣子,所有工具也都是為人類設計的。滾輪的確比雙腿速度更快,但遇到臺階怎麼辦呢?為了使用機器人,在所有臺階處都鋪設斜坡,這顯然不太可能。所以只有把機器人設計成人的樣子、擁有人的行為能力,機器人才能更好適應環境、駕馭更多工具,從而更好地服務於人。我是這麼覺得。”陸斯恩說道。
“還得是師父,你這麼一說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徐貝兒誇讚陸斯恩道。
“另外,你們是更願意跟一個人交流呢還是跟一個冷冰冰的機器交流?”陸斯恩問道。
“那肯定是跟人交流啊,那多親切。”陳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所以,你看,他們連電子面板都設計得像真人面板那樣的觸感,還有體溫。這樣的設計和技術誰不喜歡呢?”陸斯恩繼續說道,“所以我覺得這個案子也是一樣,還得從人出發,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還在於人,不在於機器,也不在於人形。”
“什麼意思?您是說……?”徐貝兒好像明白了陸斯恩的意思,又好像沒明白。
“記住,死者是人,不是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也是人設計出來的。”陸斯恩再次說道。
說話間,淅淅瀝瀝地小雨下得更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