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可以吧。我再去找找老師,你明天不是還有接力比賽嗎,加油呀。】說完體委就走了。
陳嘉還在對體委剛才的發言無語,王楠楠回過頭,直接開罵,【體委有病吧?什麼叫只是榮譽給她,獎品還是你的。獎品難道是一套房嗎?】
趙佳佳也跟著附和,【對呀,1500m的榮譽,第三怎麼了,說讓就讓了。那她當時撂什麼挑子,是因為知道獎品是套房子,看不上才撂的嗎?】
陳嘉對倆人突來地義憤填膺搞得一臉懵。
那個臨上場前撂挑子的女生,就是之前陳嘉的好同桌,是那個說陳嘉故意推搡她的閆景。
主要平時體育課上,陳嘉也沒見到過對方練習長跑。
陳嘉也是校園廣播播報的時候,才知道一開始1500m是閆景報的名。所以,她才會在陳嘉1500m跑完的時候,來扶著陳嘉吧。
但凡是別人,這榮譽,給就給了,陳嘉不在乎。
但如果那人是閆景,她陳嘉還偏要計較一番了。
平時幾乎零溝通的謝時昭,這時,也開了尊口,【你倆怎麼比人陳嘉還生氣啊,好像那1500m的第三,最後會頒給你倆似的?】
【你閉嘴。】
【你閉嘴。】
倆人異口同聲,一致讓謝時昭閉嘴。
簡單的反駁,可能不足以表明自已對謝時昭說的話的不認同,王楠楠還接著補充,【你一個扔了鉛球,還不如不扔的人,沒有發言權。】
趙佳佳也在一邊嘲笑他。
作為男子1500m冠軍的孫文卓,也只是笑了笑。
班主任來教室轉圈,王楠楠轉頭前,跟陳嘉說,【陳嘉,你別擔心,肯定能改的,這榮譽是你自已跑出來的。】
【嗯,我知道。】
班主任轉了幾圈,沒什麼意思,就又走了。
【你挺厲害的呀,我看孫文卓跑完1500m都有點吃力,你這稍微那麼一歇,就又活蹦亂跳了啊。】同桌謝時昭突然出聲,嚇了陳嘉一大跳。
【啊……哦哦哦哦,謝謝啊。】
謝時昭:【客氣了。你和孫文卓你倆可以交流一下長跑的心得呀,他也參加男子3000m了。】
說完,還喊了孫文卓,讓他傳授一下自已的經驗給陳嘉。
陳嘉是真的惶恐。
她一開始,偶爾碰到孫文卓還會打打招呼,想著畢竟是來這個學校的第一個同桌,雖然同桌的時間也不長。
但孫哥,對她愛答不理。
陳嘉也不是那種臉皮很厚的人,不熟那就不熟唄。
所以,當謝時昭企圖拉著孫文卓一起聊天,並讓孫文卓教她長跑技巧的時候,陳嘉只想逃。
沒有意外,孫哥誰也沒搭理。
陳嘉覺得,謝時昭的行為,特別像多年不見的倆發小,過年都在家,被家長推著去回憶往昔的神操作。
人在尷尬的時候,會有很多小動作。
陳嘉的小動作,是拍了拍前座的王楠楠。
【咋了咋了?】王楠楠積極回應陳嘉的一拍,陳嘉更不知所措了。
但她腦子轉得快。
【那個,你1500m給我加油了,那3000m還會給我加油嗎?】
這個問題問出來,陳嘉就覺得她把自已扮成了一個活脫脫只求加油的人。
【陳嘉你這話問得真奇怪。我一開始說的就是3000m呀,1500m是有人,有人的成人之美。我當然會給你加油的呀。】王楠楠說話的時候,閆景剛巧從旁邊過去。她說的【有人】,不要太特指。
不過,王楠楠的話,倒確實緩解了剛才的尷尬。
陳嘉很難懂,謝時昭他圖啥呀。
想試試陳嘉的面子大不大嗎?
大可不必,真的。
隔天,陳嘉的接力比賽來了。
接力比賽,陳嘉是第二棒。
第一棒因為是彎道,誰家好人彎道超人啊,那得一摔一大片好吧。
所以,趕超的重任,交給了第二棒的陳嘉,和第四棒的閆景。
接力賽是分了兩個小組,兩組比賽的前三名晉級決賽。
初賽的時候,別人盡沒盡力陳嘉不知道,她反正是盡力了。
至少,交接給第三棒之前,陳嘉是超到了第一位的。
接力賽的觀眾,一般都是隻看衝刺的第四棒。
小組第二晉級決賽,倒也是個不錯的成績。
決賽被排在了當天最後一場。
休息的時候,陳嘉聽到了王楠楠的吐槽,說最後一棒原本是可以第一的,閆景被第二名超了。
所以,後來決賽的時候,應廣大同學的強強強烈要求,第四棒換了人。
從來都不是什麼沒有人選,是因為閆景早早佔了接力的坑。
第四棒換成了班裡參加800m比賽並取得了第一名成績的女生。
決賽的時候,只聽一聲槍響,開始。
第一棒,和第四棒,總是最能吸引觀眾的。
第二棒的陳嘉,也貢獻了自已的體力。
據說最後一棒的那個女生,真的力挽了狂瀾,最先衝線。
普天同慶,一個冠軍到手。
一樣的晚課間,一樣的幾個人,這次換了內容。
王楠楠:【陳嘉,你都不知道。你不是第二棒嗎?交接給你之前,咱們班還在第三名呢。結果,只見你跟藏獒似的,加速加速,超越超越,也太厲害了吧。】
謝時昭也跟著說,【看不出來呀,同桌你這麼厲害啊。你那直道超人,給我們看臺上的觀眾看得一愣一愣的。真就是看臺離你遠,不然你肯定能聽到我們的歡呼。】
聽了他們的話,趙佳佳也加入了其中,【對呀,陳嘉你好厲害啊。看你跑步好輕鬆的。】
陳嘉被誇獎地有點害羞。
和那些專精於短跑的人相比,陳嘉肯定沒有多突出。
罕見地,孫文卓也開了尊口,【陳嘉你跑得確實快。咱們班最後接力能拿第一,你和第四棒,得佔頭功。】
一個小小的接力比賽,把平時不苟言笑不參與聊天的孫文卓炸得主動開了口,倒也是值得的。
陳嘉挺感謝這次接力比賽的,讓她有機會,在那個四人小組裡,有了那麼一丟丟的存在感。
運動會第三天,陳嘉盼望了很久的3000m,要來了。
後來她才知道,3000m這個比賽,差點取消。
左不過是因為時間太長了,怕運動員身體吃不消,怕出事。
陳嘉當然也知道。
而且她還知道,與其說是比賽長跑,不如說是比誰能堅持完成3000m,無論最後是跑下來的,還是走下來的。
當所有的參賽人員都是被趕鴨子上架不得不參加的時候,比的就是心態了。
對方先放棄,哪怕最後是走完全程的,她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