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找了老師,陳嘉又被冠上了喜歡打小報告的好名聲。
這件事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因為老師的加入,需要有一個表面上的結果。
“找老師”需要拆解一下,只是找了老師,像給第三人講故事一樣,只是說了出來。
處理的時候,聽說,對方聲稱只是想認識一下陳嘉。畢竟雙方都是女生,當年校風淳樸,也沒有什麼先例,就不了了之了。
但故事裡,“說自已被故意推搡的”同桌和“正義感爆棚的”舍友,都全身而退了,甚至連相關當事人都算不上,因為她們沒被老師叫去了解情況。
陳嘉自已當時也不覺得是什麼校園暴力,難道非得像熱血偶像劇一樣,你欺負了小弟,小弟找了大哥來提點你。你們打一架,互相記個大過,相見恨晚開始勾肩搭背這樣發展麼?
她沒欺負小弟,也沒見到大哥,所以,沒有額外的故事可講,好像塵埃落定了。
但它像是個引線,把陳嘉的高一燒成了一塊塊的荒地。荒地與荒地之間,互不相通。
陳嘉開始被同宿舍的舍友孤立。哦,孤立的人裡面沒有班花。
宿舍的床鋪莫名其妙就被潑了水。
因為當時宿舍是在半地下室,陳嘉沒有多想,她單純地以為是誰不小心撒了水。
但後來,她突然就明白了。
大概是因為,被不小心撒了太多次水了吧。
一次可以說是不小心,無數次那就是有意為之了。
宿舍也沒有監控,抓不到現形,也不想再忍著了,所以高一陳嘉換過好幾次宿舍。
一開始,是直接換到了一個混合宿舍。那個宿舍很好,裡面的舍友都很好,可能是因為都是別的班級的同學。
但那段時光很開心,在宿舍住得開心,彌補了在班裡的不開心。
後來被要求一個班,在班裡其他宿舍有空床位的情況下要住在一起,就又搬了回去。
不過,是搬回了別的宿舍。
那個宿舍有一個空床位,先前那個床位的人,搬去了陳嘉之前搬離的宿舍。
一開始陳嘉早出晚歸,在宿舍裡也儘量降低存在感,畢竟一個班就那麼小,碎嘴的人,指不定在她不知道的交際圈裡給她拼出了怎樣的臉。
陳嘉也是後來才知道,她們真的給她拼出了一張小肚雞腸的新臉。
高一上學期結束之後,班裡好像自發就分出了所謂的好學生和差學生團體。
陳嘉自成一派。
作為一直在進步的人,陳嘉還收到了不少的獎勵,但都是筆記本。
高一下學期,按排名選座位的時候,陳嘉按自已的心意選了第一排正中間老師眼皮子底下的座位。
其實陳嘉從來都不是乖巧的學生,至少上數學課不是。
數學課經常安排在上午,不是第一節就是第二節,陳嘉就是困。
數學老師一開講,她就開始犯困。
一開始還小雞啄米,後來直接演變成了,數學老師在臺上講得認真,陳嘉在臺下睡得深沉。數學老師講完課,還會敲一下陳嘉面前的講桌桌面,喊醒她。
但陳嘉也對得起數學老師的用心良苦。
她一個一上課就睡覺,講完就醒來的人,高一下學期的期中考,她是數學老師帶的班級裡,唯一一個一百分以上的。
作為數學老師的愛將,陳嘉享受了那麼一點點的福利。
也是得益於數學成績,高一下學期的期中考,陳嘉排到了班級第四。
高一結束前的最後一次排座位,來了。
很多人選座位前,是都商量好了,一起坐在哪裡的。
而陳嘉作為一個意料之外但優先他們選座的人,稍稍打亂了一些人的計劃。
比如,王楠楠和謝時昭,他們的四人行。
不過,無傷大雅。
最後,他們原本設想的正方形,調整成了平行四邊形。
陳嘉的右手邊是過道,左手邊是謝時昭,前排坐著王楠楠,王楠楠的同桌是趙佳佳,謝時昭的旁邊是孫文卓。
然後,陳嘉和王楠楠有了交集。
陳嘉不喜歡原封不動地謄抄老師的板書。
但並不影響,老師覺得學生應該照抄。
所以當老師突發奇想要收課堂筆記的時候,陳嘉猶豫了半天,開口借王楠楠的筆記來抄。
陳嘉以為會被拒絕。
猶豫地翻看了一下,王楠楠把筆記本遞了過來,【給你。我猶豫不是不想借,我得看看我的字,你能不能認得。】
【哦哦哦哦哦,謝謝啊。】
【沒事,互幫互助嘛,你學習好,也幫幫我就行。】說完,王楠楠就轉過頭忙自已的事情了。
陳嘉邊抄邊想,這人還怪好的。
這樣的時光,好像也不錯。
偶爾四人行的活動,陳嘉也會參與其中。有時候需要後桌判前桌的卷子,或者同桌間互判卷子,孫文卓就沒辦法被擴進來。
真正讓她把王楠楠當成她的朋友,是因為她幫了陳嘉。
那次被拉著告老師,陳嘉並沒有被重視。
是因為之後的成績大幅提高了,班主任才找她談心。
無非是【別放在心上】,【她們都沒什麼惡意】、【道了歉就算了】之類的話術。
陳嘉也沒真放在心上,因為就算放在心上了又怎樣,就算真打架,她一個人孤立無援的,只會被群毆。
而且,自小她就知道,她沒有傘可打的。下雨的時候,沒有;打架的時候,更不會有。
所以,對老師的勸慰,她會很乖巧地說【知道了,我會的,謝謝老師。】
之後老師突然轉折,【上次聽你說,你初中參加過校運會是麼,好像當時還來咱們學校比賽了是吧。學校這不是就要開運動會了麼,你考慮考慮報個名吧。】
【好的,老師,我回去看看報哪個專案。】
【嗯,沒啥事了,你回去吧。】
【好的,老師我先走了。】
陳嘉初中的時候,確實是參加過跑步比賽的。不過,好笑的是,四圈的比賽,她就只跑了一圈。
陳嘉覺得自已就是個工具人,被需要的時候,才顯得重要。
雖然多數時候是不被需要的那一個,但誰知道呢,眼看著高一就要結束了,送了個讓陳嘉被需要的校運會,挺好的。
參加校運會是要找體育委員報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