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下來,楊沫帶人到了河口縣,還是老規矩,路口的幾個守衛派隊員潛伏過去直接消滅。
大隊人馬衝到縣衙,就幾個書記官,打雜人員。
趕到兵營,射死站崗計程車兵,衝進營房,沒人,整個兵營不到十個哨兵。
“咋沒人,去哪裡了,奇怪。”
帶隊攻擊兵營的辛民隊長和閔文隊長一臉懵。
“說,你們的人呢?”
張小西抓起一個投降的書記官問道。
“我……我們的將軍獲得訊息,說……說有人攻擊宿縣,人還挺多,怕他們……會來攻擊河口縣,就帶人過去半路伏擊,所以……所以這裡就沒有人了。”
書記官渾身發抖,說話都不利索了。
“啊,他們是去伏擊我們的?”
張小西一臉的無語:
“他們計劃在哪裡伏擊我們?”
“不……不知道。”書記官驚恐地道。
“全部抓去關起來,準備一下,明天一早摸回去滅了這些想要伏擊我們的傢伙,今天讓他們在野外先待一晚。”
“是。”
幾個隊員抓起投降的幾個書記官和雜役,帶了下去。
“指揮長,這次我帶人去就行了,你就在這裡休息吧!放心,我保證能全部拿下。”
張小西保證道。
“這種背後捅刀子的戰鬥你要是都給我辦砸了,你就把你自已的腦袋砍下來提著來見我吧!”楊沫白了張小西一眼。
“嘿嘿,好,我一定辦好,您就在這裡吃好喝好,等我的好訊息就行。”張小西一臉諂媚相。
“滾滾滾。”
“好勒。”張小西笑著離開。
“報告,牢房裡關著的大雲百姓和俘虜計程車兵已經放出來了,統計一共三百零八人,全部是青壯年,其中一百二十人是女人。”
偵查隊的隊長趙正進來報告。
“還是老規矩,統計好這些人的資訊後,願意回家的,給路費給乾糧,願意加入我們的安排到兵營住下。”
“是。”
統計人口,統計糧草的工作有序進行。
“下一步,東林縣,還是華陰縣呢?”楊沫思索。
張小西帶隊在宿縣方向的路口把守,三小時後秦二派來河口報信的五個偵察隊員趕到。
“大隊長,那些人在鵬陰山埋伏,沒有去宿縣,秦隊長讓我們回來報信,他們繼續監視。”
見到張小西,一個隊員報告道。
“哦!原來是鵬陰山,我們攻擊河口縣,縣裡根本就沒人,抓到個書記官問了才知道,他們是去伏擊我們的。”張小西笑道。
“啊!這也太……那啥了吧!”五個偵查隊員都傻了。
“他們以為我們打下宿縣,肯定明天下午或者後天才會來河口縣,萬萬沒想到我們今天就來了。”
“這次這事情,是兵貴神速讓我們搶佔了先機,不然,要是真慢吞吞的明天下午或者後天才來,那我們就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了。”
“是啊!太險了。”一旁的幾個隊員也驚出一身冷汗。
“不過,還好,老天都在幫我們,這次,我們就奸詐一回,明天一早摸過去,在這幫周國軍隊背後捅一回刀子。”
“嘿嘿,這個我喜歡,希望這樣的機會可以多有幾次。”
幾個隊員開心得眼睛眯成一條縫。
天矇矇亮,張小西就聚齊隊員,特戰隊五十人,射擊隊一百人,戰鬥隊五百人,各自帶上乾糧,浩浩蕩蕩朝鵬陰山趕去。
到了鵬陰山,天已大亮。
摸到山後背高處,找到秦二帶隊的偵察小隊。
“他們昨晚在這山坳裡安營紮寨,沒什麼動靜。”秦二彙報。
這裡居高臨下,可以運石頭過來,先石頭攻擊,全體戰鬥隊員準備石頭,時間半小時,半小時後發起攻擊。
“是。”隊員各自歸隊,做戰前準備。
半小時後,準備完畢,所有射擊隊和特戰隊的弓弩已全部指向埋伏在山坳裡的周國軍隊。
戰鬥隊已準備了大量的石頭。
“打。”張小西一聲令下。
大量的石頭從山上紛紛滾落。下面山坳裡的周國士兵被這大量滾落的巨石嚇懵了。
第一反應是山塌了,個個紛紛逃竄,都想不到這是被攻擊了。
處在石頭攻擊範圍外計程車兵,就成為了射擊隊和特戰隊弓弩射擊的目標。
當發現身邊的人中箭倒地,才明白是受到攻擊,不是山塌了。
明白過來的林鵬大喊:“敵襲,隱蔽,組織攻擊。”
但自已計程車兵已經死了一大半,敵人是什麼情況都還不知道。
等石頭全部扔完,弓弩手手裡的箭矢全部射完,已經看不到完好還站著的敵人了。
全體戰鬥隊拔出戰刀:“衝啊!”
所有隊員呼啦啦往下衝去,受傷的補刀,有幾個找到隱蔽物,沒受傷躲過石頭和箭矢的,也根本不足為慮,幾個隊員砍一個,輕鬆搞定,已方無一人傷亡,敵方就被屠戮殆盡。
山坳裡遍地屍體,鮮血流淌,很多屍體被亂石覆蓋,現場一片狼藉……
“這仗打得,太痛快了。”幾個隊長紛紛道。
“打掃戰場,完成後快速撤離。”張小西下令。
“是。”各隊各自展開行動。
“報告,南面來了一支部隊,不下五百人,看裝扮,是周國軍隊。”這是偵察隊來人報告。
“又來人,這又是啥情況?這裡的人全部被滅了,也無法抓個俘虜來問問,這怎麼弄清楚對方是幹啥的呢?”張小西看向幾個隊長。
“大隊長,我們把敵人的衣服扒下來穿上,直接過去套話,咋樣?”四中隊副隊長楚小方道。
“嗯,這個可以有!但誰帶人去呢?”張小西問。
“我去。”
“我去。”
“我去。”
“主意是楚小方想出來的,就楚小方帶幾個人去,完成任務,有沒有信心?”張小西問。
“沒問題,隊長您就瞧好吧!”楚小方道。
“去吧!”
“是,你們幾個跟我走。”楚小方說完轉身招呼身後的幾個隊員。
換上週國士兵的衣服,就向南面摸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