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藏完畢,一小時不到,追兵就趕到谷口。
看到一地亂七八糟的腳印,沒有用完的木頭,谷口被砍掉的樹木……
敵方追兵都認為這群人是乘坐木筏向下遊跑了。
再看看谷內根本就沒有出路,是一處死地。
隨便派兩個人進谷看了一下,也沒細查,周國追兵就撤離了。
第二天一早,人們在怪石下的躲藏點醒來。
吃了點食物,準備離開。
常遠安排士兵統計了一下所有人的口糧,發現吃的只夠一天的了。
一天後再找不到吃的,這群人就要餓肚子。
“當前我們的困境,你可有解決辦法?”
對於楊沫的主意成功瞞過敵軍,躲過一劫,常遠對楊沫刮目相看。
有問題,常遠第一個問楊沫。
士兵們也一臉期盼的看向楊沫。
“這周圍可有村莊?”楊沫問。
“有,從這裡往西南大約三里地,有一個村莊,大約有一百戶左右人家,現在因為戰亂已經沒有人了。”常遠道。
“那我們去那裡,同時把你的人派出去,打探敵軍的動向,特別注意敵軍的後勤運糧隊。”楊沫道。
“看來只有這樣了。”
常遠說完,馬上去傳達楊沫的意思。
“哎,那個誰,說你吶,躲什麼躲,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滴!”
楊沫對著躲在雪蓮後面低著頭往前走,企圖讓楊沫看不到自已的曹二妹喊道。
“我認輸了,今天忙著趕路,賭約的事以後再說。”
見逃避不了,曹二妹低著頭不敢看楊沫,丟下一句話就匆匆跑開了。
跑遠了才回過頭來了一句:
“我不叫哎,也不叫那個誰,我是有名字的,哼。”
說完不等楊沫回答,轉身又向前跑去。
“慢點,小心掉溝裡去。”雪蓮在後面逼住笑喊道。
曹二妹無地自容,這回丟臉丟大了,一衝動把自已都輸出去了,找誰說理去?
中午時分,隊伍到達山谷南三里外的村莊。
邱家凹,一個大山裡的小山村。
後面是山,山上樹木豐茂,雖然已是深秋,但山上的樹木都是常綠喬木,並沒有落葉,依舊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
從村東頭到村西頭,密密麻麻建土坯房近百座。
村子中間有一個大大的廣場,廣場邊還有幾間空房,裡面什麼都沒有,空置的時間不短,屋內都有不少蜘蛛網了。
是之前村裡人舉行聚會或者祭祀的地方。
在沒有爆發戰爭前,這裡是有近百戶人家居住的。
村前平整的土地,一條小河蜿蜒而過。
如果沒有戰爭,人們安居樂業,這將是一幅唯美的山水田園風光畫卷。
可惜,戰爭讓人們都離開了家園,背井離鄉,土地荒蕪,整個村子了無生氣。
雪蓮和曹二妹安排百姓分別住進了村裡的空房。
楊沫和常遠一起住進了一座土坯房。
房內除了一張木板床,床上鋪著一點乾草,其他的啥都沒有,連凳子都沒有。
房外的場院裡,生長著一棵大大的常青樹,樹下放有幾個石墩。
一切安頓妥當,楊沫和常遠就石墩坐下。
楊沫道:“常將軍,我們要反敗為勝,必須要放棄你們之前的戰爭方式,要改換策略,並製作新武器,我們才有可能取勝。”
“你如果想要取勝,接下來就要聽我的命令,如果你能辦到,按我說的做,我保證接下來的仗,我們只會贏,不會輸。”
“把入侵者趕出去,重新建立雲國,也不是不可能。”
常遠對失敗,已經習慣了,打贏才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楊沫這樣胸有成竹的肯定很是懷疑:
“如果你有這本事,那為何你之前會成為縣兵上戰場?”
“呃……那時,我人言輕微,我一個縣兵,給人講戰略,也沒人聽啊?現在,你們已經走投無路了不是嗎?”
“聽我的,還有一線生機,不聽我的,你們這些人之後該何去何從,你可有更好的主意?”
“沒有,不是你,我們在北面山谷都無法活下來。”
“那就是了嘛!不如你先聽聽我的想法?”
“嗯,你說。”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
第一,蒐集我們現在可以蒐集到的鐵,凡是鐵的物件,都可以,全部蒐集起來,看看有多少,還要找牛筋或者牛皮。
第二,我需要鐵匠,把我們這裡的人裡面的所有鐵匠找來我這裡。
第三,把現在可以戰鬥的人員統計出來給我,還有我們隨行的百姓,也全部做統計。”楊沫道。
“你想幹啥?”
“人盡其用,物盡其用。”
“什麼意思。”
“現在我們的資源,只能先造幾把連發弓弩,先讓我們這幾個人可以攻擊敵人,搶奪到資源,讓我們這群人能活下去。”
“啥叫連發弓弩,有啥用?”
“一種可以連發箭矢的高階貨,嘿嘿……”
“這……可以嗎?”常遠不相信地看著楊沫。
“找來我要的東西,很快就可以做好,到時候你看看威力就知道可不可以了。”
“好吧!統計工作我手下的龍恬比較合適,我馬上安排。”常遠答道。
“好的,給我紙和筆,我需要畫弓弩的圖紙。”楊沫又道。
“好,我馬上安排。”常遠說完快步離去。
下午,剛到邱家凹就被常遠派出去打探情報的幾個士兵回來了。
周圍未發現敵方大量軍隊,追兵已朝南面追去。
後面的後勤運糧隊已落後,現在離邱家凹大約兩公里,已向南離去。
運糧隊伍只有士兵十五人,其他的都是雲國被抓去的勞工,約三十人。
常遠立即來告知楊沫這一情況。
“好,馬上集結隊伍四十人,追上去滅了他們,把這批糧草搶回來,不然明天我們就要餓肚子了,速度要快。
常將軍,你帶人去,如此這般,懂?”
楊沫在常遠耳邊低聲說了計策。
常遠大喜:“好計策,那我走了。”
“我離開後,這裡暫時由楊兄弟負責,你們都要聽楊兄弟的。”
常遠隊身邊的衛兵下令道。
“是。”楊沫救了他們的命,大家並不反對聽楊沫的。
“常將軍,一定要把弟兄們一個不少的帶回來。”楊沫揮手。
“放心,一定沒問題的。”常遠邊跑邊說。
不久,一個士兵來到楊沫面前:
“先生,你要的鐵匠我已經給你找來了,一共十人,都是六十歲左右的老人。”
“還有,這是你要的紙和筆。你要收集的鐵已經收集完成,全部一百斤多一點。”
“牛筋和牛皮找到一些,數量不多,全部放在門外了。”
“好,你叫什麼名字?”楊沫問。
“我叫王生。”士兵答。
好,王生兄弟,以後你就跟在我身邊。現在你安排人把這些東西全部搬到村中間的兩間空房內,這兩間房以後為鐵製工坊。”
“好。”王生把紙和筆放在楊沫面前的桌子上,轉身離開。
十名鐵匠走過來,老人個個瘦骨嶙峋,面黃肌瘦,眼神黯淡無光,一看就是長期營養不良,食不果腹後的狀態。
在楊沫面前戰戰兢兢,雖然他們知道楊沫不會把他們怎麼樣,但這樣的表現似乎刻在了他們的骨子裡,一時無法改變過來。
楊沫對老人們道:
“各位老師傅,我們當前形勢很嚴峻,活下去,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我找你們來,是要你們幫忙打造一個物件。”
“這個物件,可以讓我們計程車兵更好的打贏接下來的仗,讓我們可以暫時渡過當前的困境。”
“現在,我們需要馬上建鍊鐵的爐子,我待會給您們圖紙,按圖紙鍛造部件。”
“您們的工作區域暫定在村中間的兩間房子裡,去忙吧。”
老人們連聲說是,點點頭,轉身朝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