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17佈施

就在義淨將前去求法可以有選擇的主動權這一點說清楚時,有人適時站了起來,問道:“師父,選擇的話,要麼要付出財富,要麼要付出辛勞,像您這樣遠途跋涉前往,應該會要很多錢財才能做到吧,您準備好了嗎?”

義淨看了看這人,笑著說道:“確實,這一路上肯定少不了花費。

我還是繼續給大家講故事吧.”

義淨看了看前排端坐的小男孩,問道:“請問這個小孩,你覺得想要去五天竺,應該要準備多少錢才能出發啊?”

小男孩突然被問,有些懵,但他馬上想了想,說:“我爹爹進京趕考的時候,我聽爺爺給他準備了五百兩銀子。

聽剛才那麼多人說,去五天竺比爹爹趕考還要遠很多很多,所以,應該要很多個五百兩銀子才能行的吧?”

義淨笑著說:“是的。

窮家富路,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

一般來說,平時在家裡都會省吃儉用,如果要出遠門,就需要準備足夠的錢。

但是,對於僧人來說,是不需要準備那麼多的,三衣一缽就足夠了.”

“三衣一缽?”

小女孩也來了興致,問道。

“是的,三衣就是三件衣服。

我們一年有四季,四季的溫度各不相同,因此,夏天的時候,只需要穿單衣服,春秋就需要穿兩件衣服,到冬天就需要穿三件衣服了。

所以,基本的僧衣是要準備的.”

義淨解釋道。

“師父好可憐,只穿這三件衣服嗎?我這次跟著娘來聽師父講法,娘都給我帶了一箱子衣服呢。

可惜,我的衣服太小,不能送給師父你穿.”

小女孩很認真地說。

“嗯,謝謝小施主的善心,我們不可憐,只是懂得僧米一粒重如須彌的道理,不願意鋪張浪費.”

義淨也認真地回道。

“那一缽又是什麼?”

小男孩熱切地問道。

“一個用來乞討的缽,可以盛飯盛水.”

義淨回答道。

“如果條件好一點的,會帶一個濾水囊,用於在野外時取水,過濾水中的腐草和蟲子。

條件再稍微好一點的,還會帶上合適的臥具、拂塵、手杖、雨傘之類.”

見大家好奇,義淨於是多解釋了一下。

“如果沒有人施捨飯菜,怎麼辦?”

有人問。

“那就摘野果子吃.”

義淨回答。

“如果野果子也摘不到呢?”

又有人問。

“那就餓著.”

義淨再次回答。

“當年釋迦牟尼佛講法,就曾經遇到過大家得不到食物而餓著的情況.”

“會餓死嗎?”

有人忍不住問道。

“至今貧僧尚未聽說過虔誠佛法餓死的僧人.”

義淨回答道。

研讀佛經,義淨彷彿看到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只要誠心向佛,儘管會受到各種考驗,但沒有餓死的事情發生。

當然,在普通百姓面前說這個秘密,義淨覺得他們可能不信,於是,他用了一個委婉的說法。

“為什麼不會有餓死的和尚呢?”

義淨不想展開,但那小男孩竟然追問起來,於是義淨嚴肅地頓了頓,回答道:“因為和尚從他們當和尚的那一天開始,就開始進行了各種訓練,這些訓練不僅有與人交往的技巧,也有野外生存技巧,也包括誦經祈福為他人消災,也包括使用醫藥幫助他人治病療傷,因此,和尚如果餓死,只能說明他沒有虔誠學習.”

“為什麼我讀佛經沒有讀到什麼與人交往的技巧,也沒有學到野外生存技巧,更沒有看到其中有什麼醫方?”

有人問道。

“確實,很多人難以看到,就像你們中有人讀《論語》,知道其中的一些話,但真正領悟那些話的真實含義卻很少,是一樣的.”

義淨笑著回答道,“其實,幾乎每一部經都在提醒人們與人交往需要真心誠意尊敬對方,用尊敬他人的態度來與人相處,而且,無論與誰對話都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別人的高低貴賤而有區別。

還有,經書中不斷在用行動提醒,要用愛心和善意對待所有人,還要讓所有人漸漸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義。

所有這些,哪一個不是在教與人交往的技巧?”

義淨頓了頓,又繼續說道,“《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提醒我們,我們在人生中,要時時刻刻用心留意,跟隨時事的變化找到合適的方法。

應用之妙,全乎一心。

如果懂了這個道理,時時刻刻都在體察當下,以勇猛精進的態度對待世界的無常,又有什麼野外不能生存,又有什麼治病救人做不到呢?”

眾人聽了,有所領悟。

這時,一個信眾站起來問:“師父,您這次去五天竺,我想捐點錢,但拿不出來。

我能將我織的一匹粗布獻給您帶去五天竺嗎?”

義淨雙手合十表達感謝,並鄭重說道:“您的一匹布,是您全心全意拿出來的,這比很多富貴人家捐出的百兩銀子都珍貴呢!”

“為什麼啊,明明百兩銀子可以買上千匹粗布的.”

一位穿著樸素的女子發聲道。

“因為,一匹粗布是這位施主的全部,而百兩銀子可能只是富貴人家的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又如何敵得過全部?”

義淨雙手合十道。

“師父,師父,我也想請您帶東西去五天竺,可以嗎?”

小女孩雖然沒有聽懂,但她知道了,有人想要送東西給師父,讓他帶去那個叫五天竺的地方,於是搶著問道。

“可以的.”

義淨看了看小女孩,想起了武則天那個前世的傳說。

“小施主你想要我帶什麼去五天竺呢?”

小女孩歪著腦袋想了想:“我送個笑臉可以不?”

義淨看著她,慈祥地笑道:“可以的。

剛才說了,這是顏佈施。

佛祖看到你的笑臉,一定會很高興的。

這是你跟佛祖結下了一個善緣啊.”

“那我也要送一個大大的笑臉.”

小男孩一聽,來勁了,說完也咧嘴嘿嘿笑起來。

“跟著我學,羞羞.”

小女孩衝著小男孩吐了吐舌頭。

“不羞不羞,爹爹說,聽媳婦的,準沒錯。

你做得好,我聽你的.”

小男孩理直氣壯地出賣杜審言道。

“呀,這是看上咱們崔家姑娘了呀.”

崔融打趣道,“堂哥,你同意不同意?”

另一個崔氏看著抱小女孩的年輕女子:“聽媳婦的,準沒錯。

這件事,由我娘子定.”

這些日子,杜審言帶著這個叫杜閒的小男孩在莊子裡暫住,他早就被這新科進士的才氣折服。

眼下童言無忌,本是出賣了父母的私房話,卻從中讓他聽出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溫馨,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女兒未來的夫婿知冷知熱。

於是,他沒有反對。

年輕女子眉眼一轉,看向了杜家娘子,看到杜家娘子正溫柔地看著這兩個小娃娃,滿心歡喜,於是也沒有多說什麼。

而杜家娘子這時猛然意識到什麼,摘下手上的一個手鐲,送給小女孩道:“這個手鐲,是我的爹孃送給我的祖傳之物,今天就送給你做個見面禮,好不好?”

小女孩看著自己的孃親,見娘微微點頭,於是雙手接過:“謝謝您.”

所有人都覺得很神奇,聽著說法,竟然成就了一段姻緣,這也太奇妙了吧?所有人都被氣氛感染,愉快地表達了自己想要請義淨帶去五天竺,獻給佛祖的禮物,有的貴重,有的只是尋常物,義淨一一接受,並明確告知所有人,到時候,他們的心意會全部帶到,但物件可能會擇選。

畢竟,他只有一個人兩條腿。

眾人都表達了理解,還有一些人直接給了銀兩。

他們知道,其他的物件,出國之後也許就不再有價值,但銀兩總是可以讓義淨換各種必需之物的。

第一天的法會,在大家其樂融融的氣氛中結束了。

義淨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去五天竺,竟然得到了那麼多人的關注和支援。

事實上,還有他沒有想到的關注,正在悄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