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章 謀士若須以身入局,縱使勝天半子又如何

雲中郡內,由於張允,陳玉兩大反骨仔的助力,西涼軍兵不血刃,殺入城中,太守劉鈺只好組織守軍做困獸之鬥。

城內,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空氣中瀰漫著濃厚的血腥味。

反將張允親自率軍殺入城中,直奔郡守府,意圖一舉控制中樞。

就在他即將得手之際,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援軍到了!

“張允逆賊,速速束手就擒!”領軍的將領高聲喝道,此人乃是雲中郡的郡尉,王猛。

張允見狀,冷笑一聲:“王猛,你來的正好,今日就讓我們做個了斷!”言罷,他挺槍而上,與王猛戰在一處,兩人槍來劍往,難分高下。

這個王猛,與張允素有間隙,他這個郡尉,不過是當年丁原欲收服被黃巾軍佔據的雲中郡時,為丁原出錢出力,召集出一票人馬,以此獲封雲中郡郡尉。

平日裡,仗著自己資歷老,身居要職,常常欺壓低階官員,囂張撥扈,不可一世,張允早就看他不順眼,如今兵戎相向,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幾十回合下來,張允的攻勢雖猛,但王猛憑藉著過人的武藝與不屈的意志,一次次化險為夷。

兩人的身影在火光中交錯,宛如兩條蛟龍在雲端翻滾。

然而,長時間的激戰讓體力成為了最殘酷的考驗,王猛,逐漸佔據了上風,張允的攻勢開始顯得力不從心,每一次揮刀都伴隨著沉重的喘息。

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戰場的風雲突變,叛軍與西涼軍彷彿嗅到了王猛主將的氣息,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將王猛團團圍住。

面對源源不斷的叛軍,王猛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只有更加堅定的戰意,但身體的極限卻無情地提醒著他,力量的源泉正在枯竭。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張允瞅準時機,一槍如龍出海,劃破夜空,帶著無盡的威勢,直取王猛的要害。

這一槍,凝聚了張允所有的力量,也承載了他對榮華富貴的渴望。

王猛雖奮力抵擋,卻終因體力不支,被這一槍生生挑落馬下,身體重重摔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與鮮血。

鮮血,如同綻放的彼岸花,迅速染紅了王猛的戰袍,也染紅了這片被戰火洗禮的土地。

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血腥與悲壯,戰場的喧囂在這一刻彷彿凝固,戰鬥持續至深夜,城中火光沖天。

劉鈺已經率大軍趕到,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對身旁的守將們說道:

“諸位,我雲中郡乃北疆重鎮,今日之戰,非但關乎我郡安危,更關乎漢室安危。殺退他們!”

“誓不退縮!”眾將齊聲高呼,聲音在夜空中迴盪,激盪著每一個將士的心。

戰鬥的號角驟然響起,叛軍與西涼軍的聯軍如潮水般湧來,箭雨如蝗,密密麻麻地射向城內的幷州守軍。

劉鈺手持長槍,親自上陣,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倒下。

他身邊計程車兵們亦是英勇無畏,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

“將軍,西門告急,叛軍首領親自帶隊衝鋒!”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臉上滿是焦急。

劉鈺眉頭緊鎖,但眼神中卻無絲毫動搖:“傳我令,調集所有預備隊增援西門,務必守住!”他的話語簡短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這個太守,可是他憑本事換來的,此次西涼軍攻城是謀士李肅為主將,沒有可堪大用的武將,西涼軍一時難以攻破他們的防線。

正當西門戰事膠著之際,東門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不好,東門也有敵軍突襲!”又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跑來,訊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頭一緊。

劉鈺臉色驟變,但他迅速冷靜下來,分析局勢,難不成東門也已經失陷,看來自己沒有退路了。

“分兵不得,一旦分散,我們將被逐個擊破。通知東門,堅守待援!”

他的聲音在混亂中顯得格外清晰,如同一盞明燈,指引著眾人前行。

隨著命令的下達,整個雲中郡守軍,在這一刻,彷彿被一種無形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共同抵禦外敵。

西門與東門的戰鬥愈發激烈,劉鈺親自穿梭於兩線之間,指揮若定,他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隱若現,每一次出現都如同定海神針,穩定著軍心。

然而,叛軍與西涼軍的人數眾多,攻勢兇猛,雲中郡的防線開始出現了裂痕。

“將軍,箭矢將盡,沒有援軍,我們支撐不……”

一名副將顫抖著聲音,眼中滿是不甘與絕望,話未說完,就體力不支,用兵器強撐著身體,不住的喘息。

劉鈺深吸一口氣,望向遠方,那裡是朝廷的方向,也是他心中最後的希望。

“援軍必至,我等只需再堅持片刻,告訴將士們,我劉鈺與雲中郡共存亡!”

如今哪裡還有什麼援軍,丁定都自身難保,遠在幽州的呂凱軍,一時半會還無法抵達幷州。

劉鈺話音剛落,又一波敵軍衝上了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

劉鈺挺槍上前,與敵人近身搏殺,每一槍都蘊含著必死的決心,在一次與敵軍將領的交鋒中,他終因力竭,被對方一刀劈中,鮮血染紅了戰袍。

“太守!”周圍的將士驚呼,紛紛圍攏過來,想要保護他們的領袖。

但劉鈺卻用盡最後的力氣推開他們,笑道:“我劉鈺,生為漢人,恨不能誅殺國賊董卓,爾等繼續堅守,待援軍至,定要保我雲中安寧!”

言罷,他轟然倒地,一代鐵血太守,就此隕落。

城頭的將士們悲痛欲絕,但他們沒有忘記太守的遺志,繼續頑強抵抗,終因大勢已去,雲中郡失陷。

戰後,李肅面對著俘虜的部將,開始了他的勸降工作,他深知,人心向背,是決定能否奪得天下的關鍵。

雖然他們反抗的十分激烈,但是過了這個勢頭,腎上腺素過去,他們便會有人格外看重自己的生命。

“諸位將軍,天下大勢,分久必合。董卓公雄才大略,乃天下歸心之人。若諸位願降,必能共圖大業,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李肅言辭懇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屈服。一位老將挺身而出,怒視李肅:“我等深受丁家恩惠,豈能背叛朝廷,投靠國賊董卓!今日雖死,亦無憾!”

李肅沉默片刻,緩緩點頭:“將軍忠肝義膽,李某佩服。但請將軍放心,李某必會善待城中百姓,不讓無辜之人受戰亂之苦。拖出去斬了!”

隨後兩個侍衛將反抗的將軍,拖到刑場,命劊子手將其斬首。

最終,一部分將領在深思熟慮後選擇了歸降,而另一些則堅持了自己的忠誠,寧死不屈。李肅尊重他們的選擇,給予他們應有的尊嚴和安葬。

此戰俘虜幾千幷州軍,又白得幾千幷州叛軍,幷州一半落入董卓之手。

隨著雲中郡的收復,西涼大軍的威名更加顯赫,董卓拿下幷州四個郡,幷州之勢,危在旦夕!

李肅和李儒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深思。

“天下大勢,如棋局般複雜多變。”二五仔李儒心中默唸,眼中閃爍著堅定與希望的光芒。

在他眼裡,謀士以身入局,就算勝天半子,亦是失敗者。

只有保全其身,名流千古,才是謀士中的勝利者。

至於是威名,美名,臭名,惡名,那已經不重要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