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複利思維:積累財富與實現人生價值的密碼

“同時理解複利的力量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查理·芒格

一、複利思維——世界第八大奇蹟

複利原本是經濟學的概念,用來計算本金及其產生的利息多次輪迴疊加後的收益,也就是利上加利。其計算公式為:(1+r)^n,其中 r 代表正在做的事,n 代表時間。

說一人:吳曉波。1990 年參加工作的他,當時月薪 70 元。從 1996 年寫第一本書《農民創世紀》開始,他給自已下了一個命令:每年寫一本書,每年買一套房。那個時候中國房地產還未騰飛,買房相對不難。1999 年,他還買下了千島湖上的一座小島,租賃期 50 年,花費 50 萬元,如今這座小島估值已達數千萬元。如今的吳曉波是中國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在杭州市中心的西湖辦公,號稱“一個億也買不動”的獨立經濟作家。

在有限的時間(20 年)裡,他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富持續而反覆地投入到某一領域(房地產),並長期堅持,最終實現了財富的雪球越滾越大,達到財務自由。這就是經濟學中典型的複利思維。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就如那個經典的問題:一片池塘出現一小塊浮萍,它每天增長一倍,預計 10 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那麼多少天能長滿一半水面?答案是第九天。當你有 5000 萬美金時,你只是個千萬富翁,可只要翻一番,一天之內,你就會變成億萬富翁。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所謂複利思維,其本質就是:做事情 a,會導致結果 b;而結果 b,又會反過來加強 a,不斷迴圈。如同滾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大,而越來越大的雪球又能夠粘上越來越多的雪;又如同財富的積累,當有了盈餘資金,即使回報率不高,只要能產生盈餘,不斷重複,利滾利,長時間下來,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

當 r 為正時,比如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書,也許一天兩天,和別人的差別無法顯現,但三四十年後,差異將難以想象;再如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也許短時間內身體變化不大,但三四十年後,和同齡人相比,可能別人已老態龍鍾,而你還能身強體健。只要 r 為正,即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會創造奇蹟。

二、財富複利

在財富積累領域,巴菲特是理解複利思維的絕佳例子。他曾經是世界首富,即便現在,依然位列全球富豪榜前十。然而,他一生中 99%的財富,都是在 50 歲之後獲得的。也就是說,50 歲前,他可能也只是普通的中產階級,50 歲後才進入財富爆炸期。

巴菲特在其 2006 年《致股東信》中舉例:從 1900 年 1 月 1 日到 1999 年 12 月 31 日,道瓊斯指數從 65.73 點漲到了 11497.12 點,增長了 176 倍,相當可觀。但其年複合增長率是多少呢?答案是並不讓人欽佩的 5.3%。這意味著有一萬塊錢,每年才新增 530 塊錢。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這個增長,但只有巴菲特能持續數十年堅持。

很多人認為複利的核心在於回報率,實則不然,其真正的核心在於時間。即使是年 5%的回報率,100 年後,也會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問題是,沒有多少人能持續做到 100 年每年 5%的回報率。不是能力上做不到,而是缺乏耐心。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不屑去做;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瘋狂舉動。

這就是富人和窮人最根本的區別。大多數人總想著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時間追求最快速的財富積累,追求過高的回報率。高回報率意味著高風險率,被騙、虧空、債臺高壘,壓垮了眾多普通人,而真正的智者追求財富穩步增長,平衡好回報率和時間。

正如巴菲特所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一夜暴富很難,但慢慢掙錢相對容易。可惜的是,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喜歡做難的事情,而不做容易做的事情。我們應學會抓住簡單的事情,多做時間的朋友。

三、思維的複利

複利思維不僅可用於財富積累,還能用來思考人生。

我們日常做判斷時主要有兩種思路:歸納和演繹。中國人善於歸納而弱於演繹,教育也往往著力于歸納而缺少未來視角。對於科學而言,僅對知識進行歸納難以產生創新,具備抽象演繹能力則更為重要。

演繹能力需要呼叫不同的思維方式,一種思維和另一種思維相互促進,一個知識點和另一個知識點有時可能衝突。比如背誦歷史知識點和地理知識點時,可能會覺得不適應,甚至混淆。但如果用演繹的方法學習歷史和地理則不同:將歷史背景與地理格局相結合,全域性的地理觀能反過來明晰歷史發展的脈絡。歷史和地理交錯學習、情景融合,在同一維度深入推進,效果更佳。

查理·芒格在無數場合強調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思維的複利,就是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相互促進,從而讓思考能力快速迭代。

四、健康的複利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33 歲那年為保持健康開始跑步,每天早起跑 10 公里,從未間斷。如今 70 歲的他,一身肌肉,面板不鬆弛,贅肉很少。更重要的是,跑步給他的心智帶來了長久的益處。

他說:“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是長跑者的思維”“我把跑步當成像刷牙一樣的必做之事來每天堅持,因此我的進步非常快。”

他保持著規律的生活,清晨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之前就寢。在清晨身體機能活躍的時間集中精力完成重要工作,隨後的時間用於運動或處理雜務。日暮時分便放鬆精神,不再繼續工作,或是讀書,或是聽音樂。

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帶給他的不僅是身體的健康,還有心智的提升和創作的靈感。這也是一種複利,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收穫的是身心的雙重回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運用複利思維。無論是積累財富、提升思維,還是保持健康,都需要我們在正確的方向上,持續地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要輕視每一次微小的進步和積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要有耐心,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相信複利的力量,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如此,我們或許能夠在積累財富的同時,實現更加豐富和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