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太子執筆,君集研墨

于闐國的破滅已成定局,李承乾自然不會讓這樣的國家擁有自主權,不能像歷代王朝那般只有名義權沒有控制權。王室全滅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要操控一地的經濟。

當新疆這塊碩大的版圖只產棉花不產糧,西域的土著人也就沒有了造反的實力,兩地在加強文化交流,駐軍慢慢西擴,用不了多久這塊地方將再也沒有西域一說。

“侯將軍,出來了這麼久想家了嗎?”

看著一個個年紀差不多大的小夥子們從營帳裡走出來,渾身充滿了朝氣。李承乾微微一笑的看向侯君集問道。

“大丈夫四海為家,家眷們在長安吃的好睡的好想他們做什麼。”

侯君集倒是頗為灑脫,當年跟著李世民常年征戰在外一走就是幾年,也早已習慣了。

“這倒是,但是我看戰士們好像有點想家了,侯將軍,勞煩一下將眾位將士集合在一起,咱們吃好住好不想家是正常的,但是士兵們可沒咱們享受,一會本殿下執筆,侯將軍代為研墨,為眾將士修書一封,告知家中前線安康。”

“哈哈,好,臣這便為太子研墨,讓大唐的好兒郎們慰藉一下思鄉之情。”

前有秦王持弓尉遲敬德執矛,後有太子執筆侯君集研墨,兩代帝王傳出兩段佳話,註定名留青史。

清晨的軍營隨著一陣陣急促的鼓聲,眾將士井然有序的出現在操練場,一個個目光疑惑的看向高臺之上筆墨紙硯。

侯君集依照李承乾的吩咐,將代寫家書的事情告知了在場十幾萬人,當訴說完李承乾交代的事情之後,眾人這才恍然大悟,為何高臺之上會出現如此多筆墨紙硯。

前隊傳後隊,不多時那些年輕的小士兵已經哭出了聲音,在後世這些還在唸書的孩子現在卻已經提刀上馬為大唐殺敵,但歸根結底也只是十幾歲的孩子,是孩子就不會不想家。

“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們都是大唐的好兒郎,此番出征更是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你們是家中父母的驕傲,更是我大唐的驕傲,今日本殿下願為諸人執筆寫下一封家書,所謂烽火連十月,家書抵萬金,你們誰先來?”

後世之人難免有詩興大發的時候,偶爾抄襲兩句李杜的詩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一個現代人想要抒發文采,唐詩是繞不過去的。更何況這些大詩人這麼有才,想必抄兩句也無妨。

“我來,勞煩殿下為小人書寫一封家書,告知我年邁的老母,兒一切安好!”

距離最近的一個士兵放下手中的矛,在李承乾的招呼下來到了高臺之上。

“不給你們村子的翠呀,花呀的帶兩句話?”

李承乾一句玩笑話引得在場的眾人鬨堂大笑,笑聲中帶著些許羨慕,畢竟一個大頭兵能得到儲君的玩笑,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殊榮。

“嘿嘿,太子殿下說笑了,我還小,母親還沒給小人說媒呢!”

憨厚計程車兵撓了撓腦袋,露出一臉傻笑,此刻他的內心是幸福的。

一個說一個寫,雖然都是一些大白話,但心中的思鄉之情已經溢滿了整個紙張。

當一封長長的書信書寫完成,李承乾拿出自已隨身攜帶的印章,蓋上了獨屬於太子的標記,這封小小的印章不僅僅代表了帝皇的威嚴更代表了對於普通士兵的重視。

將來李承乾若是繼承大統,這個膽大計程車兵憑藉著這封蓋有太子印記的書信這輩子也就可以躺平了。

有人起頭,身處前排的將士們距離李承乾最近,紛紛想要讓太子爺代寫家書,原本紀律嚴明的軍營差點引起騷亂。

侯君集看此情形不得不拿出大行道總管大統領的威風,緊忙將眾人呵退,心裡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一連寫了十幾封書信,此時的李承乾身體已經快要達到極限,昨日做了一夜的畫,還未來得及休息又寫這麼多書信,這比和眾王妃們大戰三百回合都累。

“諸位,憑藉本太子一人恐難完成你們書寫家書的請求,軍中有文化的人也不要吝嗇自已的文采,為自已的同胞兄弟寫一封報平安的信件,寫好之後統一交到自已伍長手裡,隨後一併呈給侯將軍,屆時我會為諸位一一蓋上大印!”

太子書寫家書固然值錢,但更值錢的是那一枚小小的印章,那可是當今太子,國之儲君親自封蓋的印章,等到寄回家中裱起來,哪怕他們不在家這枚印章也能保全家裡周全。

無形中,李承乾在軍中再次刷了一波威望,等到這群人打完仗返回家中,四肢健全,兜裡有錢,家中有糧,還有那封太子爺親自蓋章的書信,誰問起來都說跟著太子爺混。

等到那時,這群大兵才真真正正成為他李承乾的私兵,雖然沒有私兵之名,卻有私兵之實,若是他大難臨頭之時,只要他振臂一呼,瞬間就能拉起一支十幾萬人組成的老兵隊伍。

這就是現代人與古人的不同,現代人骨子裡就沒有階級觀念,而恰恰是這種沒有階級觀念的平等感讓這群士兵認為李承乾是個平易近人的好太子,用大白話說沒有架子。

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高昌王宮,酒池肉林一番過後李承乾便摟著阿娜玉回到了寢宮,至於其他王妃公主大家在一起歡笑取樂可以,但睡覺萬萬不行,彼此之間有著殺父殺夫之仇,他可不想趁自已的睡著的時候一命嗚呼。

一連幾天的時間,軍營內掀起了學習的浪潮,東宮六率的侍衛成了軍營中的香餑餑,尤其是那些上過掃盲班的左率衛們,用著僅有的知識書寫著最樸實無的書信,這一刻他們終於懂得了太子爺的良苦用心。

而在高昌王宮內,李承乾也沒閒著,帶領著兩國妃子與公主,分發信件,加蓋章印,不過這一次李承乾並不需要自已親自動手,只需要在一旁指揮即可。

說累了還有一旁的高昌明珠喂葡萄,可謂悠閒至極,情到深處還能時不時下場調戲眾人幾句,整個高昌王宮顯得即萎靡又和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