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為太子徵婚

鞠智盛如今已經按照原計劃開始在西域諸國霍霍,對此眾人嘴上喊打喊殺,但行動上卻常常網開一面,有時候鞠智盛傻乎乎的跑進包圍圈,眾人為了演的像一些不得不假裝迷路跑去他處。

整個西域隨著鞠智盛的瘋狂也陷入了人心惶惶的境地,坐壁觀山的突厥人為了防止鞠智盛把禍水引到他們那裡,一天之內連派多個使者詢問唐軍是否需要提供幫助。

不過這些提議都被侯君集以突厥人不講道德而拒絕。

歷朝歷代對外戰爭都是越打越窮,唯有李承乾帶的部隊,不僅不需要大唐補給而且還越打越富。

長安城內的太宗皇帝和治下的大臣們看著一箱箱貼有封條的財寶送進長安,滅國的戰報接連不斷,朝堂上下一片喜悅。

尤其是當初竭力反對戰爭的魏徵,對於那一封封大捷的戰報充滿了疑問,歷朝歷代的戰爭就沒有不勞民傷財的,為何這一次除了前期運送補給動用了大量的勞役外,等到大戰開始大唐天軍幾乎就沒有過損失,不僅如此,就連糧草補給都很少向朝廷索取。

這一樁樁事情在他心裡感到十分不正常。

而坐在上首的李世民看著越來越多的戰功,心情十分的沉重。

這仗打的李世民已經有些看不懂,按理說高昌國已經滅了,甚至就連焉耆都已經成為了歷史,這個時候已經可以鳴金收兵了,為何自已的好大兒還抓著喪家之犬的鞠智盛不放,他就不相信區區幾千人的高昌兵能在西域翻出什麼大浪。

“無忌,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世民在大軍中不是沒有自已的探子,但是軍機要事都是在李承乾那裡商量的,這些探子還達不到那樣的高度。

而李承乾又看得嚴,還對諸將許以軍功,送往長安的戰報都要經過他的手由東宮精銳送回去,也斷了他們通風報信的可能。

東宮精銳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證大軍正常出征,而他們由於沒有戰爭,不直接參與戰爭,屬閒人行列,這往長安送戰報運送財寶的事情交給他們剛剛好!

“陛下,臣也不清楚,候將軍來信一切正常,大軍正在高昌城外休整提防突厥來襲,至於太子殿下正在西域各處考察民情並未發生什麼大事。”

長孫無忌也有些摸不到頭腦,按理說這場戰爭到現在,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大軍完全可回來,但看前線發來的戰報,這場對戰爭遠沒有結束,而且越打越大,十分的不正常,但不正常在哪裡眾人又有些搞不懂。

兩儀殿內,魏徵挺身而出,他從一個保守派已經轉變成激進派。畢竟疑惑歸疑惑,這實打實的好處卻是大唐的。

“殿下,我觀太子並無問題,他為大唐帶來了西域多年積攢的財富,而且此次出征大唐並未傷筋動骨,不僅如此還大大減輕了大唐的負擔,二十萬大軍,哪怕什麼都不做一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如今待在西域不僅不需要大唐供養,反而能源源不斷的為大唐輸送財富,而且還擴大了疆土何樂而不為啊!”

“魏徵,你不是一直不同意朕向西域用兵嗎,今日這是怎麼了?””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看向這個講和派,在他的印象裡魏徵只需要大唐百姓過的好,至於番邦小國,對他來說死活與他何干。

“陛下,臣當初不同意用兵是怕損失了大唐的將領增加百姓負擔,平白無故為他人打江山,但現在來看是臣錯了,太子殿下用兵如神不僅兵不血刃拿下高昌,而且還順帶拿下焉耆,這樣的戰爭不打白不打,微臣認為這樣的戰爭打的還是少了,應該把突厥一併拿下,免得將來徒增煩惱。”

此刻兩儀殿內的重臣們已經忽略了領兵在外的侯君集,將所有的功勞全部按在李承乾身上,眾人共事多年,他們對侯君集太瞭解了,他沒有那麼多心眼子,也做不到幾乎零戰損平復西域。

“你這老東西,什麼時候學會拍馬屁了!”

“陛下,此言差矣,微臣可不是吹噓太子,而是戰報如此,大唐府兵沒有減員,偶有傷兵也是從馬上墜落,並未有戰時身亡的資料。”

這些戰報眾人都快翻爛了,自然知道是真是假,而且還有姜行本作證,更加確定了真實性,但現實越是如此眾人越是很難相信。

“算了,既然他們願意在西域折騰就折騰吧,最好將西域折騰到大唐境內才好呢,朕此番叫你們前來是商量一下承乾的婚事,承乾身為太子才有三房妻妾,未免有些有損大唐的顏面,更何況又新喪一子,為了大唐後繼有人,你們這些重臣也是該考慮一下。”

李世民說完目光轉向房玄齡,自從李承乾出征以後房玄齡這個太子太師聊到西域的問題存在感就很低,生怕沾染了太子的因果,雖然李世民並不會多想,但是身為打上東宮標籤的重臣在李承乾沒有回來之前該避嫌的還是要避嫌。

“陛下,何不把東宮屬官叫來一同商議?”

關乎於李承乾的婚事,他這個太子太師終於能說上話。

“那好,來人把東宮一眾屬官請到兩儀殿來,咱們一同為承乾商議一番。”

東宮朝廷與兩儀殿相距不遠,自從李醫死後這群人活的戰戰兢兢,生怕沾染上謀殺皇室子孫的因果,每日到點上班到點下班,不敢有一絲逾越。

當東宮屬官來到殿前,行過禮之後這才知道皇帝叫他們來做什麼,一個個目光如炬的盤算著自已家族的丫頭,現在的李承乾表現得太過優秀,已經擺明了是將來大統的繼承人,為了自已家族能興盛也得賣力的推銷自已人。

不光東宮屬官如此,大殿內除卻長孫無忌外,就連魏徵都動了心思,魏徵要名,但不代表他傻,不然也不會想著和五姓七望攀親家。

只是眾人雖然推薦的人個個家世優渥,但不曾有一人入李世民的眼,在他心裡已經有了算計,此番叫眾人前來也是為了集思廣益順便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奈何眾人都沒有領會他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