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

李承乾看了看暈倒的婦人,妝容已經沒了之前的顏色,身材也走了形,不過臀厚腰肥確實是生兒子的一把好手!

“拉下去,讓她們一家三口團圓!”

丈夫沒了還可以在找,兒子沒了,這麼大歲數了也不好生,與其養個仇人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看到李承乾如此冷酷,龍王妃內心大驚,生怕下一刻屍首分離,強打著精神跪的端端正正。

“龍王妃,你不會也有兒子吧?”

“沒有,沒有,太子殿下請放心,我只有一個女兒今年正是二八年華,若是殿下看得過眼帶回去做個端茶倒水也的丫鬟也是極好的!”

龍王妃緊忙回應,生怕說晚一步被大唐太子也誤會,她算是看明白了,兒子哪裡是繼承人,簡直就是催命符。

“殺父仇人的女兒本殿下可無福消受,還是留在你身邊吧!”

李承乾說完也不再搭話,呆在大廳內閉目養神,焉耆王那些高高在上的妃子們此時揉肩的揉肩,捶腿的捶腿。

過了半個多時辰,東宮精銳們便將焉耆國國王的財富洗劫一空,其中不乏各位王妃們的金銀頭飾,以及平日裡焉耆王的賞賜。

這群奮力討好李承乾的貴妃們看著那些她們熟悉房中之物,差點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牛將軍可來了?”

“回殿下,牛將軍正在房外等候!”

焉耆九城,大軍所過之處皆為大唐漢土,面對唐軍的來襲,九城的焉耆軍隊連抵抗都沒有便開啟城門迎接,這根本不像打仗,而是互相換防。

“宣進來,龍王妃,你也別忙活了,坐我旁邊,一會還有事要你去做,做好了你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坐不好你就帶著家人去和龍大王一家團聚吧!”

李承乾說完便將眾王妃揮去左右,在東宮精銳面前他如何都行,但是在這些外臣面前,他這個儒雅的太子該裝還是要裝一下的。

“殿下,一切順利,焉耆九城盡數歸降!”

牛進達走進院落就開始向李承乾報喜,他身為此戰最高指揮官,經此一戰在他的履歷中必然要增添滅一國的輝煌戰績。

“牛將軍切勿胡言,焉耆明明是自願併入大唐,哪裡有歸降一說,我身旁這位便是焉耆國王妃,方才焉耆國國王向本殿下下毒,幸得王妃相助這才相安無事,王妃為了表達歉意,一會願隨你去各城宣佈併入大唐的事宜,牛將軍切勿懈怠了咱們尊貴的王妃!”

“是,請殿下放心!”

牛進達表完忠心隨後目光看向坐在李承乾身邊的焉耆王妃。

“王妃,請吧,拿著龍大王的國印向焉耆臣民宣佈這個激動人心的好訊息吧!”

“啊,好,罪婦這就去!”

事到如今想活命就得配合,龍王妃跪地接下李承乾手中把玩的象徵焉耆國國王的印章,高高舉過頭頂,穿戴上象徵一國之母的禮服,跟隨在牛進達身邊,前往各個都城宣佈焉耆歸順大唐的訊息。

邊陲小城,異國番邦,除了焉耆國國王這裡還有點好東西,民間並沒有多少稀罕物,李承乾也不在乎,他要掠奪的是上層,至於老百姓手裡的那點糧食還是留著過冬吧,畢竟高昌國兩次入境已經讓焉耆幾近崩潰,民不聊生。

如今焉耆人成了大唐人,也算是給自已留下了一條活路,至於聽不聽大唐約束,李承乾內心裡並不在乎,說起來高昌,焉耆的女子還是不錯的,大唐軍中的好兒郎有不少還是單身,剛好在這裡成個家,駐守邊關時也不會那麼孤單。

東宮精銳們將焉耆王室統統關押在一起,隨著李承乾的部隊一起返回高昌王城,小小的焉耆邊陲小城根本容不下他這座大佛,而焉耆王城已經成了一片廢墟他自然不會去,焉耆王城若是沒有後人建設遲早泯滅在歷史的長河裡。

牛進達帶著焉耆王妃每到一城便將所有的焉耆子民匯聚在一起,由焉耆王妃手拿國印宣佈焉耆併入大唐的訊息,為了不讓眾人生起反叛之心,牛進達將從各處大族搜刮來了糧食象徵的分上一分。

焉耆人接連兩次被侵略早就沒有了指望,如今能成為你大唐人,而且還能領大唐的救濟糧,一個個哪裡還在乎焉耆國王到底為何而死。

邊陲小國不堪教化,不遵法紀,國王生與死根本不看在眼裡,他們心裡只想著活下去,如今大唐給了他們希望,帶來了身份更帶來了和平。

常年生活在戰亂的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孰好孰壞心裡明白,自然沒有人生起反叛之心。

即使有,對於現在的大唐而言也沒有任何意義,無非就是多砍幾個人頭而已。

一連幾日,牛進達帶著焉耆王妃一直奔波在受降的第一線,人雖然曬的更黑了,但精神頭卻很足,就宛若打了一場勝仗一般。

“殿下,全部搞定了!”

歷史往往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真相如何並沒有人關注,人關注的點永遠都是結果。

高昌城王宮內,牛進達帶著焉耆王妃,正式向李承乾遞交了焉耆的國書,國書由王妃代寫,上面有王室妃子,公主的簽名還有焉耆的國印。

“恭喜你牛將軍,兵不血刃拿下焉耆,我已經向父皇上書表明了你的功績,等到班師回朝,牛將軍必然能再進一步!”

“屬下牛進達願為太子殿下肝腦塗地!”

事情是太子爺策劃的,城池是他帶兵接手的,一人未損便得到了潑天的功勞,如此大恩由不得牛進達不向李承乾效忠。

而李世民最擔心的事也終於發生了,李承乾已經開始潛移默化的接受大唐軍士。

不不僅如此,鞠智盛一天不死,東宮的軍事隊伍就會越加強大。

鞠智盛不死,覆滅高昌的戰爭就不會結束,戰爭不結束他就有理由不回去,只要在外拖上個三兩年這二十萬大軍在他手下吃好喝好,自然念他這個太子的情。

等到大軍歸朝,全軍上下都得了太子爺的好處,即使回去之後在不認也得被打上東宮的標籤。

看似放走了一個鞠智盛,實則李承乾一箭三雕,即發展了自已強大的軍事隊伍,又拯救了貪財的侯君集,最為主要的是擴大了大唐的版圖,為他將來突破新疆,打去歐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有了足夠多的理由,前提鞠智盛能一直不死一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