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李承乾回到東宮好好享受了一番,又在東宮各屬官的叮囑下,騎上了戰馬,帶著身後三萬大軍與侯君集兵合一處,浩浩蕩蕩向西趕去。
此去一行七千裡,李承乾坐在高頭大馬上,心裡全是後悔。
“殿下,可還堅持的住,要不要下馬歇一歇?”
侯君集在一旁看出了李承乾的窘迫小聲的說道
“無妨,剛出來半日,算不得什麼!”
都說騎狗爛褲襠,這騎馬爛起褲襠來比騎狗還快,原本能跟隨大軍出征李承乾的內心是很興奮的,畢竟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也算是團建自駕遊了,畢竟到了地方打是碾壓局。
但是一路看下來,青山綠水看不見,反而看到處處荒涼的景色,長安城附近還算好些,出了長安城越往西北景色越是不堪,山是光禿禿的山,水是冰冷的水,夾雜著寒風,哪裡是公費旅遊,簡直就是活受罪。
越是如此李承乾越是佩服坐在大殿之上的李世民,他都不敢想象,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就能在萬軍之中救出隋煬帝,又能一戰擒雙王,還能四千對十萬優勢在我!
“殿下,老臣能問問您,東宮率衛身後背的那兩根黑布棍是什麼嗎,還有馬屁兩旁的皮袋,那裡面裝的是什麼啊?”
一路走來,侯君集身為行軍大總管,不僅要觀察自已的兵,同樣也在觀察東宮六率,雖然不歸他指揮,但到了戰事焦灼的時候,東宮六率也得頂上去殺敵。
“天機不可洩露,等到了關鍵時刻侯將軍會看到的!”
李承乾一臉神秘,如此神兵利器他自然不會提前透露出來,只有關鍵時刻對敵才能顯現出其中的威力,更何況這支隊伍裡不僅有大唐的府兵,還有外族兵,萬一有個叛徒提前洩露出去,就沒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侯君集見李承乾不願多透露也不再多問,揮舞著鞭子便向隊伍中央趕去。
幾十萬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幾十裡,延綿不絕,李承乾騎馬坐在山坡上,很想引吭高歌一曲,奈何五音不全也只能放棄。
“封於修,我讓你們學習的衝鋒號學會了嗎?”
太宗皇帝有秦王破陣樂為大唐續命八十年,李承乾有後世最讓人亢奮的衝鋒號,能在戰場殺敵八十倍,他都不敢想兩個加在一起,自已所帶領的大唐會強大到什麼樣子。
“殿下,早就學會了,每支隊伍都有一個號手,經過這麼多天的磨合只要號聲一響,咱們的戰士們將會奮不顧身捻滅身前一切的阻擋!”
衝鋒號不難做,大匠們費了不到半天的功夫便做了出來,衝鋒號也不難學,只要有點音律就能學會,但往往最簡單的事物越能創造出最大的殺傷力,這是連續幾個深夜緊急集合得來的。
每當深夜時分,熟睡計程車兵們聽到號聲響起便會快速整理衣衫做好戰鬥準備,這樣的戰鬥素養僅僅只需要一首衝鋒號的音符便能養成!
李承乾身為督戰官卻不能像平常的督戰官那般對於落伍計程車兵非打即罵,他是太子,是大唐最尊貴的人,他現在要做的是和善,是激勵,他要將平易近人的形象刻進每個士兵的腦子裡。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不讓太子出征的原因,因為一場大仗打下來太容易俘獲人心。
一直行軍至天黑,侯君集選了一處不被伏擊且視野高度寬闊的地方安營紮寨休息,李承乾強忍著股間的劇痛回到了帳篷。
臨行前太子妃命人做了好幾副屁墊,但經過一日的奔波,那些柔軟的屁墊早已沒了作用,磨成了一片片白布。
“殿下,您沒事吧,要不要我扶您!”
身處東宮六率的大營,李承乾也沒必要出去拉攏人心,畢竟那樣做有些太過明顯,強忍著劇痛走進了自已的帳篷。
“不用,你去把各位將軍叫來!”
封於修領命,很快各位將軍便齊聚大營,此次出征李承乾只帶了趙節,畢竟南院大本營還有琉璃廠都離不開杜荷這個大總管。
“各位將軍,咱們還需要行軍多久?”
帳篷內,火鍋冒著熱氣,幾人再次圍攏到李承乾身邊,這次眾人熟練地多,也不再拘泥。
“大概五月份就能到吧,此去高昌路途遙遠,一路艱險,地無水草,氣候異常,咱們大軍人多,又攜帶如此多軍備,速度不會太快!”
一想到還要受五個月的罪李承乾就有些洩氣,好端端的在長安享福不好,非得湊這熱鬧,五個月在馬背上,想想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五月份天氣也該轉暖了,來,諸位將軍,乾了這杯酒,好好休息,明日早起好趕路!”
這剛出來第一天李承乾內心真有想回去的想法,但是一想到異域風情還有這行軍路上與大軍之間的感情,李承乾也就不覺得遠了,畢竟五個月,在嬌嫩的屁股也磨出老繭了,還怕什麼騎馬!
轉過天來,李承乾還未睡醒,侯君集便下達了前進的命令,剛安好的營寨只睡了一天就要收起來,怪不得古代打仗動輒數年,就這行軍速度還有居住環境,想要早早打完也不現實。
越往西行李承乾越感覺到此時大唐的荒涼,地廣人稀,走出十里地看不到一處炊煙,百里沒有一座城,與後世的繁華根本沒法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