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玻璃像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們的手藝,僅僅片刻的功夫一名雕刻工就將長孫皇后雕刻的惟妙惟肖,甚至工匠為了讚美長孫皇后的母儀天下還加入了自已的想象。

此刻呈現在李承乾眼前的長孫皇后哪裡還是凡人,簡直就像九天的仙女,髮絲舞動,卓然於世。

“殿下,雕像有了!”

“那還等什麼,製作模具,趕緊將其倒進去,一會涼了就凝固了!”

在經過一陣手忙腳亂的忙活後,浪費了不少砂石做成的水,這才堪堪做出長孫皇后的雕像,在經過冷卻後,一個烏漆嘛黑,各種雜質都有的雕像出現在眾人面前。

面對如此汙濁不堪的雕像,如果敬獻給李世民,別說拍馬屁,不挨頓打都算他是親生的。

“殿下,好像失敗了!”

崔百泉跪在地上,手捧著雕像,雙腿止不住的顫抖,想到往日曾經捱過的打,太奶降臨的感覺再次來襲。

“失敗了不可怕,從頭來過就是,母后在天上看著呢,這個雕像我就拿走了,從今天起,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雜質給我剔除出去,我要的是晶瑩剔透的玻璃,而不是什麼顏色都有的琉璃,懂了嗎?”

眾人哪有人敢不答應,現在內作坊有大兵把守,要是敢不答應,他們敢保證下一秒就得腦袋分家,若是再敢多說一句,那就是行刺太子的大罪,一家人都得九族消消樂,這裡不是朝堂,可沒有大臣給他們喊冤。

其實按照古人的智慧,若是潛心研究幾乎沒有能難倒他們的東西,畢竟四大發明遙遙領先了上千年可不是說說而已,只是以前皇家不重視,民間也只是能用就行,沒有那個大匠能摒棄生機而研究一下沒用的東西。

說到底還是生產力制約了想象。

帶著長孫皇后的雕像回到了東宮,揮散走了左右侍奉,舉起眼前的雕像李承乾便將其砸了個稀巴爛,雖然雕刻的很好,但是材質實在是太差。

如果以人物雕像來說,這滿臉大麻子,小黑點就是對長孫皇后的大不敬,這要是被哪個有心人看到了,不告他李承乾大不孝都算他這個太子爺當的時間長。

這樣的東西留著也是個禍害,與其留在內作坊讓人抓住把柄,不如他自已拿回來人道銷燬,在這巍峨的皇宮,哪怕他是太子都得小心應對。

世間沒有任何事是無緣無故發生的,想他李承乾當了十七年太子,一路相安無事,總不可能到了最後三兩年心態大變,總歸是有深層次的原因刺激他才會如此喪失理智,從而進行最後一博,輸了是命,贏了那就是天下太平。

其實按道理來講這次玻璃算的上成功的,畢竟技術難題已經克服了,剩下的主要就是工藝的改進,既然最難的那部分都能客服,再往後也只是時間問題。

有了發財的門路,李承乾也不著急,每天到點上班,到點下班,雖然枯燥是枯燥了點,但進步也是很明顯的,這群腐儒對於李承乾的改變那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紛紛給自已的功勞簿上記了一大筆。

尤其是張玄素,李百藥,孔穎達等前朝老人,那更是將李承乾說成孺子可教的千古第一太子,大有他們教導之下的聖人之像,兩世為人的李承乾可不是當朝太子李承乾,那可是在職場歷練過的,天生就沒有高人一等的架子。

任何時候馬屁向上拍是討好,向下拍是認可,現如今誰要是想換了李承乾這個太子,不用別人反駁,就張玄素都能給他噴出屎來,那可是他手把手教匯出來的勤政愛民的好太子,換了他李承乾就等於否定了他張玄素。

“殿下,成功了!”

正當李承乾坐在案首,以書為屏,昏昏欲睡之時,裴大在李承乾耳邊悄悄地說道,這一句話讓李承乾睡意全無。

“各位大人,你們先忙,我去去就來!”

“殿下可是出去遊玩?”

眼見李承乾起步就要出去,張玄素第一個出聲詢問,有時候人一飄就認不清自已的位置,全然忘了當初李承乾暴戾之時是如何對待他的。

“當然不是,張大人本殿下只有些許私事,不出半個時辰就回來!”

聽著李承乾口中堅定地語氣,張玄素知道自已在強硬也沒有用,這個太子貓一天狗一天的本領他是領教了,好的時候逆來順受,差的時候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巍然不動。

邁著顛簸的腿腳,一路小跑從東宮朝堂來到內作坊,左右東宮六率還未來得及敬禮,李承乾已經跑進了內作坊,此時崔百泉等人正在長孫皇后的雕像前跪拜,雖然只是一尊雕像,但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早已深入人心,是當今世上公認的最賢德的皇后。

“殿下,您請看!”

崔百泉小心的掀開了遮蓋在長孫皇后身上的紅布,一尊晶瑩剔透的雕像就矗立在李承乾面前,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這一刻李承乾竟有種穿越回現代的感覺,這等工藝看起來更像是一次成型的3D列印技術,哪裡像人一鑿子一鑿子雕出來的。

“不錯,諸位大匠統統有賞,崔百泉,你立刻著書把詳細的工藝記錄下來,署名是你們全體工匠,我要讓你們的技術傳遍整個大唐!”

“是!”

換做普通大匠可能不識字,但是作為東宮內作坊的一把手,若不識字那簡直就是大唐的笑話。一個不識字不看圖的大匠若是能成為將來工部的主事,那才是讀書人的悲哀,這種情況在封建時代簡直就是屈辱。

拿出準備好的保密協議,李承乾將其一張張的放到每個大匠的手裡,內容很簡單,保密十年,在這十年內玻璃的配方誰也不許洩露,反正已經有崔百泉著書了,是不是真的一試便知,若是有那個人膽敢洩露一縷按叛徒處死,古代太子門生就已經打上了太子黨的烙印,死了也只是內部問題。

“這張保密協議是你們的枷鎖也是你們將來飛黃騰達的資本,這十年你們就盡心盡力的為我製作琉璃,若是十年之期已過,你們是在我這裡當官也好,還是拿著這份技術出去開個鋪子也罷我都隨你,但是這十年之內,若是誰敢背叛我不管是誰洩的秘一律連坐處理,想想你們的家人,可不要腦袋一熱做出讓自已後悔終身的事情。”

平民一怒血濺五步,太子一怒浮屍百里做不到,殺個百十口子人還是手到擒來的,李承乾相信,這群人哪怕有再大的利益誘惑也抵抗不如腦袋的誘惑,命都沒了誘惑再大有個屁用,更何況要的還不是他一個人的命,而是他們全家人的性命,在皇宮當值的那個不是九族都記錄在冊的清白人家,想有條漏網之魚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