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標準化

李承乾穩了穩心神,確定宋應星不是和他一樣是來自後世的穿越人這才繼續說道。

“應興,以後咱們的標準就按這個刻度來,一個小的格為一毫,一定要記住這個單位,三個毫為一寸,以後寸不是最小的,毫才是,不要把你們學習的固定思維帶進去,記住刻度越小將來做的東西越趨於一致,偏差也將越小,就像這個插口一樣,你認為偏差半寸你還能將木銷插進去嗎?”

既然說到了標準化,李承乾也不吃飯了,將飯碗往地下一放,拿出一根樹枝就在地上開始太子小課堂,這種小學知識對後世之人沒有難度,對現在的古人同樣沒有難度。

“殿下,咱們這裡的人可以按照這個標準,但是天下的人不會認啊!”

宋應星聽著李承乾講課,越聽越有道理,他是木匠,平日裡幹活也不是他一個人,經常遇到棍不對口的情況,幸好是木頭的可以修,但同時也失去了牢固性。

“不會認?沒關係,以後你們生產的東西會打上東宮的印記,只要東宮出品必屬精品那將來的工匠們想要追上或者超越東宮的水平就必須接受咱們制定的標準,應興,一會吃完飯先放下你犁的研究全力雕刻我剛才分格 的尺,而且你還要教會大傢什麼叫做毫,以及毫對寸、尺、咫、丈、尋、仞的換算,將這個作為上工的的考核。”

“是,殿下!”

很快宋應星便悟到了其中的重要性,就連一旁的穆鐵生也連連點頭。

“鐵生,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你要做好磨具,一定要絲毫不差,應興提供固定的長度,你負責大規模生產,以後務必要做到人手一尺,這樣你們幹活就不會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事了!”

“是,殿下!”

“很好,以後咱們的尺就叫標準尺,至於什麼時候能推廣整個行業就要看你們能不能做出讓天下人都受益的工具!”

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覷,尤其是這些匠人,而且還是讀書識字的匠人按現在來說都是理工科985的苗子,不然他們也不會讀書。

有了標準化才能實行流水線,沒有標準化,你做一個我做一個到時候一拼接,那真就是驢唇不對馬嘴了,全部都是廢品!

但現在談流水線還過早,在小院沒有建成之前李承乾並不打算大規模生產。

在大唐盛世,社會安定,百業興旺,從皇上、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很重視在立春這天,或舉行官家儀式隆重地慶祝,或參與各種民俗活動歡喜過節。

在立春當天,大致進行四種活動——“祭春”“鞭春”“飾春”“咬春”,全國上下,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販夫走卒,都參與其中。

如此重要的日子,他要做的就是在來年立春的時候將他盜版的大唐犁拿出來展示,並且讓李世民賜名貞觀犁,在農耕時代耕種工具的提升不亞於電的應用。

這樣既可以在天下人面前穩固他的太子之位樹立他心繫天下百姓的威望,又能在李世民面前拍一個千古馬屁,簡直一箭雙鵰一舉多得,好處不要太多!

想到此處,李承乾甚至寫下告示,以文字的形式貼在了僅有的院牆上,並且附帶改良後的標準化長度方便人觀賞學習。

午飯結束,沒有午休,匠人們便自覺地去上工,李承乾也沒有其他要吩咐的便來到了小院最外圍的炸丹院,雖然沒有房子也沒有院子,但並不妨礙炸丹院牌坊的沒地方掛,幾個小道士拿來木頭釘子將炸丹院豎在了空地上,並且按照五行八卦的方位圈出來自已所需的地方。

“院長,這裡你官職最大,所有的工匠你都可以隨時調派,所有的事情也都依照你先來!”

“殿下,我能問問您為何非要這廢丹嗎?”

李仁看著這雙富有求知慾的眼神,隨即將他喚到了身邊,一番耳語過後,眼前的炸丹院院長露出了興奮的光芒!

“殿下放心,屬下必定嘔心瀝血為殿下生產出一丹滅千人的配方來!”

聽著李仁的悄悄話,這位老院長一臉激動的向李承乾表起了忠心,哪裡還有一點仙風道骨的樣子。

“院長不必心急,道路漫長,前途漫漫,任何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這次找你來除了安排泥瓦匠先給你這裡蓋房之外還想和你聊聊炸丹的配方!”

“殿下也懂煉丹?”

此刻的院長比剛才還要激動,畢竟太子愛煉丹,那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能和太子是同道中人想想就覺得很光榮。

“略懂,我有兩種方法,其一琉璜伏火法,用琉璜、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練出來的炸丹威力不算大。其二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琉璜及馬兜鈴一起燒煉。這個比之前的強一點但威力有限,我想請院長在此基礎上在稍加改進一番,增加威力還請道長要上心啊!”

後世而來的李承乾哪裡知道什麼煉丹法,這些僅有的知識也是從古代火藥史上看來的,在則他還知道一硝二硫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但是這玩意說來簡單,真做起來比考985都難。

“沒想到啊,沒想到,殿下竟然懂得如此之多,老道我這幾十年白活了,殿下放心,我必不負所托,定會為殿下研究出威力極大地炸丹!”

“我信你,我的五品院長,哦,對了,其實這裡面還可以增加點炭,炭屬火,威力會更大!還有,每次煉丹之前要做好記錄,不管成功失敗都可以總結經驗!”

李承乾也只能點到為止,再說下去他這個煉丹大師就露餡了,畢竟他只知道書上怎麼寫,但書上可沒告訴他怎麼做,具體比例是多少,這一切還得靠這群不怕死的道士們摸索,至於炸死了,那也是為科學獻身,死的光榮!

解答完各大工種的疑問,時間一晃又來到了天黑,李承乾參觀了一下工人們簡陋的住宅,雖然不能住好,但總歸能擋風遮雨,也便放下心來,拖著疲憊的身子這才離開已經有些雛形的院子。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