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一步一步去做,飯要一口口吃,對此李承乾也不著急,好的東西他有的是,又不是恰逢亂世,自已的爹還年輕,先研究出一個曲轅犁普惠一下天下,隨後在徐徐圖之,在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千萬不要認為自已後世而來就高人一等。這迷人的老祖宗們哪有一個善茬。
“泥瓦匠何在?”
鐵匠,木匠有自已的專屬工作,其餘人自然不能閒著,不然他這一天天的工錢就白花了,雖然花的都是他爹的錢,但他是繼承人,花他爹的間接來說也是花他的。
“泥瓦匠都過來,太子殿下有請!”
杜荷也學乖了,不再嚇唬這群底層人,他也算看出來了,李承乾召集這麼多人是出來幹事業的,而不是吃喝玩樂的。
很快,在杜荷的招呼下,一大群泥瓦匠便集合在李承乾身前,木匠鐵匠怎麼說也算是技術工種比較稀缺,平日裡老百姓過活用的地方少,但泥瓦匠卻不缺,誰家蓋個房子壘個院子都能用上如今李承乾用高於市面上一倍的價錢招人自然招到了很多。
看著上百人的隊伍,李承乾搖了搖頭,人雖然不少,但是對於他來說還是不夠。
“誰識字?”
“我,我·····”
幾個年長的人伸出了手,隨即穿過人群來到了李承乾的身前。
“你們分為四個小隊,先搭個簡易的房子住下來,然後按照我所畫的圖紙開始施工,人手不夠你們可以招人,現在不是農忙時節人手應該不缺,工錢還是按我說的給,不知諸位有沒有疑問?”
蓋房子在坐的都是能手,尤其這幾個認字的,更是經常給高門大戶建房自然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李承乾所建的院落也並不是什麼浩大的工程,難度有點,但也不太高。
“太子爺,招什麼人都可以嗎?”
“可以,不過你可千萬不要把你家的太爺太奶招來,不然本太子非得治你個大不孝之罪!”
李仁看著提問的老漢便知道他要說什麼,太爺太奶只是玩笑話,恐怕他要說的是自家不懂技術的幾個兒子。
“嘿嘿,太子爺說笑了,我小兒子今年十二,長得膘肥體壯有一把子力氣,就是不懂壘牆,我想讓他來這裡為太子爺盡點力,工錢就按市面上的給就行!”
老漢看似老實,實則也有自已的小聰明,要價不高證明他說的話肯定有水分。
“呵呵,來吧,既然你都說了有把子力氣,那我就相信你,不過工地人多眼雜,你定要看好你家大小子,千萬不要平白無故受到傷,不然你這個當爹的可要心疼了!你們也一樣,有誰家裡人口多的都可以帶到工地來,我要的工期緊,越快越好!”
其實李承乾還受到了現代靈魂的影響,在古代可沒有這麼多事,民以食為天,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於工作累不累並不在考慮範圍。
“謝太子爺!”
眾多泥瓦匠聽到李承乾如此說,一個個異常開心,要不是太子爺不許,就差跪地下磕一個,此刻他們覺得眼前的有些跛腳的太子爺也沒有說書人口中那麼高不可攀,一時間愛民如子,平易近人的標籤打在了李承乾這個未來繼承人的身上,無形之中,李承乾為自已刷了一波聲望。
雖然人多,但以古代的建造速度,想要將這片土地打造成他設想中的樣子怎麼也得半年,現在還沒入夏,最快也得在入冬前後這裡才能發揮出作用。
“殿下,您招這麼多人,咱們錢不夠啊!”
杜荷身為發錢的,看著李承乾大手一揮加人加預算不禁有些汗顏。
“錢不夠就去國庫支,你不說我還忘了,父皇讓我隨意支取,但是武德殿的那些大臣們不一定同意,你帶一隊人馬拿著我的手諭趕緊進宮,路上你估算一下能多拿就不要少拿,最好趁父皇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拿來,不然晚了你的杜府就不保了!”
“杜府不保?殿下這是為何啊?”
聽前半句杜荷有些心驚膽顫,但是聽到後半句卻讓他脊背發涼。
“廢話,開不出工錢你總不能讓我把東宮賣了吧,我敢賣誰敢買,還不得賣你的杜府!快去吧,錢拿不回來你就把杜府的房契拿來!”
這個年月開元通寶還是極具價值的,比後世的乾豐泉寶,乾元重寶購買力也更強,更穩定!
縱觀整個歷史,一個朝代只推出三種貨幣也是極為少見的,從側面也可以印證,貞觀之治時期金融穩定為後世唐朝的金融制度打下了多麼堅實的基礎,可見千古一帝李世民不僅文功武治,甚至就連金融都有極高的成就。
“是,下官這就去拿錢!”
接過李承乾的手諭,杜荷十分開心帶著一隊人馬拉著大車向戶部趕去,同時心裡也美滋滋,身為杜家次子的他在路上也幻想著可以做到和他爹一樣的高度,成為將來的肱股之臣,在史書上留下恢弘的一筆!
有泥瓦匠的加入,自然不需要士兵們拔草除泥,李承乾叫他們來是為了培養第一批教官的,這樣的工作自然由專門的人去做,而不是浪費這些精英的時間。
“趙節,所有人馬集結前方十里,先到者有賞!”
前方十里已經到山根了,根本不屬於小院的範圍,李承乾躍身上馬,一馬當先的向前方馬鞭所指的方向飛奔而去,而趙節在頒佈命令後緊跟其後,士兵們經過短暫的驚愕緊忙上甲,雖然不知道李承乾為何頒佈這般命令,但是身為東宮六率,他們所做的就是執行。
來到十里處,無聊的李承乾下意識的掏了掏兜想要點上一根,突然間意識到他已經不是那個現代社會的李承乾了。隨即也就作罷,靜候自已的將士們向他跑來,隔著很遠,便看到那群壯漢們揮汗如雨的向前衝,太子有賞,誰又能不拼命。
到底是太子親兵,隊形雖有些雜亂,但不混亂,身著明光鎧,手拿長槍,人手一支弓,既能遠距離打擊,又能近距離搏殺,怪不得李承乾當初有造反的勇氣。
面對第一個跑過來計程車兵,李承乾目光中充滿了讚賞,等到所有人就位,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排列陣型,李承乾便將先到的人叫了出來。
“姓甚名誰,家住哪裡?”
“回殿下,小人封於修,父親曾追隨陛下起兵,曾是陛下的盔下的一名小夥長,家住隴西!”
聽著封於修的回答,李承乾差點控制不住自已的表情,怪不得這傢伙這麼猛,身著一身裝備還能跑到最前,誰讓人家是既分高下也分生死的創始人呢。
“很好,說起來咱們還是老鄉,剛才前二十名的戰士出列!”
很快,以封於修為首,前二十名的戰士集結在一起,目光一致的看向李承乾。
“你們二十人以封於修為長官組成教練團,我這裡有一本民,嗯,士兵訓練手冊,你們根據裡面的內容找木匠定製訓練工具,隨後你們先要熟悉所有的訓練環節,然後各自挑選一百名精兵進行訓練,不夠的自已去找左衛將軍要人,都聽清楚了嗎?”
“是!!!”
雖然李承乾沒個人眾人升官,但誰都知道太子下令即使不升官那也是為升官準備的,二十人爆發出來的喊聲足以蓋過現場所有人。
“很好,看到你們我就看到了兵強馬壯的大唐,你們沒有選中的也不要著急,他們訓練你們,你們訓練有成訓練剩餘東宮六率,封於修識不識字?”
“回殿下,讀過幾年書,認得幾個字!”
封於修撓著腦袋回答道,很顯然他所謂的認識字可能真就認識幾個。
“這樣啊,沒關係,明天我會派給你們幾位先生教導你們認字,當然訓練也不不能落下,畢竟不認字總認識畫吧?”
“嘿嘿,認得,認得!”
封於修憋紅了臉回答道,此刻這個粗壯的漢子靦腆的就像個還未出閣的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