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陳曼掏了掏耳朵,示意棒槌兒子再說一遍。
何秀明下巴一抬,“我說我要去D國讀研,還要把把你兒媳婦追回來。”
只有這樣,他才有機會追回林飛燕。
林飛燕對原生家庭沒有一絲感情,搞不好她以後就定居在D國了。
他已經選好了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且研究過該專業的條件和要求,他本科成績全都滿足了。
接下來就是完成德語、雅思、DRE以及SAT等考試。
好在他大學期間輔修了德語且學得還不錯,否則光這一步就夠他頭疼。
陳曼豎起大拇指,“勇氣可嘉,我和你爸精神上支援你,加油!”
大齡衝刺研究生,且還是全球公認的最難的國家,實在是令人佩服。
何學華也握拳做了一個加油的姿勢,“加油,我看好你。”
何秀明下巴抬得更高了,“你們看著吧,我明年一定能成功。”
他給自已一年的時間,一年後不成功便成仁。
雖然他不想承認,不過林飛燕確實很優秀,優秀的人身邊從來不缺乏追求者,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利。
何秀明並沒有搬回家住,而是繼續住在林飛燕當初租的房子裡,且又續租了一年。
這個房子在一個靜謐的小區裡,住戶的素質都很不錯,環境很安靜比較利於他學習。
為了能安心學習,他還把工作給辭了全職備考,不給自已留任何後路。
棒槌兒子知道上進,陳曼當然不會潑他冷水。
不僅如此,她還給棒槌兒子請了鐘點工,每週上門兩次搞衛生,讓他能安心備考。
至於三餐怎麼解決就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了,總不能因為學習一日三餐都不做了吧。
那不得學習把腦子都學廢了?既然要將人追回來就得有個追人的態度。
能力強比不上林飛燕,生活上總得拿得出手吧,她還非常貼心地送了何秀明一本食譜大全,要抓住一個女人的心就得先抓住她的胃。
陳曼在記憶裡扒拉了一遍,還別說,棒槌兒子腦子雖然在其他方面不怎麼靈光,不過還是點亮了學習技能,沒準真能去D國讀書。
從小到大,何秀明的成績都很不錯,雖然進不了班級前三,但是前十總有他的一席之地。
這還是原身和何學華放任的結果,夫妻倆都不是那種望子成龍的性子。
他們覺得孩子的開心快樂比什麼都重要,只要孩子成績過得去,他們從來不會強求孩子學習。
何秀明平時該玩玩,該吃吃,該喝喝,遊戲更是沒少玩。
就這樣,他的成績都沒下過班級前十。
陳曼覺得如果原身夫妻倆給何秀明一些壓力,年級前三絕對沒問題。
因為家裡沒有給他任何壓力,且夫妻倆工作不錯,家庭條件也不錯,久而久之何秀明也沒有了上進心,大學畢業後就在一家公司當程式設計師,得過且過。
陳曼和何學華每週去看何秀明一兩次,每次過去都看到何秀明一臉憔悴、鬍子拉碴。
兩人面面相覷,看來棒槌兒子是真的下定了決心要考D國的研究生。
何學華百思不得其解,他摸了摸下巴,“難道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早知道愛情有這作用,他高中的時候就該支援他早戀,說不定國家重點大學任他挑選。
而且說不定他的孫子\/孫女都能打醬油了,哪像現在這樣,追女孩子都追不明白。
何學華想到了另一件事,“老陳,去D國讀書貴不貴,一年得花多少錢?咱家有多少積蓄。”
身邊朋友和夥計家的孩子出國讀書很燒錢,一年幾十萬打底。
多了這筆開銷,他們以後別說去旅遊了,估計一天三頓都得吃白粥。
這會兒,何學華恨不得把棒槌兒子揪出來狠揍一頓。
這個棒槌,工作了十年一分錢都沒攢下,最後還得他們當父母的兜底。
唉,兒女都是債啊。
陳曼對此早有研究,“一年學費加生活費10-20萬不等,看他選的學校在哪個城市。
大城市費用高一些,小城市費用低一些。
咱家積蓄還有個幾十個,足夠他讀到畢業,除非他真的是一隻棒槌,三年學業要花七年才畢業。”
網上有人自我調侃“在D國讀研的三年是我五年中最快樂的七年。”
可想而知在D國讀書有多難,不過D國的學歷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無論去哪個國家工作都很受歡迎。
何學華一口氣鬆了一半又提了起來,他的手有些癢了,不自覺地將手放在皮帶的位置。
他咬牙切齒,“我們只給他準備三年的費用,要是真畢不了業就讓他自食其力。”
這不巧了麼,陳曼也是這麼想的。
另一邊,D國。
林飛燕將兩個D國人送出辦公樓,看著對方上了車後才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人是這裡最大的公司之一的專案負責人。
這次合作的達成,將會讓他們公司在D國站穩腳跟。
來D國的決定果然是正確的,在這裡不用應付沒完沒了的飯局和酒局。
要說在自已的祖國有什麼是令她反深惡痛絕,無疑是惡劣的酒桌文化,酒桌文化對女性同胞極其不友好。
在這裡談生意一般不用請客吃飯喝酒,只要發郵件,對方回覆就成功了一半。
最後約好進一步見面約談,只要見面約談成功,那這個生意就成了。
看著一臉期待地看著她的員工,林飛燕露出一個笑臉。
“晚上下班後咱們去聚餐,明後天週末,大家好好休息,下週繼續努力,這個月獎金翻倍。”
作為分公司的負責人,這點權利還是有的。
“好耶!”員工們集體歡呼。
回到辦公室,林飛燕給總公司的老總髮了一封郵件,跟對方彙報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進展。
發完郵件,林飛燕伸了個懶腰,她太喜歡D國的工作時間了。
每週工作5天,每天不能超過8小時。
在國內,公司恨不得所有員工都007,她只差沒將公司當成家,在這裡不要太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