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知否王若弗14

既然華蘭的婚事選好了,盛紘當即就寫信交給信使,盛家長女願意同季家長子季青宴結親,季盛兩家成兩性之好。

直到後來,楊家升遷到了汴京,華蘭和手帕交相聚的時候聊到這位楊家二郎和表小姐的時候。

楊家姑娘忍不住唏噓,這兩位確實是相互喜歡,只是身份上的差距難以彌補,那位表小姐也是一位極有風骨的美人。

不願意為妾,黃大娘子為其尋找另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家,給表小姐準備了一份不錯的嫁妝,算是風光出嫁。

而楊家二郎也是娶了一位賢惠的大娘子,相敬如賓,如同這世俗上大部分的夫妻那樣。

華蘭心中並沒有遺憾,父親當年為了那位已經死去的林姨娘險些和母親和離的事情,她一直都記在心中。

她不想去賭楊家二郎和表小姐的想法,她並不是非楊家二郎不嫁。

盛家雖遠在揚州,但是季家禮數做的周全,不僅季家長子來了,季家主母攜著次子和幼女都來了揚州,帶著聘禮來盛家提親。

季家家主官職在身抽不出身,但是季家的態度給出了足夠的誠意。

劉媽媽:“大娘子您怎麼哭了,這樣大喜的日子,大娘子莫要哭了,外面還有不少人呢。

是捨不得華蘭姑娘嗎?索性現在是定親,等大姑娘出嫁還是有些時日的。”

王若弗抹了抹眼淚,她是突然想起前世華蘭和那袁文紹訂親的時候,那袁家只來了袁家大郎,袁文紹本人都沒有來,如此怠慢她的華兒。

其實那個時候就應該及時止損,袁家那樣的態度,他們盛家不願意嫁女兒也是正常。

誰家放在手上捧著長大的寶貝,還未嫁入婆家就被如此怠慢,心中都是會生氣的。

“我這是高興,為華兒高興,那季家事關懂規矩的,對華兒重視,說明這次沒有選錯夫婿。”

華蘭打扮的得體大氣,季家大娘子帶著三個孩子下了船,船上的聘禮被船伕給一一搬下,最前頭的就是兩隻油光水潤的大雁。

盛家的人也是早早等在碼頭上,盛長柏親自迎接季家人,兩家人對對方的禮節都很滿意。

盛華蘭走出來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她未來的夫婿,身姿修長,站在那裡宛若一棵挺拔的青松,很符合她心裡面讀書人的形象。

而華蘭的容貌自是不用說的,面容飽滿,整個人如同玉蘭花的花苞一樣,明媚鮮豔至極。

定了婚,季青宴和盛華蘭成了一對未婚夫妻,王若弗接待客人們,臉上的笑容一直沒有落下。

華蘭的定親順利結束,汴京,袁家心中雖然是生氣的,但是也無可奈何。

他們忠勤伯爵府只剩下一個空殼子,家中得用的兒郎也沒有,就算是想給盛家使絆子也得看看王家那道坎能不能過得去,以免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

王若弗也不想袁家好過,袁家的每一個人她都是十分討厭。

現在袁家急著給袁文紹找親事,恐怕不僅是因為袁文紹的年紀到了,更是因為家中已經快要捉襟見肘,急需要找一個有錢的新婦。

袁家每每找到下一家,王若弗就讓人將袁家的打算給透出來,大家都不是傻子。

疼愛的女兒的不願意嫁,想將女兒換榮華富貴的,但是袁家不夠格,估計換不了榮華富貴還得貼錢進去。

就這樣袁文紹的婚事遲遲沒有著落,王若弗順帶又給袁家宣傳了一波名聲,現在袁家的名聲算是臭不可聞了。

文官看不起忠勤伯爵府的做派,勳爵人家也看不起忠勤伯爵府的落魄樣子。

王若弗開始給華蘭籌備嫁妝,大戶人家姑娘的嫁妝都是從小開始攢著,華蘭和如蘭的嫁妝也是如此,從嫁人的那一刻起直至死亡,需要用到的東西孃家都會給準備好。

王若弗將自已的陪嫁分為三份,華蘭如蘭一人一份,還有一份自已留用,盛紘給的還有老太太送來的,宥陽盛家大房也送來了豐厚的添妝。

這些加在一起不是個小數目,足夠華蘭這輩子衣食無憂,錦衣玉食。

“華兒,你上回見到那季家大郎,覺得如何?”

華蘭看了一眼坐在自已旁邊的如蘭,伸手給她理了理頭上的碎髮。

“季家大郎彬彬有禮,女兒很滿意,多謝母親給女兒選的夫婿。”

王若弗:“華兒,日子是你自已過的,盛家是你的底氣,你不必委屈了自已,不日你父親歸京的旨意就要下來了,季家離盛家也近,以後你要是想家了可以時常回家坐坐。”

華蘭風光出嫁,率先離開了揚州。

盛家也開始收拾東西回汴京,汴京盛家的宅子已經提前收拾過了,盛家收拾好後。

“大娘子,大姑娘來了。”

距離華蘭出嫁已有小半年,昨日盛家才到了汴京,今日一早華蘭心中惦記著就來了。

“快快!讓華兒進來,好幾月沒見,我這心中擔憂的很。”

華蘭快步走進來,只一眼,王若弗就能斷定華蘭過的不錯,眼睛裡面都有光,面部富有光澤,狀態也是和從前未出嫁的時候相差不大。

“華兒,快來,怎麼今日就來了,季大郎來了呢?”

華蘭笑著握著母親的手,“女兒本來是昨天就來的,只是官人說父親母親昨日剛到,一定要很多事情要安排,所以女兒只好等到第二天再來。

官人被父親請到了前院,說是要考察官人的學業如何了,明年就是官人會考。”

王若弗上下將華蘭看了一遍,一顆心算是安定了。

“你父親什麼不行,但是指導季大郎的學業還是可以的,等他高中了,華兒你的好日子也該來了。”

華蘭笑了笑,“女兒過的很好,婆母沒有為難女兒,官人也很體貼,小叔子和小姑子也很乖巧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