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星在經歷了被誣陷的風波後,更加堅定了為普陽縣人民謀福祉的決心。他深知,普陽縣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挑戰,尤其是下屬農村的貧困問題,亟待解決。
一天,石星決定深入普陽縣的一些貧困農村進行實地調研,瞭解貧困現狀,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扶貧政策。他帶著秘書小李和一些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前往了距離縣城較遠的青山村。
青山村地處偏遠山區,交通極為不便,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土路崎嶇不平,每逢雨季便泥濘不堪,車輛難以通行。這裡的土地貧瘠,莊稼收成微薄,村民們辛勤勞作一年,也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走進村子,映入眼簾的是破舊不堪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歷經風雨侵蝕,牆體開裂,屋頂的茅草凌亂稀疏。村裡的街巷狹窄,垃圾隨處可見,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青山村的年輕人幾乎都跑出去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守著這片荒涼的土地。學校的設施簡陋,孩子們的教育資源極度匱乏。村裡沒有診所,村民們生病了只能硬扛著或者去幾十裡外的鎮上看病。
石星走進一戶村民家中,這戶人家的主人叫李大伯。李大伯見到石星等人,連忙招呼他們坐下。石星看著簡陋的屋子,心中一陣酸楚。屋內光線昏暗,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一張破舊的木桌和幾條搖晃的凳子便是全部。
“李大伯,您家裡的情況怎麼樣?”石星關切地問道。
李大伯嘆了口氣,一臉愁苦地說:“石書記,我們家日子過得艱難啊。地裡的收成不好,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家裡的孩子上學也成問題,沒有錢供他們讀書。”
石星皺起眉頭,說:“那村裡其他人的情況呢?”
李大伯氣憤地提高了音量,揮舞著手臂說道:“村裡大多數人家都和我家差不多,這些年,來的官兒沒一個真心盼著咱老百姓好!都只想著做出一點點成績馬上調走,扶貧政策也是變來變去,沒個準頭!咱這青山村的日子是越來越沒盼頭咯!”
他走到李大伯身旁,輕輕拍了拍李大伯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李大伯,您放心,咱們一起努力,一定能讓孩子們都上得起學,讓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
石星又握住李大伯的手,堅定地說:“李大伯,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助大家脫貧致富的。”
離開李大伯家,石星又走訪了幾戶村民。在一戶村民家中,幾個村民正圍坐在一起發愁。石星主動上前打招呼,村民們有些驚訝,但很快熱情地讓石星坐下。
一位村民抱怨道:“石書記,我們也想過上好日子,可這條件實在太差,有力氣也使不出來啊。”
石星耐心地說:“大家別灰心,咱們一起想辦法,總能找到出路的。”
另一位村民憂心忡忡地說:“石書記,您說的那些扶貧政策,真能落到咱們這窮鄉僻壤嗎?之前那些官兒,可都是說得好聽,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說著,村民撇了撇嘴,眼神裡滿是懷疑和無奈。
石星聽到村民們的吐槽和抱怨,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慍怒,反而是滿滿的理解和同情。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圍坐在一起的村民們,用溫和而有力的聲音說道:
“鄉親們,我知道過去大家受了不少委屈,對之前的官員們失望透頂。但請相信我,這次不一樣!我石星來到這裡,就沒打算走捷徑、混政績。我會和大家一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改變青山村的現狀。也許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困難,也許不會一下子就看到巨大的變化,但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會迎來好日子的。”
石星拍著胸脯保證:“大家放心,政策一定能落實,只要咱們齊心協力。”
接著,他又環視著村民,目光中充滿了鼓勵和期待:“大家不要被過去的經歷嚇倒,咱們要向前看。政府這次是下了決心的,會全力支援咱們村的發展。我石星也向大家保證,不把青山村的貧困帽子摘掉,我絕不離開!”
村民們的貧困現狀讓石星深感責任重大。石星深知要想真正改變青山村的貧困面貌,基層政府的工作落實至關重要。於是,他決定前往青山村的村政府視察工作。
走進村政府,相比於村外的樣子,這辦公室就顯得“富麗堂皇”了,石星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他隨手拿起桌上的幾份檔案翻閱,眉頭越皺越緊,額頭上的青筋隱隱跳動。
“這都是些什麼?”石星的聲音低沉而嚴肅,他將檔案重重地拍在桌上,紙張飛揚起來,“扶貧工作的計劃寫得天花亂墜,實際執行卻一塌糊塗!”
村政府的工作人員們面面相覷,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與石星對視。
石星犀利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嚴厲地說道:“我問你們,上級撥下來的扶貧金都用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村民的生活還是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一個村幹部戰戰兢兢地站出來,臉色蒼白,嘴唇微微顫抖,低著頭,聲音微弱地回答:“石書記,這……這資金大部分是按照計劃用了,只是……效果不太理想。”
石星冷哼一聲,目光如炬,彷彿要將眼前的人看穿:“不太理想?我看是你們根本就沒有用心去做!”他走到牆邊,指著牆上張貼的扶貧目標和進度表,手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這些東西難道只是給上面看的?真正為村民辦實事了嗎?”
這時,一個幹部試圖解釋:“石書記,我們也想做出成績,好能往上調……”
石星憤怒地打斷他:“做出成績?你們這是為了自已升官,把扶貧工作當成墊腳石!這是對村民的不負責任,是對你們職責的褻瀆!”
他雙手叉腰,喘著粗氣,心裡既憤怒又無奈。“你們知不知道,長期發展的扶貧金被你們這樣短視地亂用,只為了砸出一兩年的表面成績,這是在斷送青山村的未來!”
這時,另一個幹部抬起頭,臉上滿是無奈與苦澀,小心翼翼地說道:“石書記,我們也不想這樣啊。我們也是按領導的要求辦事,只是這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每任領導的要求都不一樣,我們也發現有問題,但也無可奈何。”
石星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無可奈何?這就是你們的藉口?你們是為村民服務的幹部,不是誰的傀儡!難道就不能堅守原則,為村子的長遠發展考慮?”
幾個幹部互相看了看,滿臉的愁容,其中一個嘆著氣說:“石書記,我們也想啊,可有時候上面的壓力太大,我們也是兩頭為難。”
石星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已的情緒,雙手抱在胸前,目光堅定地說:“同志們,扶貧不是做樣子,不是為了個人的仕途。我們要實實在在地為村民謀福利,要讓每一分錢都發揮作用,讓每一項政策都能落地生根。不管領導怎麼換,我們為村民謀幸福的初心不能變!”
說完,他轉身大步離開,留下村政府的工作人員們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在與村民的交談中,石星瞭解到,青山村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產業支撐,村民們只能靠種地為生,收入微薄。此外,交通不便也限制了村子的發展,農產品運不出去,外面的物資也進不來。
回到縣城後,石星馬不停蹄地立即組織召開了一場至關重要的扶貧工作會議。他端坐在會議桌的首位,神情嚴肅而堅定,聲音洪亮地在會議上說:“同志們,我們普陽縣的扶貧工作已經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地步!青山村那令人痛心的貧困現狀,相信大家都親眼目睹了。那裡的村民們日復一日地在貧困中苦苦掙扎,我們身為扶貧工作者,責無旁貸,必須迅速且堅決地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地幫助村民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新生活!”
會議室內氣氛緊張而熱烈,大家一開始都各抒已見。
有人率先提出:“要不咱們給青山村多撥些扶貧款,讓村民們自已去發展產業。”
另一個人立刻反駁道:“這能行嗎?以前也這麼試過,錢到了村民手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麼用,最後也沒見到成效。”
接著又有人說道:“那不如搞大規模的養殖,養牛羊之類的。”
馬上有人搖頭否決:“咱們得考慮到當地的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啊,盲目搞養殖風險太大。”
“我看青山村山清水秀,風景秀麗,空氣也清新,發展旅遊業,農家樂也不錯,應該有很大發展空間。”這話倒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但還是覺得太過於單一,不適合成為主力發展,風險比較大。
這時,一位心急的同志大聲提議:“還是發展傳統的糧食種植,形成規模化,然後政府幫忙找銷路。”
旁邊另一位同志激動地站起來,大聲說道:“你這方法不還是走的以前的老路子嗎?根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兩人為此喋喋不休地吵了起來,互不相讓,聲音越來越大,會議室內一時充滿了火藥味。
石星原本緊皺著眉頭認真傾聽大家的發言,見此情景,他“噌”地一下站了起來,雙手用力地拍了拍桌子,“砰、砰”兩聲巨響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震。石星臉色嚴峻,大聲說道:“大家先安靜一下!都別吵了!”他的聲音如洪鐘一般,在會議室裡迴盪,瞬間壓住了所有的嘈雜聲。
石星目光嚴厲地掃過剛才爭吵的兩人,接著環視了一圈整個會議室,放緩了語氣說道:“大家暢所欲言,有不同的意見,有激烈的爭論,這都很正常。咱們都是為了能給青山村找到一條脫貧的好路子,都是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但爭吵解決不了問題,咱們得平心靜氣地擺事實、講道理。”
說罷,石星深吸一口氣,用堅定的眼神看著大家,“咱們繼續討論,一個一個來,把想法完整地說清楚,有問題咱們共同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最適合青山村的發展方案。”
在石星的安撫下,大家的情緒逐漸平復,重新投入到熱烈且理性的討論中。
經過一番深入探討,眾人最終一致同意了一個綜合的扶貧方案。
方案的核心是在青山村發展特色生態農業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的模式。首先,利用青山村優質的土地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大規模引進適合當地種植的特色經濟作物,如有機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並建立生態種植園。同時,發展生態養殖,養殖土雞、土鴨等家禽,形成生態農業的迴圈體系。
為了確保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將邀請農業專家定期前來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讓村民們掌握最新的種植和養殖技術。並且,成立農業合作社,統一收購和銷售農產品,打造青山村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透過電商平臺和與大型超市合作等渠道,拓寬銷售市場。
另一方面,利用青山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文化,開發鄉村旅遊專案。修繕和保護古老的民居,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宿;規劃鄉村旅遊線路,開展農事體驗、民俗文化展示等活動,吸引遊客前來觀光休閒。
秘書小李總結了該方案的可行性有以下幾點:從資源角度看,青山村擁有未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土地資源,為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提供了基礎條件。經濟作物和家禽的養殖所需的原材料在當地容易獲取,降低了成本。
在市場需求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有機農產品和鄉村旅遊的需求日益增長。特色農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綠色食品的追求,而鄉村旅遊則為城市居民提供了遠離喧囂、親近自然的機會。
技術支援上,透過與農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可以獲得持續的技術更新和人才培養,保障農業生產的科學性和高效性。
政策環境也十分有利,政府對農村發展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在資金、稅收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有助於專案的順利推進。
營銷渠道多樣,電商平臺的普及讓農產品能夠突破地域限制,銷往全國各地;與大型超市的合作則保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鄉村旅遊可以透過社交媒體、旅遊網站等進行推廣,吸引更多遊客。
語罷,得到了眾人的鼓掌,石星也是毫不吝嗇自已的掌聲,嘴角上揚,彷彿看到了青山村的美好明天。
為了讓村民們透徹瞭解這些扶貧政策,石星再次來到青山村,在村裡的空地上召開了村民大會。
當日,陽光灑在那片空地上,村民們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臉上帶著期待又疑惑的神情。石星站在臨時搭建的簡易講臺上,清了清嗓子說道:“鄉親們,我知道大家的日子過得不容易,但我們不能放棄希望。政府下定決心要幫助大家發展產業,全力改善咱們的生活條件。我們經過仔細研究,計劃在村裡引進一些經濟作物,比如核桃、板栗等。這些作物特別適合在咱們這裡的土地上種植,而且市場前景相當好。同時,我們會專門派技術人員來手把手地指導大家種植,保證能提高產量和質量。”
石星話音剛落,村民們便交頭接耳,紛紛議論起來。
一位頭髮花白、滿臉皺紋的村民憂心忡忡地說:“石書記,這些作物我們從來沒種過,能種好嗎?要是辛辛苦苦種出來賣不出去,那可咋辦呀?”
石星面帶微笑,耐心地解釋道:“大叔,您別擔心。我們會提供全程的技術支援和培訓,從播種到養護,每個環節都有技術人員給大家做示範、講要點,確保大家能夠熟練掌握種植技術。而且啊,我們早就提前聯絡好了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多家大型企業都達成了合作意向,保證大家的農產品不僅能賣出去,還能賣個好價錢。”
這時,另一位村民著急地說道:“可是我們沒有錢投資買種子、化肥這些東西啊。”
石星趕忙回應:“政府已經考慮到這點了,會提供一定的補貼和優惠貸款支援,幫助大家解決資金問題。只要大家有決心、有幹勁,資金不是難題。”
一位婦女怯生生地開口:“石書記,那萬一遇到天災,收成不好可咋整?”
石星堅定地回答:“我們會提前做好防災減災的準備,給大家普及相關知識,還會建設一些防災設施。就算真遇到了災害,政府也會想辦法給予救助和補償,不會讓大家的努力白費。”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村民站起來說道:“石書記,那我們就信您這一回,跟著您幹!”
石星看著這位充滿朝氣的年輕人,眼中滿是欣慰:“好,只要咱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村民們聽了,臉上的憂慮漸漸散去,眼神中多了幾分堅定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