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年,六月初八。
這一天,弘曆正式下旨,冊封皇貴妃烏拉那拉如懿為中宮皇后。
立後大典上,如懿身著一襲華美的鳳袍,步伐沉穩地走向弘曆身旁,每一步都顯得莊重而優雅。在這個莊嚴的時刻,如懿將與弘曆並肩而立,共同接受眾人的朝拜。
儘管如懿只是繼後,但因著她與弘曆之間特殊的情誼,使得這次立後大典格外隆重。
當如懿抵達慈寧宮時,玲瓏已經換上了一套正式的太后禮服,端坐在福壽如意寶座上。
如懿緩緩走進慈寧宮,心中充滿敬畏之情,如懿恭敬地向玲瓏行禮。
玲瓏微微點頭,示意如懿起身。
玲瓏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如懿啊,今日你成為了皇后,哀家有幾句話要叮囑你,希望你謹記。”
如懿:“兒臣請皇額娘賜教。”
玲瓏的眼神變得嚴肅起來,緩緩說道:“皇后不僅是皇帝的妻子,更是後宮之主,要管理好後宮,給皇帝分憂解難,讓皇帝不被後宮諸事煩心,切不可心存嫉妒之心。”
如懿:“皇額孃的教導兒臣銘記於心”。
玲瓏又接著說:“你要明白,後宮的女人永遠不會少,源源不斷會有新人進宮,作為皇帝的妻子,卻也要看著自已丈夫去寵愛別的女人,雖然可悲,但是也無可奈何。你就是太重情了,如果你放不下這一點的話,那就是作為皇后最大的悲哀,做皇后就要有容人之量,哀家的話希望你好好思量。”
如懿聽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但還是堅定地回應道:“兒臣多謝皇額娘教誨,必定謹慎行事。”
玲瓏微笑著點點頭,然後對如懿說:“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
如懿行禮後就離開慈寧宮。
熱鬧的封后大典過去了,後宮逐漸恢復寧靜。
這日,如懿首次以皇后的身份接受後宮嬪妃們的朝拜。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儘管如懿並不是那種喜歡刁難他人的人,但她深知,若不能展現出足夠的威嚴,日後管理起後宮來恐怕會困難重重。
如懿之下,慧貴妃與儀妃堪稱眾妃之首。
尤其是儀妃,自從撫養了大阿哥永璜後,就隱隱位居妃位之首了。
至於麗妃,因其大公主體弱多病,再加上純妃受到流言蜚語的影響,弘曆對兩人的寵愛也不如以前了。
行禮後慧貴妃與儀妃分別帶領著一眾嬪妃落座。
慧貴妃坐在左側首位,身後依次坐著麗妃、雲嬪、舒嬪、慶貴人和婉常在;儀妃則位居右側首位,其後緊跟著純妃、玫嬪、海貴人以及一些常在、答應之流。
如今新後即位,沒有人願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挑釁皇后的威嚴。畢竟,誰也不想被新後當成立威的物件。因此,大家都安分守已,不敢做出任何越矩之事。
如懿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座的嬪妃們。她注意到麗妃今日的穿著格外豔麗奪目,彷彿要與眾人爭奇鬥豔一般。
如懿微微一笑,語氣輕緩地說道:“麗妃今日這身打扮真是光彩照人啊!難道是為了慶賀本宮封后的喜悅嗎?不知情的人恐怕會誤以為今天是麗妃的喜事呢。”
麗妃聽出瞭如懿話中的諷刺之意,回答道:“臣妾不敢有此想法,只是覺得皇后娘娘大喜之日,應該穿得喜慶些,皇后娘娘不介意吧?”
如懿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說道:“既然如此,那這次就算了吧。不過麗妃以後可要記得自已的身份地位,不要因為一時疏忽而穿錯了衣服,惹人笑話。”
麗妃心中雖然不服氣,但還是低頭回答道:“臣妾謹遵皇后娘娘教誨,定會銘記於心。”
如懿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轉頭吩咐身旁的惢心:“將準備好的禮物端上來。”
惢心輕聲應了一句,轉身離開房間。片刻之後,惢心捧著一個紫金托盤走了進來,盤中擺放著四隻紅色的圓形盒子。
惢心輕輕揭開第一個圓盒蓋子,裡面靜靜躺著一隻晶瑩剔透的翡翠玉鐲,質地溫潤細膩,色澤鮮豔翠綠。
接著惢心又開啟第二個圓盒,與前一個圓盒中的玉鐲正好配成一對。
最後惢心開啟第三個和第四個圓盒,每個圓盒內都分別放置著一對精美的耳環,珍珠鑲嵌在金託之上,熠熠生輝。
如懿將翡翠玉鐲賞給了慧貴妃和儀妃,耳環則賜給了純妃和麗妃。
慧貴妃接過後就讓宮女茉心收了起來。
儀妃笑著收了玉鐲,立刻戴在手上。
賜給純妃的耳環,乃是紅瑪瑙串東海明珠而成的,看著極為華麗精巧。
賜給麗妃的耳環,卻是紅玉髓串珍珠而成,看著豔麗無比,但是卻沒有紅瑪瑙珍貴。
純妃趕忙謝過,恭恭敬敬地接了過來。
麗妃接過後冷哼一聲,看了一眼就放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