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初春,龍嘯霄登基,改國號為隆慶。
二皇子龍嘯塵被髮配嶺南,降為順安王,不得召見,永不得入京。
短短半年見,硝煙四起,又瞬間不見了半點蹤影。
新皇帝剛剛上臺,就雷厲風行地處理了大半個朝廷的大官,查貪官,除汙吏,大肆改革,將朝廷紛紛換個一遍血,人人都說這新皇帝實在有手段。
只是眾人始終不明白的是,這新皇后鳳蕭吟和皇帝剛剛舉辦的轟動一時的婚禮,接著就是隆重的皇后冊封,只是這一出來就能跑能跳的“太子殿下”。
人們心中雖然懷疑,但是也不敢說些什麼。
因為人人都是知道,新皇帝上臺之時就昭告天下,從此後宮不納妃嬪,一生一世只此皇后鳳蕭吟一人。
一年後,鳳蕭吟正在坤寧宮研製新藥,彩雲突然急哄哄地跑了過來。
“皇后娘娘,出……出事了……娘娘快點去看看吧……”鳳蕭吟抬眼:“出了什麼事情,莫要慌張,好好講話.”
彩雲嚥了一口口水:“那個翠竹剛才在御花園中散步地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流了很多血,你快點去看看吧!”鳳蕭吟蹙眉,站起身來:“翠竹已經懷孕九月,眼看著就要到臨盆的日子了,怎麼還這麼不小心!”“是啊,我也擔心得很呢,娘娘快跟我去看看吧.”
“嗯,帶上一些止血提神的藥,去找宮裡的穩婆來.”
鳳蕭吟吩咐好以後就朝御花園裡走去。
一陣膽戰心驚後,鳳蕭吟忙得滿頭大汗,終於將翠竹從鬼門關里拉了回來。
回到坤寧宮使,已經臨近深夜,龍嘯霄早就坐在案前等著她回來了。
“回來了?翠竹那丫頭如何了?”
鳳蕭吟頷首:“好在有驚無險,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嗯.”
龍嘯霄輕笑一聲,“白潔那小子還算有福氣.”
“是啊,這小子,我還沒看過那哭鼻子的樣子呢。
今天哭起來還真是有點震撼人心呢,跟你兒子哭起來還有點像.”
鳳蕭吟邊笑邊道。
龍嘯霄放下手中奏摺,拉過鳳蕭吟。
“前日宇兒還吵著想去找太尉家的三少爺一起玩呢。
只是可惜太尉家的三少爺那日恰好回了母家,宇兒去撲了空,回來還鬧脾氣,可把桂公公給急壞了,心疼的又哄又抱的.”
“桂公公一生無子,對宇兒也是真心疼惜.”
“是啊.”
龍嘯霄又道,“皇后啊,你看宇兒也大了,正是需要玩伴的時候,要不……”鳳蕭吟斜睨了龍嘯霄一眼,不用說也知道這人打得什麼壞注意。
“怎麼?皇上現在是覺得本宮一年沒給皇家仔舔個皇子公主什麼的,心裡不舒坦了?”
“皇后說的什麼話,皇宮在我心中的份量,皇后不清楚?又怎麼會為了此事與皇后心生隔閡呢?”
龍嘯霄認真地解釋道:“朕的意思是想給宇兒找個陪讀的人,在世家子弟中選優秀的,到時候再選一個太傅,好好教導,皇后意下如何?”
鳳蕭吟抿唇,看來真是自己會錯意了。
“你朝中的那些大臣,最近是不是又旁敲側擊地要你廣納後宮了?”
龍嘯霄板著臉沒說話。
鳳蕭吟心裡自然清楚,自己現在除了宇兒一個孩子,再沒有其他孩子,因為宇兒的出生,很多人明面上不敢說話,但是背地裡對宇兒的身份血統還在懷疑。
“皇上不說我也明白,皇上為了我空置後宮,這是史無前例的,朝中大臣自然是有話說的,縱使皇上以一己之力壓了下來,但是這並非是長久之計,再說了,皇上貴為天子,為皇家開枝散葉也是正常事……”“皇后不必多說,朕一言九鼎,皇后是朕一生摯愛,此這一生,除了皇后再不會有其他人,還望皇后不要再說這樣的話.”
鳳蕭吟無奈:“好了,皇上莫氣,我是無心,知曉你心思,說好的一生一世一雙人,不會反悔.”
龍嘯霄輕笑一聲,抬手附上鳳蕭吟的秀臉。
鳳蕭吟抿唇:“那要不再給宇兒舔個弟弟或是妹妹?”
“……”龍嘯霄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鳳蕭吟說的話,反應過來後一把將鳳蕭吟打橫抱起。
“這可是皇后自己說的,可不要反悔了!”五個月後,晌午時分,剛用過午膳,鳳蕭吟靠在榻上小憩一會兒。
“孃親~”宇兒興高采烈地回來,看見鳳蕭吟正在睡覺,便乖乖地拿了本書在旁邊讀著。
等鳳蕭吟醒來時,看見宇兒正坐在旁邊,便輕輕喚了他一聲。
“孃親~你醒了?今日小妹妹鬧你了嗎?有沒有不舒服啊?”
宇兒還是習慣教鳳蕭吟作孃親,不習慣宮中的叫法,鳳蕭吟和龍嘯霄便隨著他去了。
“孃親還好,宇兒下學堂了?今日夫子給宇兒講了什麼呀?”
“今日夫子給宇兒講的是治國之道,夫子說,君若舟,民若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嗯,不錯,宇兒很棒呢~”鳳蕭吟誇獎他道。
“看看朕的小太子今日學的很認真啊.”
龍嘯霄昂首闊步地走進殿來。
“兒臣參見父皇.”
宇兒拱手道。
龍嘯霄牽起他的手:“乖寶寶平身.”
“今日可有再吐?”
龍嘯霄帶著宇兒坐在鳳蕭吟身邊。
鳳蕭吟自從有孕以來,孕吐邊格外嚴重一些,一直到懷胎四月還偶爾會孕吐,一整日裡都吃不下什麼東西。
“吐了一次,現在舒適多了.”
鳳蕭吟回答道。
龍嘯霄命人端上來一盤點心:“這是御膳房用酸果做的,你吃了不定會好些.”
鳳蕭吟嚐了一口:“嗯,果然不錯.”
“宇兒也要嘗一口!”
“好啊,可別酸倒了牙.”
“啊,真的好酸~”宇兒一張小臉皺城了橘子。
“哈哈哈.”
鳳蕭吟和龍嘯霄被這小傢伙逗笑了。
隆慶三年,皇后誕下龍鳳胎,天降祥瑞之象,成功堵住了朝中悠悠大臣的嘴。
以後的數十年間,四海昌平,百姓安居樂業,皇帝和皇后恩愛非常,成了民間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