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人帶頭磕頭下跪:“解憂公主是我們大漢的女英雄啊!皇上萬歲!公主千歲千千歲!”
路邊的百姓一聽也都跪下,跟著喊了起來,一時呼聲震天。
漢武帝看了很是欣慰,他正襟危坐,英姿颯爽地朝著兩邊的百姓揮手。
解憂心中的正義感和熱情也在此刻被喚醒了,她似乎放下了心裡對翁歸的牽掛。把頭伸出轎子也對著兩邊的百姓不停地揮手。
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這麼盛大的場面。
而且自已是主角,以前覺得在敦煌郡的舞臺上表演已經是夠氣派的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已有一天會成為公主,還可以和大漢的江山社稷扯上關係。
人生的際遇真是太奇妙了。
祭天的地點在玄都壇,這裡地勢險要,要爬幾千步臺階才能到達山頂。四周都是群山環繞,玄都壇猶如鶴立雞群,在群山中高聳入雲。
按規矩,解憂可以坐著轎子到達祭壇,但是他擺擺手對劉徹道:“皇上,我覺得自已走更顯得我態度虔誠!”
“言之有理!”劉徹哈哈大笑也從龍輦上下來:“朕也要虔誠一些,對天地才有敬畏之心。”
衛青和李凌他們一聽,都吃驚不已。漢武帝還沒有喜歡哪個公主,像喜歡解憂這樣。
解憂從小練雜技,漢武帝也是文武雙全,所以他們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祭壇。
解憂學著漢武帝的樣子,食指和中指夾著一炷香,跪在地下虔誠底叩拜。
她仰頭看了看白雲蒼狗,再環視一遍周圍的巍峨群山。鄭重地向劉徹保證:“解憂一定不辱使命,全力促成烏漢聯盟!”
劉徹激動地攙扶起解憂:“朕相信你。朕果然沒有看錯人!從今天開始在宮裡接受密訓。”
“啊?還要訓練?”解憂一聽,頓時洩了氣:“能不能從明天開始啊!”
“不行!”
“那晚上總可以休息吧!到了長安我還沒有好好逛逛呢!”
劉徹看看她,忍不住又笑了:“看在你這麼可憐的份上,朕准許你晚上休息。哪裡有好玩的好吃的,陽石最清楚。這兩天她也好點了,讓她帶你去!”
“好好好!”解憂一蹦一跳地下了臺階。
翁歸他們快馬加鞭,這次一路出奇地順利。
劉徹剛剛回到宣室,楊公公就喜氣洋洋來報:“皇上。烏孫和親使節翁歸將軍求見。”
“快宣!”劉徹假裝低頭看奏摺。
翁歸進來,見狀,立刻拱手賠罪:“漢皇,實在抱歉,上一批的求親隊伍在半路出了一點狀況,所以耽誤了時日。還請陛下恕罪!這次我專門奉昆彌之命,帶了幾麻袋戈壁玉、乾果、上等狐狸皮和九匹上等戰馬作為聘禮,誠心誠意迎娶漢朝公主。”
一聽戰馬,劉徹有些心動,緩緩抬起頭,但是依舊一臉黑線:“就九匹,你們昆彌未必也太小家子氣了吧!”
“漢皇有所不知。他們可以作為種馬,到時候每年都會生小馬駒,再和漢朝的馬交配,中西合璧,一定會馳騁疆場,百戰不殆的!”翁歸一邊說一邊偷偷看他。
劉徹臉上果然多雲轉晴:“好!到時候我們大漢也會給公主準備豐厚的嫁妝,一定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他說完又吩咐楊公公:“使館已經安排好,帶左將軍去休息!”
“臣,還有一事相求。”
“講!”
“大漢與烏孫相隔幾千裡,希望漢皇能夠早日定下出發日期。”
劉徹雙手在竹簡上叩擊幾下:“我們大漢向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我會專門找人選個黃道吉日。你放心,最多不超過五天。”
“有漢皇這句話臣就放心了!”翁歸彎腰行禮,步履輕快地出了皇宮。
阿巴克早就在宮門口候著:“返程日子定了嗎?”
“漢皇說五日之內!”翁歸見阿巴克一直跟著自已,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們幾個自由活動,不必跟著我。我還有一件私事要辦!”
“是不是和上次救你哪個姑娘有關?”阿巴克一臉的期待。
“告訴你了,還叫私事嗎?”翁歸眼睛一瞪。
阿巴克知趣地帶著幾個手下離開了。
翁歸去了解憂他們的客棧,掌櫃連連擺手:“早都不在這住了。”
他又去大街上,哪裡人多,她就往哪裡找,希望可以像上次一樣幸運。看見解憂在人群中表演雜技,笑靨如花。
也說不定,她一會兒就拿著幾串糖葫蘆從哪裡冒出來了。
可是直到天黑,燈火闌珊,也沒有看見解憂的人影。
翁歸一個人佇立在長安的街頭,左顧右盼。
難道他們已經回敦煌了?
回去也好。
那裡人少,比較好找!
翁歸安慰著自已,無精打采地回了使館。
清晨,鳥兒在窗前的柏樹枝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解憂被吵得不耐煩:“這些討厭的小鳥,像昨天的教書先生一樣,真不讓人安靜!”嘟嘟囔囔幾句。
她用被子蒙著頭,又呼呼大睡了。
馮嫽輕輕推開門,用一根狗尾巴草在她的腳上不停撓癢癢。
解憂忍無可忍,氣呼呼地掀開被子,一看是馮嫽,又倒下了:“讓我再睡一會兒!”
“楊公公已經帶著人在門口等著了。聽說烏孫的求親使團,昨日就到了,五日之內就要發親。”馮嫽一邊幫她拿衣服,一遍唸叨。
“什麼?五日之內?”解憂一骨碌爬起來。
宣室的偏殿裡,司馬遷早就等在那裡:“微臣見過解憂公主。昨天你已經學了宮中禮儀,今天就由臣來教你識文斷字、詩詞歌賦”
“我最怕背詩詞了。”解憂連連擺手:“很多字也是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
司馬遷差點沒有笑出聲來:“公主放心,我只會教你一些簡單的。”
“非要學嗎?就不能教我一些有趣的東西嗎?”
劉徹不知什麼是時候進來了,他乾咳一聲:“那你倒是說說看,什麼是有趣的東西啊?”
解憂也清清嗓子,大膽地比劃著:“比如騎馬呀,射箭啊,投壺啊,行酒令啊,烏孫不是草原部落嗎?這些肯定要學。還有廚藝,如果我能親手做幾樣大漢的宮廷菜給昆彌吃,說不定比唸詩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