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章 我家好有錢

這場戰役終於結束了,除了留下來鎮守的將士,大部分已經遣散回故里。

王家也在這裡靠著賣酒發家致富,也躋身進了本地的富人圈。

久未歸故里的他們,便打算回一趟故鄉。

王小花已經十四歲了,這是鬧饑荒的最後一年。三年不下雨的天空,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暴雨。

百姓瘋狂的歡呼著,在雨中狂奔著、哭著,喊著。

皇榜張貼,國師洩露天機太多,仙逝了,皇帝要求舉國上下為國師披麻戴孝。

那便意味著,不能穿著豔麗服飾,甚至這頭上還得戴一朵小百花。男子則簡單一些,或者散發,或者白布條綁發也成。

馬車搖搖晃晃的,走了幾個月,終於回到了清河鎮。

它還是老樣子,這裡一如既往,生活節奏一如當年離去時候的那般。

問什麼,都覺得便宜。

而當年,未離開故鄉的時候,卻覺得小販真黑。

“來三籠肉包子。”

包子鋪的老闆已經雙鬢斑白,但是,這味道還是老味道。

王小花一手拿起一個,剩餘的都由家裡的僕人提著。

“那姑娘像仙女。”

“瞧人家那陣仗,是外地的大門大戶,來這裡看友人吧。”

“不知道是哪家的兒郎,生的如此俊朗。”

王小魚騎著馬,一身白衣,不說話的時候,還是很有看頭的。

婆子立馬扶著王小花上馬車,等坐穩之後,車隊繼續前行。

村口,王老漢和孫老太,二位老人互相攙扶著,翹首以盼。早就收到了家書,老二一家估摸著時間也就這幾日到了。

他們老兩口便連續幾天,從早守到晚,等著老二一家回來。

“老頭子,這是不是老二家的下人?”

“估計是,老大不是說了嗎,老二的來信裡,寫了他如今也是土財主一名了。有良田有屋舍有僕從。

老大還不信,老二這次回來接咱們去享福。”

“我要跟著老二走,我沒幾年可活了,到死前還能噹噹老太君,呵呵。”

“我是老太爺。”

“不許禍害黃花大閨女。”

“我是那種人嗎?你這老婆子,我們都大半輩子了,我至於晚節不保嗎?”

馬車停了下來,走在前面的車上,下來的都是僕人。還有那些隨行騎馬的僕從,一個個紛紛下馬。

“奴見過老太太,老太爺!”

“奴婢見過老太太、老太爺。”

兩位老人樂呵呵的抬抬手,“好好。”

立馬便有婆子上前去攙扶孫老太,有男僕從去攙扶王老漢。

“奶,爺。”

一輛馬車上,窗簾掀起,一張如仙似幻的臉露出來。

王小花一如記憶中一樣,活潑好動,揮了揮手,又立馬放下窗簾。從車上跳了下來,腳尖輕點,身輕如燕飛了過來。

王老漢樂呵的說道:“小花習武了。”

“爺,我也會。”

那騎馬的少年,直接從馬背上飛起,身姿優雅落地。

王老漢剛剛便在想,那麼俊俏的少年郎是誰家孩子?自然沒有敢往三郎頭上去聯想,此時,震驚不已。

“爺誇誇我唄!”

換來的只是王老漢一巴掌,呼啦去了胳膊上。

“你個猴樣!還曉得回來,不知道給我寫封信。”

“爺你又不識字。”

“我不識字,我不會找人給我念。”

“我錯了,爺,我揹你回去。”

王老漢繃著臉,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等王小魚蹲下來,王老漢立刻爬上去。

孫老太翻一個白眼,“老不羞,讓孫兒揹著走。”

“奶,走,咱們回家。”

王小花笑嘻嘻的上前攙扶住孫老太。

“你娘呢?你爹呢?”

“他們在跟人談生意,路上走的慢,等到了,估計他們會去舅舅家。我和哥哥便先行一步,怕爺奶等著著急。”

“以後出門,把面紗戴上,知不知道?”

“一路上都戴著,不止面紗,還有斗笠。”

“嗯。再系一個斗篷,我孫女這姿容,太招人嫉妒了。”

“奶你是沒有瞧見師姐們,那才叫一個比一個漂亮。”

“就你嘴皮,我說我孫女最好看,那就算天上的嫦娥下來,也沒我孫女好看。”

“是是。”

而後,王小花打發走了這些僕從,讓他們回鎮上的客棧落腳。

“家裡又不是沒地方住,花那冤枉錢。”

“他們還要等爹孃,而且,萬一有人想找咱家合作,在客棧方便一些。”

“也是。你和三郎不管這些賬目?”

“都是我孃的人在管理這些,都是籤的死契,奶放心吧。”

“你若說是你的人,我不放心。你娘那心眼多的,我當真放心。你們走的這些年,每年你大舅就親自跑來送東西,說是你娘託人帶回來的。

又是銀子,又是吃食,布匹。我和老頭子那裡花的完。小凡也挺有本事的,我們便存一部分在錢莊,一部分藏在家中,一部分給小凡拿去當本錢。

當然讓他寫了借據,這錢算是我做主,他向老二家借的。親戚就不收利息了,日後賺錢要把本金給還回來。

後來聽聞他被老將軍收為了義子,還取了大官的掌上明珠。銀子也給如數歸還給我,老三一家就跟著搬去了長安城。

老大也嚷著要跟過去,被你大伯孃給勸住了。小凡這孩子心眼比你娘還多,做事也不是很敞亮。

當年借錢時候,我其實不太情願的,但是,我想著你大伯孃說的那些話,我還是借出去。”

“大伯孃怎麼評價四堂哥的?”

“能怎麼評價,說被小凡盯上的人,那就如同一條劇毒的蛇盯上了獵物一樣。我心裡越想越覺得不是滋味,就當散財消災。

沒成想,他把錢還給我。臨走還給我和老頭子磕頭,說日後有難可來長安投奔他。他樂意給我和老頭子頤養天年。”

“真有那孝心,說什麼投奔。四堂哥說話怪不好聽的。”

“是啊,他那小心眼,都寫在臉上。雖有城府,但是,卻還不如那些當官的城府深。”

“管他呢,去了長安更好。離咱們家遠,反正又分家了。將來出了什麼事情,也牽連不到咱們家。”

“那可不一定,那翻了大錯。株連九族的時候,朝廷可不管你本家分沒分家,姓王、直系那就一同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