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在北京的生活寫照,與如今在石家莊做對比,最大體會是有了城市歸屬感,發現了石家莊的改善和蛻變,熱愛這裡,關心城市的民生、政治、建設、環境,覺得石家莊的一草一木,都關乎自已的生活,有了城市主人感。
這是在北京從未有過的感覺。
北京很大,很美,很繁華,正是如此,八年裡從未真正關注北京。北京不是家,只需關注自已的溫飽,工作生計,一個月賺多少錢,職場如何提升,甚至為飯碗擔憂,思索跳槽該去哪,要不要換個行業。
定居石家莊,有工作,有自已的房,愜意的生活,真正有時間,關注這座城市。看到市委書記忙碌的身影,出國參加會議,調研考察,回國後組織防汛抗洪,招商引資。
看到石家莊的城市建設,中山路鐵道橋洞的回填,好多人發朋友圈,紀念橋洞存留的最後一晚。看到北三環與國道融合規劃,看到滹沱河大橋在建新地標,這座城市政有所為,民有所樂,政通人和。
看到石家莊打造“搖滾之都”,這座城市在重新定義自已,探索適合自已的路,使出渾身解數,倒逼自已,實現幾十年前的偉大復興。
這座城市,在“超級馬力”的帶領下,正在蛻變,蛻掉之前狹隘的定義,蛻掉誤解和質疑,抓住歷史給予的最後機會,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用經濟的第二次騰飛,城市的大變樣,消卻世人的偏見。
對石家莊的認識,停留在十多年前,第一次來石家莊,最初的感受,這座城市宛若蓬頭垢面的老人。
第二次來石家莊,十年前,這座城市霧霾嚴重,宛若王母娘娘潘桃會。
時隔數年後,第三次來到石家莊,來到正定新區,沿著新城大道,驅車跨過滹沱河時,喜歡這裡安靜寬闊的馬路,整潔的市容,豐盈的綠化,嶄新的樓宇大廈,對旁邊的古城分外熱愛。像是飄蕩的蒲公英,苦苦尋找後,找到了可以落下,生根發芽的地方。
一眼便知道,這裡就是家。
厭倦了外面的風雨,喜歡寧靜安定。見識了世界的繁華,渴望心有所歸屬。定居一座城,關注這裡日新月異的變化,用心經營自已,好好生活。戒掉人世間的喧鬧嘈雜,刪繁就簡後才能快樂,才覺得活得像個人。
寬容這個城市中的不完美,看著他從不完美走向完美。
這座城市在逐步完善,按照最初規劃有序推進,住在新區萬科長樂府,後面是破舊的338國道,在新區規劃中,被命名華安東路。半年前剛定居這裡,道路還在修建中,路邊塵土飛揚,泥濘不堪,雜亂無章,綠化只有隔離帶的幾棵禿樹,園博園大街還未通到三里屯。
半年後的今天,華安東路全線貫通,四通八達。八向機動車道,四向非機動車道,寬闊筆直,人車分流,整齊有序。路邊綠樹青草,鮮花盛開,像一個個禮兵,衝來往的車輛行人,揮手微笑。
把自已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接納這座城市,接納這裡的人,以滿腔熱忱,以一顆包容的心,發現這座城市裡的善舉,給這座城市,完善自我的時間和機會,找到生命中的幸福感。
等一等,給自已一點時間,給別人一點時間,發現光和熱,只有對周圍的一切,報以歡歌時,才會活得像個人。
命運的齒輪發生轉動,帶來新契機,活成自已想要的樣子。
渴望有份穩定的工作,借工作之餘,時不時到處走走。老天將一切算計好,半年裡,大部分時間在石家莊,因為工作,時而需要出差。去了很多想去但未去過的城市,雄安新區、邯鄲、長春、大連。去了之前去過的城市,保定、邢臺、杭州、南京、武漢。
物是人非,走過這些曾去過的城市,心情卻大不相同。杭州曾給的記憶是寒冷冬天,是烈日炎炎下,躺在酒店床上,輸尿管結石而痛的痙攣抽動。
時隔數年後,陪同河北分公司領導參觀浙江分公司,曾受過的委屈,遭受的冷漠,被如今春風得意馬蹄疾,打的體無完膚,丟盔棄甲。
北漂八年,無數次幻想能有自已的書房,碩大的書架,多年的心願如今終於實現。半年裡讀了二十多本書,每本書至少讀了兩遍。有厚厚的經典小說《大江大河》、《狂飆》等,有關於哲學、職場、以及自我提升《自控力》、《非暴力溝通》等,也有關於如何寫作《南方週末寫作課》、《口碑與票房》等。
不管每天忙碌什麼,追求什麼,過怎樣的生活,活得開心與否,都應花些時間,靜心讀書,與書中的聖賢大師交流。只有這樣,才會突破現有的世界觀,走進未曾涉獵的世界。
從書中找到一個新自已,一個活得像人的自已,丟掉心中的怯懦,迎合生命的熱烈。
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說,永珍天城有唱歌比賽,鼓勵我參加。以《楚國的土》,透過海選晉級周賽。周賽唱了《江湖大北京》,用自已的歌跟北京說再見,跟石家莊說你好。
曾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寫過的歌,都洋溢在自信的臉上。沉澱內心,擁抱未來,未來一定越來越好。
買了輛公路腳踏車,每天晚上,伴著新城路邊清爽的風,古城夜空溫暖的月光,騎向遠方。想起傑克·開魯亞克,《達摩流浪者》裡寫的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2023年8月22日
石家莊正定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