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願,想學傳媒,成為傳媒人,寫歌,寫劇本,拍影視劇。想報中國傳媒大學,知道自已幾斤幾兩,考不上。南京有所分校—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那是三本,學費高,也無緣。
高考結束後,來了石家莊,看了幾所大學,有河北傳媒學院,計程車師傅說,這是私立大學,貴族學校。敗興而歸,大學註定無緣夢想。
對石家莊沒有好感和新奇,無心在這座城市駐留。
被武漢一所大學錄取,父親強制干預下退檔,上了秦皇島一所工科大學,稀裡糊塗,報了複合材料。文科出身,學不會理科,下學期轉入學財經系,以市場營銷專業畢業。
畢業前衝到北京,去胡海泉唱片公司面試作詞人,去《百團大戰》劇組面試群演,去一個傳媒公司,做了幾天編劇,去過後海面試駐唱歌手,工體夜店面試過打碟人。
一個月後,花光了僅有的兩千塊,理想豐滿,現實骨感。非傳媒專業畢業,沒有行業經驗資源,沒有背景,沒有人脈,百無一用是書生。
二十三歲,像個傻叉,如今想想,那時勇敢可愛。不像如今,做事瞻前顧後,思量半天,患得患失。那時反正什麼也沒有,光腳不怕穿鞋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了夢想奮不顧身,忍飢挨餓,穿梭在陌生的北京,樂此不疲,拿著高中時寫的歌詞,小說,劇本,以群演經歷,到處面試。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撞了南牆後,沒有把南牆撞倒,磕的頭破血流,鎩羽而歸。
姥爺年輕時,做過小學教師,有個學生任職石家莊報社,算是傳媒圈子的人,聯絡上姥爺的學生,讓他幫我推薦工作,學生不忘與姥爺師生情,引薦了幾個報社,傳媒公司,讓來石家莊應聘。
列印好簡歷,準備去石家莊。同學來說,別被北京打擊一次,就忘了夢想,得先去北京,先有份工作養活自已,夢想慢慢去實現,北京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先有錢吃飽飯,再談夢想。
被同學的話點醒,倘若放棄了去北京,真的與夢想失之交臂。
沒去石家莊面試,跟著同學再次奔赴北京,任職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成為商務經理。工作之餘,沒忘記來北京的夢想,主動接觸喜歡的音樂、傳媒、文學圈子。
時間一晃,就是八年。
從未忘記過初心,八年裡,不管從事怎樣的工作,結識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都沒忘記最初的夢想,始終走在那條忽暗忽明,似乎沒有盡頭的路上。
職場上,網際網路行業不景氣,裁員降薪,業務大不如從前,毫無意義的出差,加班。身邊的同事們跳槽到國央企,沒有壓力,工作穩定,不禁羨慕嫉妒恨。開始厭倦北京,厭倦漂泊,開始厭倦身邊的人,厭倦從事的行業工作。
歸根到底,是厭倦自已,討厭自已,厭倦一成不變,毫無安全感,沒有光和亮的生活。
問自已,在北京漂著,為了什麼?活得像條狗,圖什麼?
睡不好,吃不好,常常失眠,焦慮,距離來北京的夢想越來越遠,背道而馳。覺得不得志,不開心的活著,浪費青春,生活沒意義。
無法靜心寫小說,實現文學夢想。
曾經來北京的夢想是什麼?這些夢想實現了多少?還有多少要實現?還能不能實現?
八年裡,寫了八首歌,算實現了初中夢想,距離專業編曲人,詞曲唱作人,差著十萬八千里。
喜歡的事,過一把癮再死,也算死的心甘情願。
想成為一個作家,像九把刀,寫一部小說,依舊差著十萬八千里。
這個夢想還在堅持,但如今的生活,內心的焦慮與迷茫,無法靜下心來寫作,改變寫作思路,創作出好作品,在小說創作這條路上,只能苟延殘喘。
離開北京,過另外一種生活,像八年前的那個決定,曲線救國。
那一刻,忽然想通了許多,做下離開北京,定居石家莊的打算。半年後,毅然決然離開北京。
從2月至6月,發表從北京到石家莊,相關短影片、文章。靜下心來讀書,學習,研究短影片創作,學習散文和小說創作手法,閱讀文豪大家的作品,逐漸總結出創作經驗。
石家莊實現了在北京的夢想,住進了自已的房子,工作不那麼忙,有時間拍攝短影片,寫作,擁有書房書架,靜心看書,學習。
時至今日,更新生活記錄類影片24個,讀書和職場影片25個,寫了《離開北京定居石家莊後》系列文章。
閱讀量不斷飆升,從四五千到一兩萬,三四萬,互動量和點贊量,前所未有高漲。公眾號粉絲,新增了一千多人。
一切超出預料。
生活過的很好,夢想和現實之間,終於做到平衡。北京實現了一些夢想,八年後,審時度勢調整了夢想,在北京給予的精神和物質基礎上,繼續奔赴下個階段夢想,起點是石家莊。
這八年的摸索實踐,認識到了自已優勢與短板,果斷放棄不切實際的夢想,不再拍攝短影片,不再寫歌唱歌。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看遍世上所有熱鬧,只有聚焦於擅長和熱愛,才能開出嬌豔的花。
坐在石家莊的家中,凝視窗外夜色,河北園博園燈火璀璨,城市的亮化,霓虹的閃爍,滿心歡喜。
如同八年前,坐在北京農光的地下室,告訴自已:要努力工作,給自已安全感和物質滿足,要堅持夢想和愛好。
2023年7月1日
石家莊正定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