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陽翟侯白了王金成一眼道:“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將軍行伍出身,必先修心性,須得做到順境時不妄自歡喜,逆境時不惶恐氣餒,安穩時不奢侈放縱,危險時不驚慌失措。只有那些內心藏著驚雷卻又能保持平靜的人,才能夠被封為上將軍。”
王金成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頭稱是。陽翟侯接著說道:“你先把這卷竹簡收起來吧,以後我會隨時對你進行考核。”王金成恭敬地將竹簡收入懷中,並向陽翟侯行禮道謝,表示一定會認真學習和領會其中的精髓。
就在此時,魏冉開口問道:“此乃何人所言?”
陽翟侯連忙回答道:“此乃我國右相國劉治所言,劉治與王將軍乃是親密好友,因此特意前來勉勵將軍。”
魏冉聽後不禁感嘆道:“果真是位謀國之士啊!”
然而,此刻魏冉心中卻不禁泛起一絲憂慮。自從來到韓國之後,他所見到的一切都與以往截然不同。無論是平民百姓、官員還是軍隊,都讓他感到一種難以捉摸的深沉。自從踏出函谷關以來,每天都能看到大批的韓國商人匆忙地趕往秦國。儘管對此感到好奇,但他並未多加思考。此時此刻,魏冉意識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於是他將所有的細節都銘記在心,並決定回國後向太后稟報。
不多時一隻鴻雁傳書而來,陽翟侯緩緩開啟竹簡道:“王命,秦國櫟陽公主已安然無恙回到宜陽。既是如此,我等還是儘快啟程吧,先去宜陽接櫟陽公主,再從宜陽返回新鄭。”
這時魏冉也應允道:“既然公主安然無恙,我等還是儘快回宜陽吧!”
於是陽翟侯便私下安排王金成等人向公子及大王傳信,將發生之事一一稟報。
隨後陽翟侯便率大軍及楚國瑤姬公主一行前往宜陽城……
而此時,新鄭城陽翟侯府,吳佳文也是收到了王金成的奏報,看著清秀的字型,吳佳文心道:“這定是韓清所為,王金成恐怕對此一知半解。”於是便仔細端詳起來,看著看著吳佳文便對書信上的一部分內容仔細觀看了起來,只見上面寫道:“楚惶恐至極,為賠罪,許瑤姬公主及美人八名與公子。”這時吳佳文疑惑道:“這怎麼還賠了一位公主?”
他心裡不禁泛起一絲好奇和疑惑,開始思考其中的緣由。
而身旁的柳絮則是瞪著大眼睛,一臉幽怨的對吳佳文說道:“還不是你手下的將軍知你懂你,向楚王討要了公主?”
吳佳文則辯解道:“近些日子,我一直修心養性,關心國事,我乃一介憂國憂民之士,豈可為紅顏折腰?”
這時柳絮給了吳佳文一個大大的白眼,並說道:“是,公子最憂國憂民了,這些幾位姐姐可是清楚的很吶,美姬姐姐、妍妍姐姐陪公子約摸有半個月了吧?而冬雪姐姐呢?那日我看的可是清楚,從你房中出來以後冬雪姐姐走路的姿勢都不同於往日了。夏冰姐姐更是在我等練舞之時,連舞都不會練了!不為紅顏折腰?每日在府中扶牆而行的可是公子?每日私下感慨道‘不勝腰力’的可是公子?”
柳絮說完之後,吳佳文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已的行為已經被柳絮看穿了。然而,他並不打算改變什麼,因為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他看著柳絮,眼中閃過一絲戲謔,然後輕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公子今夜便要尋你,看看你這小妮子又會如何應對?”
聽到這話,柳絮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她嬌嗔地瞪了一眼吳佳文,然後轉身離去。吳佳文看著柳絮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漣漪。他知道自已對柳絮有著特殊的感情。
在這個充滿紛爭與權謀的世界裡,吳佳文找到了屬於自已的快樂與滿足。儘管他在他人眼中或許是個荒淫無度的紈絝子弟,但他卻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無愧於心便好。他只想過好自已的生活,享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自由。
這時柳絮突然又折返回來,對吳佳文道:“哼!這些日子我一直陪你,姐姐們怕是都以為我揪著你不放呢!今日我們該回府了!”
而吳佳文知道,任何事情都是要面對的,逃避解決不了問題。這幾日的休養,讓他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恢復,精神也變得格外好,整個人看起來容光煥發、生龍活虎。於是,他決定不再拖延,便說道:“啟程,回府!”
與此同時,遠在韓國王宮的韓王收到了一封重要的信件。於是立刻屏退左右,獨自一人仔細端詳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激動,情緒也愈發高漲。當看到信中提到韓國天統軍僅以區區兩千士卒,就成功攻下了鄧城,甚至五百名天統衛還大亂楚國的國都時,韓王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拍起了自已的大腿。這一刻,他深刻意識到,自已當初選擇支援變法,無疑是一個英明的決策。不僅如此,他也深知公子文的謀略堪稱天下無雙,這樣的奇才真乃韓國之幸啊!
於是韓王急忙召見了右相國劉治,並嚴肅地對他說:“楚國瑤姬公主和秦國櫟陽公主都要嫁給公子文,這兩場婚事應該同時進行,不能有絲毫偏袒。務必讓禮部精心策劃,把婚禮舉辦得莊重而盛大。另外,考慮到公子文之地位,婚禮地點就定在王宮吧!”
這時劉治也好奇地問道:“王上,怎麼楚國公主也要嫁給公子啊?這其中難道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韓王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說道:“且看書信。”
於是劉治便接過韓王手中的書信,展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他的眼神迅速掃過信紙,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當他看到最後時,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眼中閃爍著興奮和激動的光芒。
看完後,劉治小心翼翼地將竹簡摺疊好,交還給韓王,然後拱手行禮道:“恭喜我王!楚國已被我們天統軍嚇破了膽,如今主動請求與我國聯姻,這實在是一件大喜事啊!依臣看我天統軍有魏武卒之姿啊!”
這時韓王道:“魏武卒?拭目以待吧,寡人覺得天統軍與魏武卒不可同日而語。”
這時劉治激動地說道:“公子真乃神人也,單是一支天統軍,就已經讓我國軍力翻了百倍,若是變法所有事宜都將落成,我韓國之未來不可限量啊!”
這時韓王轉頭看向劉治問道:“陽翟侯何在?”
劉治連忙低頭回答道:“回大王,陽翟侯此時正前往宜城。”
韓王又接著問道:“左相國韓辰何在?”
劉治再次恭敬地回答道:“回大王,左相國韓辰正在宜陽城中。”
這時韓王突然提高音量大聲說道:“那你還不回去繼續主持變法事宜?”
劉治被嚇了一跳,趕忙向韓王行禮後轉身告退。韓王則是看著劉治手忙腳亂的樣子。不禁笑出了聲。
而這時,無論是韓王還是右相劉治,都意識到變法乃韓國唯一之出路,公子文之法乃韓國唯一之法,於是兩人對變法之事更加支援,變法之心則堅若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