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文的聲音雖然並不響亮,但卻如同雷霆萬鈞一般,震撼人心,令人振聾發聵。一時間,整個場面變得鴉雀無聲,彷彿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在場的每個人都目瞪口呆地望著吳佳文,心中暗自思忖:這難道還是那位身患腦病的文公子嗎?這難道還是我們所聽說過的文公子嗎?沒想到公子不僅精通軍事,對於政事的理解也如此深刻透徹。相比之下,我們真是自慚形穢啊!然而,變法談何容易呢?
吳佳文目光掃視了一圈眾人之後,見無人說話,便繼續開口道:“當今之世,各國之間相互攻伐、交涉頻繁。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唯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我所尋求的變法,並不是那種殘酷律法、折磨百姓的方法,而是能夠讓國家富強、百姓富裕、軍隊強大的良策!”他的話語堅定有力,充滿了決心和信心。
“公子,萬萬不可啊!您的才華橫溢,實乃我大韓之幸。然而,變法之事艱難險阻,變法者往往命運多舛。君不見,秦國商鞅、魏國李悝、楚國吳起、齊國鄒忌,哪一個有好下場?我等實在不忍心將公子推入火坑啊!”眾人異口同聲地勸阻道。
吳佳文神色堅定,目光如炬:“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我生為韓國子民,死亦為韓國英烈。暴秦虎視眈眈,齊楚亡我之心不死。趙、魏雖與我同屬三晉之地,但他們一直妄圖吞併我國領土。我懇請諸位與我一道力挽狂瀾,改變這艱難的現狀。韓國的未來並非繫於我一人之身,而在於諸位,更在於全國百姓!”
陽翟侯聞言,不禁動容:“既然公子心意已決,我等又何必拘泥於眼前呢?我願與公子並肩作戰,一同變法圖強!各位,讓我們滿飲此杯,為了韓國的未來,為了我們共同的事業,努力奮鬥吧!”
言罷,吳佳文與在場眾人舉杯痛飲,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興致愈發高昂,話題也越發深入。他們暢談著對國家未來的憧憬,探討著變法的具體措施和步驟。
時光荏苒,夜色漸深,而屋內的氣氛卻越來越熱烈。吳佳文與眾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團希望的火焰,照亮了韓國未來的道路……
“諸位,已至深夜,我等也該休息了。明日我等還要啟程前往國都。”吳佳文說道。於是,酒宴在眾人的不捨中散去,但每個人心中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憧憬。
然而,吳佳文深知歷史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公元前 291 年,秦國攻打韓國,攻佔了宛城;公元前 290 年,魏國割捨河東四百里土地、韓國割捨武遂之地二百里土地獻給秦國;公元前 289 年,秦國的大良造白起、客卿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直逼軹城,並攻佔了六十一座城池;公元前 288 年,秦昭襄王嬴稷自稱為西帝,並派遣使臣尊稱齊湣王田地為東帝;公元前 287 年,秦國繼續攻打魏國,攻佔新垣後開始向東擴張……
這一連串的事件讓吳佳文意識到,天下局勢風起雲湧,各國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而他所肩負的使命,也因此變得更加艱鉅且意義非凡。儘管眼前充滿希望,但他明白前方道路崎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智慧才能應對變幻莫測的局勢。
如此美好且充實的時光並不多見,抵達國都之後,每個人都將面臨新的使命和職責劃分。倘若國家真的推行變法,那麼整個國家的機制必將迅速運作起來。屆時,不知又會有多少人背井離鄉、奔赴戰場……
次日清晨,與吳佳文一同前往都城的還有陽翟侯。此外,他還帶上了自已最為寵愛的孫子韓慕以及宗室的二十餘名青年才俊。畢竟對於這位曾經親歷過申不害變法的陽翟侯而言,如果國君應允變法一事,那麼韓文身邊勢必急需一些自已信得過的人來協助他推動變法程序。隨即,吳佳文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地向城外走去。他們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充滿了決心和勇氣。與此同時,駐紮在城外的軍士們也早已做好準備,等待著與吳佳文等人一同前往國都。
\"此處距離國都還有三十里!\"隨著斥候的通報,吳佳文的心思一下子開始凝重起來。他深知韓國朝堂內部複雜,其中不乏投降派、守舊派以及眾多秦國奸細。要想清除這些人並說服守舊勢力並非易事。如果處理不當,恐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吳佳文陷入了深思之中。他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讓所有的事情都變得合理且可行。他知道,如果再像以前那樣行事,秦國很可能會以此為藉口派兵前來,給韓國帶來更多的危機。
在沉思中,吳佳文不斷思考著各種可能性。終於,吳佳文心中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他決定先從調查和了解各方勢力入手,找出他們的弱點和利益訴求。然後,他可以利用這些資訊來制定相應的對策,逐一解決問題。
此外,吳佳文還打算積極爭取支援自已的力量。他相信在韓國一定還有許多志同道合之人願意為國家的未來而努力。透過與這些人合作,他們可以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共同對抗敵對勢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冷靜和果斷。面對複雜的局勢不能被情緒左右而是要以理智和決斷力應對各種挑戰並且隨時調整策略確保最終目標的實現,吳佳文深吸一口氣暗自告訴自已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為了韓國的繁榮與安寧付出一切代價。無論是公元 2018 年的吳佳文還是公元前 293 年的韓文,都不過是如同螻蟻般微不足道的存在罷了。然而,正是這樣渺小的個體,卻懷揣著無比宏大的志向——吞天!他們渴望透過自已的努力和奮鬥,徹底改寫自已的人生軌跡。
吳佳文也好,韓文也罷,他深知生存的意義不僅僅是活著,更在於如何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所以,他們決心用行動去證明自已的能力與價值,去踐行那看似遙不可及的吞天之志。
對於吳佳文來說,他需要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壓力與挑戰;而韓文,則需在那個古老的時代裡披荊斬棘。但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不過既然歷史給了他們在相遇的機會,他們都會堅定地相信:只要活下去,就一定能找到改變命運的契機!
最終,吳佳文或許會憑藉自身才華和毅力取得成功,實現自我價值;而韓文也能夠引領韓國走向繁榮昌盛,書寫屬於自已國家輝煌歷史的篇章……這一切,皆源於他們內心深處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及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