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到達上游縣城的時候,突然間遇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一位老人橫躺在路中央!來來往往的車輛疾馳而過,有些車緊急避讓並急剎車,留下長長的輪胎摩擦痕跡。
劉漢華心急如焚,他立刻讓司機迅速開啟雙閃燈,並緊急停車。時間緊迫,他們毫不猶豫地下車展開救援行動。然而,這是 90 年代初期,那個時候還沒有像後世那樣便捷的手機可以用來報警或拍攝照片和影片記錄現場情況。
劉漢華和司機尋聲走過去,發現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後腦勺血流不止。劉漢華毫不猶豫地衝了過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趕快救人要緊!
他迅速評估了老人的狀況,發現老人已經陷入昏迷。情況十分危急。劉漢華立刻採取行動,他小心翼翼地將老人抱起,放在附近的車上,然後催促司機開往最近的醫院。
一路上,劉漢華不停地祈禱著老人能夠平安無事。他的手緊緊握住老人的手,給予他力量和勇氣。司機也全力加速,希望能夠儘快到達醫院。
到了醫院,劉漢華立刻奔向急診室。醫生們迅速行動,對老人進行搶救。劉漢華在走廊上焦急地等待著,他的心情異常沉重。
時間彷彿靜止了,每一秒都像是一個世紀。終於,醫生走出了手術室。劉漢華急忙迎上去,詢問老人的情況。
醫生疲憊地搖了搖頭,說道:“我們已經盡力了,但老人傷勢過重,目前還昏迷著不省人事!,預計一小時後才能醒過來。”
劉漢華感到一陣失落和無力,他的心痛得像被撕裂了一樣。他默默地祈禱著,希望老人能夠奇蹟般地醒來。
在等待期間,劉漢華透過醫院電話,向巡捕房報了警,那邊來了兩個人來做筆錄。
終於,老人微弱地睜開了眼睛。劉漢華激動地握住他的手,淚水滑落在老人的手背上。
老人艱難地開口說話:“謝謝你,年輕人。我感受到了你的愛和關懷。我是被一輛大貨車颳倒的,那輛車跑了!”說完又昏睡過去了。
劉漢華激動地笑了,他緊緊地握著老人的手,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喜悅。
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還不會那麼複雜。劉漢華很慶幸來到了這個大漢帝國的異時空,沒有碰上蠻不講理的訛詐騙子。
熟知在後世,一個彭宇案引發了全民關注。那時的彭宇案,真相撲朔迷離,但王浩卻因一句家喻戶曉的話跌入人生低谷。
那就是在庭審快結束時,王浩問出了那句讓無數人摸不著頭腦的話:“既然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去扶呢?”
案件宣判後,彭宇堅稱自已是見義勇為,不該賠償徐大媽,隨即向江蘇高院提起上訴。同時,身為媒體人的他,將此事告知某論壇壇主,很快,彭宇見義勇為反被訛的新聞傳遍網路,事件持續發酵。
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支援彭宇,認為判決不公,給當地司法部門帶來很大壓力。案件二審開庭後,法院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彭宇向徐大媽賠償 1 萬元,徐大媽撤訴,雙方和解。就這樣,震驚全國的彭宇案落下帷幕。
可之前彭宇在媒體上的喊冤已經覆水難收啦,徐大媽的家人和王浩也在廣大網友的指責聲中度過了好幾年。
徐大媽直到去世還被人指指點點,而事件的真相在十年後才終於浮出水面,原來真的是彭宇撞倒了徐大媽,他對徐大媽進行賠償也是理所應當的呢。
王浩這言論可太有爭議了,也不知道他想表達個啥,在當時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呀。他這話說出來,大家都指責王浩道德底線太低,根本不配當法官。
還有人質疑王浩是不是收受賄賂了,所以才做了不公正的裁決,不然為啥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讓彭宇賠償徐大媽呢?更過分的是,還有人連王浩的父母一起罵了,說他們不會教育孩子。
對此,王浩覺得特別納悶,自已明明是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地判決,咋還捱罵了呢?
其實,大家指責王浩,並不是因為他的判決,而是他的話讓大家覺得不舒服。王浩可能是想說: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可以不扶嘛,這樣別人想訛你也訛不到啊。
可是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浩的這句話,讓人們覺得他的意思是:人不是你撞的,你為啥要去扶?你這不是心裡有鬼嗎?既然你扶了,那肯定就是你撞的!這影響可太大了。
以後大家在路上碰到老人或者其他需要幫忙的人,肯定會糾結到底幫不幫。不幫吧,心裡過意不去,幫吧,王浩的這句話就會在腦子裡不停打轉。萬一不是自已弄傷的人,自已去幫忙了,結果被訛上了咋辦?
要是再碰上個像王浩一樣的法官,那可咋辦呀?所以,大家肯定就會抱著“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選擇無視。這樣一來,整個社會上就沒人敢做好事了。
這案子發生後,王浩就被調到了一個辦事處,幹起了基層工作。他從一個名牌大學的法學碩士,變成了前途大好的法官,又變成了基層工作人員。這王浩的境遇,簡直就是一落千丈啊!
不過,真正讓王浩一落千丈的,可不是他的判決,而是他在不合適的時間和場合發表的那些不當言論。這就說明,說話的藝術對人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