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一個普通的夏天,陽光照耀在江南省齊雲山下的思順鄉,人們過著寧靜而祥和的生活,歲月在悠悠的時光裡緩緩流淌。
這一天,鄉里迎來了一位年輕的稅務官——劉漢華。他身穿一身洗得有點發白的、他大哥在越南自衛還擊戰退伍帶回來的綠軍裝,背上挎著一箇舊式旅行包,腳踩一雙球鞋,笑容滿面地走在街上。
劉漢華的到來引起了鄉民的好奇。他們紛紛圍上來,打量著這位新分配而來的年輕稅務官,議論紛紛。
“哎,你們來看看,聽我大姨的二女兒說,這小夥子是新來的稅務官,好年輕啊,模樣挺俊俏的。”一位中年婦女指著劉漢華對身邊的人說道。
“是啊,聽說還是個大學生呢!”另一個人附和道。
劉漢華看著這群熱情的鄉民,微笑著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他到這裡後的第一個考驗,他需要贏得這些鄉民們的信任。
“大家好,我是新來的稅務官劉漢華,以後我會負責這裡集市上的稅務工作。”劉漢華開口說道,他的聲音堅定而自信。
鄉民們聽了,紛紛點頭,他們對這個年輕的稅務官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劉漢華聽著周圍的議論,微笑著向大家點頭示意。他知道,自已接下來的工作並不容易。然而,他堅信,只要用心溝通,一定能夠贏得鄉民的信任。
上班第一天,劉漢華在晨練時,去了趟財稅所後山虎形嶺,拜祭了二爺爺尚清犧牲的老團長王烈士墓前。王烈士為黃埔軍校一期,是齊雲山革命根據地的四巨頭之一,1928年8月25日,在思順墟追擊叛徒時,英勇犧牲,年僅25歲。王烈士團為保衛和發展齊雲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飛兵團”的稱號。
王烈士陵園,蒼松翠柏,莊嚴肅穆,王爾琢烈士的雕像矗立其中,英勇的事蹟和崇高的精神在這裡傳承。
王烈士陵園,是一個讓人心靈得到洗禮的地方。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王爾琢烈士的英勇精神,可以銘記歷史,可以更好地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劉漢華二爺爺尚清,時任王團警衛班長,一直為沒有保護好團長而內疚。正義黨執政後,授銜開國少將,後因身體原因,現隱居在齊雲山南側嶺南省的過埠長太老家。
土地革命時期,二爺爺是村裡的一位獵人,他有一杆傳家的鳥銃,這是他狩獵的武器,也是他保衛家園的底氣。
那時,正值土地革命的風暴席捲全國,村子裡的地主階級和貧苦農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一天,一支地主武裝隊伍闖進了村子,他們企圖鎮壓貧苦農民,鞏固地主的統治地位。
這支地主武裝隊伍的首領,是一個兇狠狡詐的傢伙,他帶著一群手下,挨家挨戶地搜查,企圖找到抵抗的證據。當他們來到二爺爺家時,二爺爺已經提前得到了訊息。他知道,這一次的搜查,必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二爺爺把家人都藏了起來,自已拿著鳥銃,靜靜地等待著敵人到來。當地主武裝隊伍踢開他家的大門時,二爺爺果斷地扣動了扳機,一聲巨響,鳥銃噴發出一股火焰,地主武裝隊伍的一個成員應聲倒下。
這一下,徹底激怒了地主武裝隊伍。他們開始瘋狂地報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二爺爺憑藉著鳥銃,一人抵抗了一群敵人。他巧妙地利用地形,躲過了敵人的追捕,不斷地給敵人造成傷害。
當地的貧苦農民,看到二爺爺的勇氣和決心,也紛紛拿起武器,加入到了反抗的隊伍中。他們團結一心,共同抵抗地主武裝隊伍的壓迫。
經過一番激戰,二爺爺和村民們終於取得了勝利。地主武裝隊伍被徹底打敗,村子裡的貧苦農民從此翻身做了主人。
後來,二爺爺遇見了王團長的革命隊伍,當即參加了這支老百姓的軍隊。
這一天,劉漢華獨自來到這裡,為了表達對王烈士的敬意,他帶來了豐富的祭品,有鮮花、美酒和香燭。
他走到墓前,恭敬地躬身行了三拜大禮。他眼含熱淚,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小時候,爺爺帶著他來到這裡,給他講述王烈士的英勇事蹟。那時,他還太小,很多細節已經記不清了,但王烈士英勇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
祭拜完畢,劉漢華坐在墓前的石凳上,開始翻閱帶來的書籍。這些書籍都是關於王烈士的傳記和歷史記載。他從小就對這些故事感興趣,如今他已經長大,他希望更深入地瞭解這位英雄。
太陽漸漸西沉,劉漢華向王烈士敬以軍禮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王烈士的墓前。在他心中,王烈士不僅是國家的戰神,更是他一生學習的楷模。他相信,只要世人都能學習王烈士的英勇精神,國家必將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同時,劉漢華心中也暗暗下決心,用為大漢之民族復興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