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魯王劉永的逆襲

據《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221年5月15日,劉氏94世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改年號為章武。六月,劉備派司徒許靖封劉永為魯王,策文說:“皇子劉永,受此白茅所包的青土。朕承嗣帝王世系,繼統漢室大業,遵循古代禮制,替你建置藩國,讓你受封東土,國土覆蓋龜山、蒙山,世代成為中央朝廷藩屏。嗚呼,恭敬地接受朕的詔令吧!想想你所受封的魯地,經一次歷史變革就歸入聖人仁治之道,其風俗教化至今淳風猶存。人們注重修養,世代相傳美德。你可要盡心地遵禮守法,安撫臣民,恭正地按照禮儀履行祭祀職責。切切以此為訓為戒啊!”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二十四日,劉永的父親劉備在永安宮去世,時年六十三歲。五月,劉永的哥哥太子劉禪即後世所稱扶不起的阿斗,在成都即位,改年號為建興。

建興八年(230年),劉禪因魯、梁兩地的地理位置在吳國境內,所以改封弟弟魯王劉永為甘陵王,梁王劉理為安平王。

當初,劉永憎惡宦官黃皓,黃皓取得劉禪的信任把持朝政後,在劉禪耳邊讒言離間劉永,劉禪漸漸疏遠劉永,以致劉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見阿斗。

在三國時代,烽火連天,英雄輩出。鄧艾,這位魏國的大將,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勇猛善戰,被譽為“鐵血戰神”。然而,在鄧艾的軍事生涯中,有一次進攻成都的行動卻遭遇了當地蜀漢甘陵王劉理的頑強抵抗,這場戰鬥成為了三國曆史上的一段傳奇。

故事還得從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的時代說起。那時,魏、蜀、吳三國爭霸,戰火紛飛。鄧艾作為魏國的一員猛將,為曹魏四處征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而蜀漢的甘陵王劉永,則是劉備的親子,英勇善戰,頗得民心。

話說某年,鄧艾接到魏國丞相司馬懿的指令,率領大軍進攻蜀國,目標直指成都。鄧艾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如若成功,必將大大削弱蜀國的實力,為魏國爭取到更多的戰略主動。然而,他沒想到在成都城下,等待他的卻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當時,劉永在成都擔任蜀漢的監國,他得知魏國大軍來犯,便毫不猶豫地披掛上陣,率領蜀國的勇士們保衛家園。鄧艾初時並未將劉永放在眼裡,認為他只是一個年輕的後生,能有多少軍事才能。然而,鄧艾很快發現,自已這次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劉永充分利用成都的地形,採取游擊戰、陣地戰相結合的戰術,與鄧艾的大軍周旋。在戰鬥中,劉永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四處襲擊魏軍的後勤,讓鄧艾的軍隊疲於應付。另一方面,他又在城外佈置了嚴密的防線,使得魏軍無法輕易靠近成都。

鄧艾在戰場上屢屢受挫,不禁讓他對劉永刮目相看。他開始認真研究這位年輕的蜀漢甘陵王。於是,鄧艾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已對劉永的敬意,同時闡述了魏國的強大,以及投降的利好。他在信中提到,若劉永肯投降,魏國將保證他和家人的安全,並給予高官厚祿。鄧艾將信射入成都城內,期望劉永能動心。

然而,劉永並未被鄧艾的勸降所動。他堅定地相信,蜀國的事業是正義的,自已有責任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寧。他毫不猶豫地將鄧艾的信退了回去,並在城上高聲回應:“鄧艾將軍,我們蜀國的江山是我們人民的,沒有人能用武力奪走。我劉永寧願戰死在成都城下,也絕不屈服於侵略者!”

鄧艾見勸降無果,只得繼續強攻成都。然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蜀國計程車氣高漲,百姓紛紛支援劉永,魏軍陷入了苦戰。經過數月的激戰,魏軍損兵折將,鄧艾也身受重傷。無奈之下,魏軍只得撤回北方,鄧艾的進攻成都的計劃宣告失敗。

此次戰鬥,雖然蜀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成功保衛了家園,使得國家得以繼續存續。而鄧艾雖然敗退,但他的英勇事蹟仍然在三國傳頌,成為後世敬仰的英雄。而劉永,也因為此次戰鬥,得到了蜀國人民的敬愛,被譽為“成都守護神”。

此後,三國之間的戰爭仍在繼續,在接下來的歲月裡,蜀國人民拋棄投降派劉禪,在劉永的帶領下,繼續與魏、吳兩國爭霸天下,一統三國,延續了不朽王朝大漢帝國,書寫了一段又一段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