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3逼宮真相

北辰看著那些熟悉的字,腦袋嗡嗡的響,他沒辦法騙自己這些信不是哥哥寫的,他們自幼一同習文,哥哥的字他熟的不能再熟。

怎麼可能呢?!太子哥哥怎麼會是殺了自己父皇和母后的人呢?!“北辰殿下,如今你可還有疑問.”

呵!疑問?最大的疑問怕是想去問問哥哥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趕盡殺絕,為什麼要殺了待他一直極好的父皇和母后。

信件從手上滑落,輕飄飄的落在地上,北辰聽到他的稱呼也預設了自己的身份。

“無疑,我必要他血債血償,為我的父皇母后償命!”

北辰已經不在意鍾謹行是如何知曉自己身份的,他們有著同樣的血海深仇,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西燕國皇位上的那個人,必然是要他從那高座跌下來,跌入地獄,去給死去的親人賠罪。

北辰一直不知自己的敵人是誰,現在已經知曉了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心裡對鍾謹行又愛又恨,歡喜於他告訴自己真相,又恨他將一切都赤裸裸的擺在他面前。

但他對他更多的是感激和佩服,於是掙扎著下床給鍾謹行行了一個禮。

一個有才華有血性的人,能夠在知曉家中大仇之後,隱藏身份,帶出可以作為證據的信件。

可以藏於深山小鎮被人欺壓,只為了能有一天找準機會一擊斃命。

現在他找到了自己,一個最名正言順完成一切的人,一個絕對能夠幫助他實現復仇和抱負的人。

“先生有大才,願先生助我復仇,我必讓先生得償所願!”

鍾謹行將他扶了起來:“是我應當求你,我只有一個要求,若是復國之後,須得替我言家復仇,雖然我父亦參與了宮變,但我家中祖父、兄弟、女眷,都是清白的,不該受此千年罵名,我只求一個真相大白天下!”

二人就此定了盟約,此後每天鍾謹行都教他如何為君、如何治民,如何才能動搖西燕國的根基,如何心狠。

北辰則虛心求教,暗地裡聽從鍾謹行的建議送信到各大世家,告訴諸位世家自己沒死。

鍾謹行告訴他,北璜一登基就大搞變革,削弱世家勢力與財力,將土地劃給了平民,大將軍是必定會被北璜弄死的,無他,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鼾睡,大將軍之女是皇后,又掌握兵權,朝堂與後宮都被掌握,北璜不會留他,大將軍死是早晚的事。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你只需要告訴世家你還活著,他們雖被削弱,但勢力仍在。

百姓不足為懼,從前土地是世家的有人護著,雖然收取了他們的稅,但是也有修仙者護著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安心耕種,現在土地是他們自己的,山匪、強盜層出不窮,若是自行出錢請修仙者,他們也請不起,不但不能得民心,反而失了民心.”

“話雖殘忍,但世道如此。

你要做的便是收買縣令,增加苛捐雜稅,百姓貧困無地便會流散,這是最大的忌諱,流民多了,強盜便更多,大家對皇帝的不滿就更嚴重。

若是此時的大將軍死了,沒了武力鎮壓,必然人心攢動,此時再出面招兵買馬,收買大將軍部下,有了世家支援,種種加起來必能一舉推翻西燕國.”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

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

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

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便是這個道理”鍾謹行每日晚上抽空去找他半個時辰,教他治國之道,心中總是感慨,若是前太子不政變,自己或許也能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腳吧。

而不是像現在一般藏匿於柔木國,不敢以真名士人。

而北辰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那條最快的路,自己已有師尊,每每見了鍾謹行只能稱呼他為先生,防止別人發現他的真實身份,以及二人私下的來往。

也好,自己也不願意叫別人為師尊他心中的師尊只有一人。

鍾謹行不是沒有認出蘇煙雪的其他弟子是什麼來路,他只是知道順其自然幾個字的道理,若是刻意的討好、攀附,反倒會適得其反。

但是若是自然地相處十餘年,每天一起修煉,一同面對困難,感情自然而然就會好,到時候真的要站隊之時,不會有人選擇不熟悉的皇帝,而是會選擇同自己一起成長的師兄。

鍾謹行依舊做著自己的事情,每日去後山檢視農桑,遵循蘇煙雪的建議給幾個孩子都找了最適合他們的功法,閒暇之餘就教他們如何配合,如何排兵佈陣,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只不過他在一步步的教導北辰殿下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一個殺伐果斷的帝王。

北辰在他的教導下逐漸成長,心中時不時的在想:哥哥,你希望百姓安居樂業,可你想的太好,想的太美,全然不懂得順勢而為,做的太極端;不知你我之鬥,誰才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