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之城大連,印刻著王健林對體育的熱枕,更有其在商業地產上取得的輝煌成績。
2000年,當他正式宣佈全面退出足壇後,外界也從未質疑其對足球的熱愛。
而在離開之前,他為大連足球所做的一切貢獻,至今仍歷歷在目。
當時,職業聯賽的發展,把大連萬達的品牌打向全國。
王健林重金打造的豪華戰艦,也一度為他帶來了無數的榮譽。
1994年,職業聯賽元年,大連萬達就拿到了冠軍。
1996~1998年,萬達連續3年獲得甲a聯賽冠軍,更有著55場不敗的輝煌戰績,也將中國足球頂級聯賽歷史上首個三連冠捧在手中。
萬達征戰甲a的6個賽季裡,獲得了4個冠軍。
1996年,球迷中間流行一句話:如果大連萬達能保持最好狀態,那麼中國國家隊就能贏球。
大連萬達成為在甲a賽場上無往不勝的超級戰隊,這讓愛球的大連人十分興奮。
曾經跟隨大連萬達征戰主客場的《大連日報》體育部主任薑末,描述了當年“足球城”的熱情:在當時的大連,大家每週的日程安排都圍繞著週末萬達的比賽。
週一、週二、週三,回顧溫習上週的比賽;週四開始看賽場、買球票,遇到客場比賽還得訂火車票、汽車票甚至機票;週五準備出發;週六、週日全家出動看比賽,如此迴圈往復。
當時,萬達足球俱樂部主任任舉一與市領導接觸頻繁,在他看來,市領導已經認定了足球是大連市人民的一張名片,故此其有依靠足球來宣傳大連在國內和國際影響力的打算。
那時候,每逢焦點賽事,比如萬達和上海申花的“連滬大戰”,以及一些階段性的總結會,市委市政府的相關領導都會到現場作動員。
萬達訓練基地也是領導們經常光顧的地點。
幾乎每一場比賽的前後,上級領導都會為了鼓舞士氣而對球隊進行多種形式的祝賀、鼓勵,個別時候,還會親自看望球員、教練員。
任舉一清楚地記得,1998年,***曾以向裁判吐痰的方式表達對比賽的不滿,將被禁賽一年。
***是大連的當家球星、頭號射手,他的缺席會讓志在再次奪冠的大連變得十分被動。
當時王健林也在現場觀看比賽,他見此情形十分焦慮,連夜召開協調會,大連市的不少領導也紛紛到場。
經過商議,王健林決定提出與中國足協私下協調的建議,以減輕對***的處罰。
次日,大連市的一個女副市長親自去處理了此事。
1996年新年之際,任舉一收到了市領導手寫的賀年卡:“你要帶領全隊從零做起,把丟掉的冠軍從上海申花手裡奪回來.”
之所以能收到賀卡,是因萬達足球隊在上一年的甲a比賽中未能奪冠。
事實上,市長插手球隊事務也是慣例。
大連萬達剛成立時,關於俱樂部建制即有明確的規定:大連萬達是萬達集團和大連市體委聯建的足球俱樂部。
在尚未完全職業化、市場化之前,政府在足球領域的發言權甚至可能比贊助商還大。
足球,的確為城市贏得了更多的關注和榮耀。
職業聯賽初期,大部分球隊根植於特大城市或者省會,萬達則是個例外。
足球讓大連這座遼寧的海濱城市有機會揚名海外,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企業也慕名而來,瞭解投資環境、洽談合作。
大連市體委也積極地利用足球互訪,為大連樹立國際形象。
足球為大連拉來了投資和人氣,但企業本身更看重的,顯然是足球所能帶來的更為廣闊的人脈和資源。
王健林在1994年接過大連足球隊的接力棒後,身為大連市體委副主任的任舉一成了萬達足球俱樂部主任。
王健林馬上表態,會調遣一名萬達集團副總配合他一同管理足球俱樂部。
剛創辦萬達足球俱樂部時,時任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到大連訪問,還將與市領導會面。
王健林便和任舉一同去見了伍紹祖,大聊足球,伍紹祖對王健林的印象不錯。
藉由此,王健林也得以在伍紹祖的引薦下見到了市領導。
這張人脈網,也由此編織起來。
萬達捨得花錢,王健林更不是一個吝嗇的老闆,尤其對自己喜歡的足球。
曾有記者在1994年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成立3個月後拜會王健林。
彼時,萬達集團已經初具規模,王健林和記者預約會晤的時間數次被推遲。
萬達方面再三解釋,董事長正與韓國、新加坡的兩大財團洽談數億的大專案。
至今,記者還記得當時的情形:在大連市中心一幢不算豪華但頗具規模的大會客廳,王健林的大嗓門奪門而出:“好了,這1000萬我答應了.”
記者形容王健林更像一位典型的軍人:“年屆不惑,腳步咚咚作響,雙手如鉗子一般,‘寸頭’下一對錐子般的眼睛咄咄逼人,說話像下達軍事命令一樣簡明清晰.”
那時的王健林,掌管著一家已經在大連房地產市場站穩腳跟的大企業,也正深入地涉足最為大連人所關注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