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空對此滿懷信心,只須楊天璃出手,無論困境多嚴峻都能迎刃而解。
薄暮時刻,他率眾沿著南方路徑挺進,直指三灣古鎮,夜幕降臨,眾人與南大的新生勢力在此交匯。這座鎮位於江畔,因大江輾轉三道婀娜曲線而得其名,如今卻唯有殘磚碎瓦,叢生的野草高於人頭,狼犬野貓、竄動的老鼠在廢墟中互相追逐廝殺。
露營之地選在廢棄山坡的廠區,雖然工廠已化作廢墟,草木蔓衍,然地勢平整,稍加整治便可設立臨時營區。
匯聚之眾共計六十五個學生,教師十五人,加上葉空,還有他所帶來的助手團隊。
這支將近九十人的隊伍雖不算宏大,卻也可稱得上微型軍團。
這些助手對野外地域生存諳熟於心,平時便向眾人傳授叢林之戰及生存之道,實則半師半徒。搭建營地之時,他們會快捷而麻利地整理場地,搭建起堅實的帳篷,構築防禦工事和預警陷阱。
自從擁有了儲存裝備,野外營地不再簡陋,這次葉空攜帶的裝備堪稱完備,包括全套炊事器械、科技含量甚高的影像攝錄裝置,以及軍人專享的探測防控系統。
耗材與備用裝備等必需品,則在補給隊到達時一同運來。
在帳篷中,這套設施使得他能主持跨部門的線上會議。
當眾人專心佈置營地之際,葉空已進入指揮大帳,與南大的管理層進行了一場大規模討論,這次十幾位教師參與其中。
關於清剿數個難纏的異獸部落,葉空自然須預先與校方溝通,對學生來說風險不小,卻又為軍部所求。經過多方考慮,他才做出決定。
南大最終同意葉空全面掌舵,對剿滅異獸群進行指揮。並商議額外派遣教師支援,及時通報進展情況,若有需要,會再調撥新生甚至畢業生予以強化。
“雲霧山區有眾多微谷,各色異獸林立,數量雖少,殺伐難度頗高,望各位務必審慎。”
“校領導放心,葉空必周詳偵察,一切盡在掌控,絕不輕言意外。”
雲霧山連綿山脈之中,一片較大山谷夾雜錯綜的山脈。峽谷中,河流密佈,各類野獸棲息,或許會有異獸集結形成的部落群。
第205章 轟鼠穴
軍團戰與小隊戰迥然不同。小隊靈活機動,可以反覆拉開戰鬥距離;軍團作戰則更注重陣型配合,戰術兵種之間的協作更為講究,要考量的因素繁多,需精確執行火力交錯和持久牽制。
排兵佈陣需精心籌備,不能臨陣演練。軍團合併時,陣容與小隊戰術有所差別,進攻次序至關重要,無法一擁而上。火力分配須均衡考慮,防止過度集中導致的無效損耗。
諸多小隊挑選各戰鬥職業重組,以便作戰時針對同一目標協同作戰,其餘小隊互相照應,分別對付各自區域,設定補充小隊以應對區域性攻擊力不足,關鍵時刻補充傷害完成獵殺。
軍團陣型要有前線防禦阻擋,前線及中場的控制和先手,中軍火力輸出,遠端射手及輔助治療及指揮。
其他大學的天才隊伍仍缺乏弓箭射手,偶有武士刺客,但數量不多,相比之下,防禦戰士少,法術輸出為主力。
葉空的隊伍結構更為嚴明,每個小隊皆有防護與輔助,三位輸出以雙法師和一弓箭手或雙弓箭手一法師的配置居多。
整合十幾支小隊,前線防禦僅六人,輔助五人,射手五人,餘下全是法術型隊員。
法術型又各具特色,有的善控且先手,有的精於近戰突襲,有的則專於駐場攻擊。
軍團陣列的重組與配合演練半天,經過一天休整後,新編軍團踏上了挺進飛鼠溝的旅程。
飛鼠溝五十里外,狹長的河谷盆地是多品種異獸的混居地,群居的山鼠、野兔與狸獸不在少數,其中變種飛鼠的群落最為龐大。
飛鼠溝非單一線路,溝壑交錯繁複,未知盡頭通向何處,多數村落城鎮星散其間,山間小溪彙集,形成潺潺小河,再匯流成長一些的江川,向東方偏北的方向流淌,眾多細流終匯入大江。
原本生活在山地的變異鼠群,以食用作物為主,與田鼠、家鼠乃至城中的水溝鼠習性不同,由於罕遭捕捉而變得較為龐大。
變異後,背上生長兩片薄薄肉翼,如同蝙蝠,然而因體型較大,往往只能用來俯衝攻擊時短暫滑翔與轉向。藉助肉翼,可自五米高空滑翔至五十米遠處,其行動力極為驚人。
體形接近肥貓,重七八十斤,利爪尖牙能斬斷金屬,此乃飛鼠的殺招之一。此外某些個體還擅長施展技藝,以嘴吐出類似果核的物體,速度快似炮彈,有的能爆炸,有的穿甲,還有能釋出劇毒氣體。
葉空部署偵察隊伍,短時間內蒐集詳盡情報,鑑於飛鼠溝分支眾多,可分頭清理,以免正面迎擊大批異獸。
經商議,葉空與眾南大教師研討作戰計劃,在谷地地形圖上討論許久,選中其中較大的溝谷,原是一村落聯隊之管理點,山腰處分佈四五個村莊,如今皆成荒蕪。周邊山丘尚可見梯田之形,而寬闊平坦的河谷並不平整,佈滿起伏坡嶺與坑窪地貌。
如此地形對飛鼠十分有利,可借地勢之便快速飛躍滑行,直擊人之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