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五十三

劉傳基回到湖南,不敢先說自己私刻巡撫官印的事兒,連蠲免賦稅的事都不忙著說,只趕緊把明珠的信交給張汧。

張汧本來惦記著蠲免賦稅的事,可他拆開明珠的來信,不由得大喜過望。

原來湖廣總督出缺,明珠有意玉成張汧。

張汧高興得直在屋裡踱步,道:“到底是故舊啊,明相國有好差事總想著我!傳基你知道嗎?明相國要保我做湖廣總督!”

劉傳基忙道了恭喜,心裡卻愈加沉重。

他見張汧這般模樣,更不便把蠲免賦稅的事馬上說出來。

他只嘆明珠為人貪婪,口蜜腹劍,居然沒人看穿!難怪皇上都叫他矇蔽了!張汧春風得意,高興了半日,才想起蠲免賦稅的事來。

劉傳基便一五一十地說了,卻仍不敢講他私刻官印的事。

張汧聽著,臉色愈來愈難看,問道:“三十萬兩?”

劉傳基點頭道:“正是!”

張汧嘆息一聲,半日無語。

這明擺著是要他拿三十萬兩銀子買個總督做,明珠也太黑了。

可天下哪個督撫又不是花錢買來的呢?他當年被皇上特簡做了巡撫,私下裡少不得也花了銀子,卻沒有這麼多啊!劉傳基說:“庸書在京城裡探得明白,這在明相國那裡,已是多年規矩了.”

張汧說:“規矩我自然知道,可三十萬兩,也太多了.”

劉傳基又道:“所謂侯門深似海,往日只是在書上讀到,這回往京城裡跑一趟,方知官府家的門難進哪!”

張汧仍是嘆息,道:“銀子肯定要給的,就少給些吧。

十萬兩,總夠了吧?”

劉傳基道:“撫臺大人,不給三十萬只怕不行.”

張汧說:“我明白傳基的意思,不如數給銀子,我的總督就做不成。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裡頭規矩是要講的。

但太昧良心,我也做不來。

湖南近幾年都遇災,怎能再往百姓那裡攤銀子?”

劉傳基道:“撫臺大人,傳基敬佩您的官品,但這三十萬兩銀子您是要給的.”

張汧搖頭道:“我體諒你的一片苦心,我這總督做不成就不做罷了,只給十萬兩!”

劉傳基突然跪了下來,流淚道:“撫臺大人,傳基害了您!”

張汧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忙問:“傳基你這是為何?”

劉傳基這才說道:“送給明珠大人的摺子,都讓他一字一句改了,我得重新抄錄,卻沒有官印。

我怕來回耽擱,誤了時機,免不了賦稅,就私刻了巡撫官印。

這事讓明相國知道了.”

張汧大駭而起,連聲高喊:“傳基誤我!傳基誤我!”

劉傳基既愧又悔,說:“我原想,光是為了進明相國的門,就送了上萬兩銀子。

明相國開口就要二十萬兩銀子,他哪怕知道我私刻官印,料也不會有事。

哪知他反過來還多要十萬兩,變成三十萬兩!”

張汧跺著腳,連連嘆氣,直道奈何。

過了好一會兒,張汧才道:“傳基你起來,事已至此,你跪著又有何用!如此說,這三十萬兩銀子是一兩也少不得了。

我剛收到朝廷官文,湖南需協餉十九萬兩。

這裡又冒出明相國部費三十萬兩,銀子哪裡來!”

劉傳基說:“我在京城風聞西北有人反了,可能協餉就為這事.”

張汧這會兒腦子裡只想著銀子,沒在意劉傳基說的西北戰事,問道:“藩庫還有多少銀子?”

劉傳基回道:“八十萬兩。

庫銀是不能動的.”

張汧道:“我們湖南需上交錢糧的有二十三個富縣,仍向他們徵收吧。

沒有別的辦法啊!”

劉傳基道:“這幾年湖南幾乎處處有災呀!”

張汧道:“正常年份,這二十三個富縣需負擔漕糧十五萬擔,田賦銀九十萬兩。

姑念這兩年災害,今年只徵協餉十九萬兩、部費三十萬兩,總共四十九萬兩,比往年還是減少了許多。

傳基,沒有辦法,就這麼定了.”

劉傳基道:“撫臺大人,您巡撫湖南幾年,深受百姓愛戴。

如今百姓有難處,理應體恤才是。

再向百姓伸手,會毀大人英名啊!禍由我起,就由我擔著好了。

撫臺大人,我甘願承擔私刻官印之罪,要殺頭就殺頭,不能害了您!”

張汧緘默良久,搖頭道:“傳基,你擔得起嗎?就算砍掉你的頭,我這做巡撫的也難逃罪責!”

劉傳基痛哭流涕,悔恨交加,只道自己白讀了幾十年書。

張汧也不覺落淚,道:“我今後哪怕想做個好官也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