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
這兩天田少的秧苗插完了,鄉里鄉親的互幫互助,田多的喊人幫忙,管頓飯就行。
傍晚天快擦黑,忙完一天農活的人們在曬場聊天,看到王小帥拎著一塊豬肉回來,都圍了過來,親切地關懷是家裡來客人了,還是最近發財了?
其實王小帥的動作大家都看在眼裡,大人要麼忙於農活,要麼沒斷頓也不好意思跟在小屁孩後面混。
雖然在這個大乾,王小帥已到適婚年齡,但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刻板印象仍在,大人沒必要去湊熱鬧。
王小帥當即宣佈:“明天早上打野隊全家都來家裡吃早飯,買了肉。”
訊息像風一樣傳播開來,打野隊成員的家人們高興不已。
自從孩子跟著王小帥以來,家裡也沒過肚子了,這才吃飽幾天,就有肉吃了。白天挖了葛根的,這會兒硬要送兩根過來。
波浪兄弟白天跟著小帥去鎮上了,他倆父親王大春還得插秧,雖然還沒插完,但田只有這麼多,耽誤幾天也誤不了農時,雖然家裡少了兩個勞力,但也少了兩張吃飯的嘴。
雖然沒去挖葛根,沒啥東西送,但仍舊很開心地拖著波浪兄弟過來,說是小帥明天管飯,今晚肯定得幫忙,明天不能吃白食。實際上是想來看看那塊豬肉有多大,明天能吃幾口。
王小帥自然不會去管他的想法,正好缺人,不客氣地就招呼起來。
一會兒叫波浪兩兄弟把水缸的水打滿,一會兒叫他們搬點柴進來。完了之後又招呼去洗樅樹菌,洗乾淨點。
爹孃和小妹在剝筍,每個人都在忙,王大春也嚷嚷著湊過去剝筍子。
王小帥切肉,肥瘦分開,肥肉一會兒得用菌菇混到一起煉油用。
心裡盤算著明天早飯的計劃,其實也沒什麼好準備,只要讓大家吃飽,就會說主人家的好!
“大春叔,碗可能不夠!能不能把你家的碗筷借我一用,明天會洗乾淨還你。”王小帥問蹲在地上剝筍子的王大春。
“不用不用,我家碗都 破了些缺口,你招待客人不合適。
要是大家自帶就沒問題了,我去告訴大家明天自帶碗筷吧,你也不用洗了。”王大春站起來說。
“另外,能不能跟叔說說,你請大家吃肉,是要辦什麼事呢?
“沒啥大事,一是感謝叔叔嬸嬸們讓孩子這段時間跟著我,翻山越嶺的,辛苦了,感謝大家一下。
另外一個是想著明天請大家幫忙摘茶葉,就是上次您說沒用的那個樹葉。摘完茶葉回來還管一頓飯。”
王小帥知道這個大嘴巴會廣而告之,由他先說出去也沒什麼影響,不是什麼壞事。
“嗨,多大點事。包在我身上!”王大春拍拍胸脯去通知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帥家門口聚集了一堆人。除了打野隊和他們的爹孃,還有村裡其他來看熱鬧的人。
豁,好傢伙,這麼多人,王小帥嚇一跳。
反正沒地方坐,和父親王大林將桌子抬出外面來,四條凳子也搬出來。
王大林招呼著王大春他們坐,扯著閒篇。其他人都是誇老林好福氣,孩子大了懂事了。
王大林哪受過這場面,沒一會兒待不住了,起身去屋裡問問準備得怎麼樣了。
發現王小帥正抓耳撓腮地找來找去找什麼。“老大,找什麼呢?”
“飯菜沒大碗盛,我想過連鍋端出去,又沒地放。”
“放桌上,別坐了,大家都站著吃。”
“一鍋飯,一鍋菜,放不下。”
“放凳子上。”
“好吧。”王小帥同意,只好如此了。
父子倆抓住鍋耳,兩人雙手抬著一步步挪到門外,眾人見狀想來幫忙。
王大林大喊:“讓讓,放桌上!”
眾人連忙起身,讓開位置,挨的近的人想來幫忙又怕燙,手虛空抬著。
四條凳子也井字形架起,父子倆又去把一鍋菜端來。
一大鍋的竹筍炒肉,放了不少樅樹菌在一起炒,香氣四溢。
王小帥一直沒看到有辣椒,心裡嘀咕,沒辣椒味道真是差太多!上次在德園酒樓的廚房裡也沒看到辣椒,莫非大乾王朝這個時代還沒有辣椒?
王小帥招呼大夥不用拘束,趕緊開始乾飯,一會兒還要上山幹活,吃飽點。
眾人在排隊盛飯裝菜的時候,又把一小鍋菌菇湯連鍋帶勺一起端來桌上,先給自已來了一碗。
嗦··哈··,味道真好!
眾人議論紛紛,眉開眼笑地集體乾飯,就是快樂啊!
“娘,我也要跟小帥哥幹活,我想吃肉。”旁邊一男孩拽著他孃的胳膊搖晃著說道。
這下子炸鍋了,其他孩子也哇哇叫,頓時場面十分熱鬧。
在吃的都趕緊快速扒拉幾口,再去盛飯盛菜,怕一會兒小帥心軟自已又少吃兩口了。
王小帥請客,可不能讓客人不愉快。
於是大聲說:“晚上還有一頓,我請全村人吃。
大家都可以來,但不是白吃的,我要你們今天的勞動成果,你們是採筍子也好,採菌子也好,還是採茶葉也好,甚至挖葛根也行。
只要你們今天一天的成果,換晚上的大米飯管飽,和吃肉!”
來都來了,索性幹票大的。這是身上五兩銀子和百文銅錢的底氣,男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
在場人群歡呼,都想在王小帥面前表現一下,希望下次吃肉也能喊我,於是乎連忙回家自已拿工具,為了晚上能吃肉,除了幾個婦女想採茶葉的需要帶路外,其他人三五成群結隊地進山了。
採茶葉隊伍飯後由波浪兄弟帶領上山,上山前再三強調採按之前的標準採嫩葉。
王小帥一家人和大山關帝廟街上採買,一路走一路想該怎麼花錢。
得先去米店花二兩銀子買一石米約120斤,再買二兩銀子的豬肉約60斤。
不,砍半,買30斤豬肉,半兩銀子可以買完鎮上全部的豬下水,既省錢又都開了葷。只是下水味太重,調料匱乏,得想辦法。
還得買油和鹽,雖然豬肉能煉油,但是整個村子近120口人的吃食,感覺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