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伸手在鍋口揮了揮,感覺溫度差不多了,招呼爹孃一起幫忙,將大葉片那堆茶葉捧了四分之一放進鍋裡。
“小妹,火燒大點!”王小帥一邊伸手快速翻炒,一邊對小妹喊道。
王小帥雙手在鍋中旋轉炒拌,葉子跟著旋轉翻動,講究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手的速度要快,否則不僅容易受傷,底層的茶葉也會焦。
茶葉炒至條索緊細,發出茶香,約三四成幹,爹孃和小妹都貪婪地吸著茶香。
“真香!”小妹發出感嘆。
“爹,娘,把那個乾淨的簸箕拿來。”王小帥手上一刻不停,將殺青炒好的茶葉裝入新簸箕裡。
然後招呼爹孃再捧相同多的鮮葉放進鍋裡,如此反覆幾次後直至將那堆大片茶葉全部炒完。
新簸箕裡殺青完的茶葉差不多也降溫了,王小帥用雙手不停揉搓,直至茶葉捲成條,再把揉搓成條的茶葉抖散。
邊說還邊教學,讓爹孃上手操作。
此時茶葉的青澀味褪去,然後把香意漸濃的茶葉攤開在簸箕裡晾曬,直到沒有任何水分。
相比機械製茶,手工茶更香醇,泡製以後茶葉形狀也好看,缺點就是手工茶賣相一般,太費工費時。
剩下的一芽一葉也同樣殺青、揉捻兩步搞完,放到一邊晾著。
前面已經揉捻好的,該進行最後一步操作了,烘乾。條件簡陋,只能將鍋用水刷乾淨,用鍋來烘了。
王小帥又跑到灶口,看了看柴火情況,抽調兩根大一點柴,留下小柴繼續燒。招呼小妹不用放柴火了,用灶裡還通紅的木炭餘溫來烘茶。寧願慢一點,也別烘焦了。
一通忙活下來後,茶葉不到兩斤,一芽一葉的更只有不到一兩。縮水真嚴重!
在爹孃和小妹的期待中,王小帥招呼小妹燒開水,一會兒就知道答案了。
排出4個碗,每個碗裡放一點茶葉,倒入開水,不一會兒茶香四溢。待稍涼後,王小帥招呼大家可以喝了。
聞茶香,觀茶湯,唉,燈火如豆,看個屁,直接喝吧。
真不錯,完全不輸後世那種包裝的千元一斤的茶。
拿什麼來包裝呢?真頭痛!後世不說別的,隨便一個塑膠袋,萬物可裝。
紙?整個王家村窮得叮噹響,就沒有讀書寫字的,一群娃娃都是當勞力用。
罐子?碗都是瓦的,家裡找不出一個瓷器。
用什麼裝茶葉呢?
王小帥一邊喝茶一邊沉思。
爹,娘,小妹都盯著他,難道茶水有什麼不對?
端起碗來又喝了一口,餘光看到都在看著自已,娘關心地問到“老大,在想什麼呢?”
“我在想這茶葉用什麼來裝,既能防水,又方便帶,還不能太大。”王小帥如實回答。
“哦,這就是茶葉了?以前只聽說過當官的和地主老爺才能喝茶。我們也能享受了?”娘答非所問。
“爹,娘,請放心,從此以後你們就放心享受吧。喝茶管夠!”
“二狗,裝茶葉可以用竹筒嗎?”王大林小心詢問道。
“爹,您真是我親爹!我怎麼把這忘記了!竹子就是我們農家萬能的寶貝!得用老竹,新竹水分太多,最好是放幹一段時間的。”
“那有,外面之前你娘用來曬被子的竹子已經幹了。能用嗎?”
“能用能用,當然能用,最好不過了!”
真好!二話不說衝出去把外面叉子上的竹竿拿到門口,用砍刀砍刀沿著竹節砍了幾段備用。
然後削介面費了半天勁,但好歹總算是完成了,裝了5筒。一芽一葉的單獨裝一筒,並在筒外用砍刀慢慢刻出個T字,意為特級。
搞完一切深更半夜了,得早點休息,明天還趕早呢。
天大亮,關帝廟。
武水河匯聚多條溪流,水深浪急。
五搭石橋上兩邊,早就被各攤販佔滿。沿河兩岸街鋪,人流熙熙攘攘。這是盆地裡最大集市,祁陽、邵陽、長樂本地,都在趕集這一天匯聚這裡,用自已土產換取日常所需。
若是換土產,大家還是習慣於以物易物。只有到鋪子裡買米、買酒、買油鹽,才會用到錢。
佔著距離近,來得早的便宜,打野隊佔據橋中間最好的位置。雖人來人往,但看熱鬧的多,實際幾乎沒人買。
一是竹筍在隨處都有,想要彎腰就是。二是費油,油少了不好吃。
因為賣貨的目的是買米,不接受以物易物,所以成交量很少。
倒是樅樹菌幾乎賣完了,只剩下幾朵破損的和一些賣相不好的。所得銅錢湊起來還不到半兩銀子。而米鋪裡一石米約合後世120斤,需要二兩銀子,對百姓來說還是很貴的。
眼看日頭越來越高,小隊士氣低落,王小帥決定換個思路。
讓王小虎把簍子裡的竹筍拿出來一部分,一邊剝一邊吆喝。
“深山老林嫩竹筍咧,吃的就是一個鮮,一年就這一回啦,兩文一斤,好吃不貴,現剝現賣,買點回去嚐個鮮啦!
“小娃娃,一文一斤可以嗎?”一長衫讀書人打扮中年人問。
王小虎轉頭看向王小帥。中年人知道能做主的是這位穿起來破爛,但看起來精神振作的孩子頭。
轉而問道:“小兄弟,這筍子一文賣嗎?”
王小帥打量過後回覆:“您想買多少?”
中年人道:“就一斤,買回去嚐個鮮。”
“帶殼的一文一斤,剝好的兩文一斤。”
“一斤才多少,剝好一下能費多少事?一文錢給我來一斤剝好的。”
“話不能這麼說,事雖少也是勞動。勞動人民就該獲得應有的回報。”
“耶,你這兄弟看不出來,簡單一句話卻有大道理。行,就憑這句話,兩文就兩文,我也不是差這一文錢。”
“爽快!”
王小帥接過兩文,將用草繩綁好已剝殼的小竹筍遞過去。
竹筍雖開張,除去昨晚吃了一頓,剛賣了一斤,還有幾十斤,這一斤一斤得賣到什麼時候了。
王小虎在小帥的示意下繼續吆喝著。
其他隊員見吆喝有效果,也跟著怯生生地喊道。人一多,聲音就大,聲音一大,膽子就壯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