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一課,我要講的是,音樂史中的地域性問題,我將會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
“在《歷史研究》一書中,將世界文明分為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古七度文明及華夏文明,共計26個文明。有人對此並不認同,但不管認同與不認同,這其中都將揭示的,是音樂存在地域性問題……”
“華夏是個遼闊的國度,我們的文明在世界上佔據重要的地位。儘管按照湯因比的觀點,華夏文明‘死亡’於公元前200年,這顯然是個荒謬的診斷,完全做不得準……”
“回首華夏的地域性音樂文化,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地域性文化並未得到音樂史學家們的太多重視,或者說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從理論意義上說,一個完整的地域音樂文化應包含不同的分支民族、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各種不同的經濟和文化狀況、各種音樂環境中的音樂文化……”
(摘自田可文的《文明的差異》)
一堂公開課,講成了論文釋出會,讓黃老聽得,直撓頭。這和他想象中,楊沐會講的,完全不同。
可不管他願意不願意承認,這節課,並沒有脫離音樂範疇,只不過楊沐把他延伸到更大的,關於音樂史的探討上,還區別於文明之間,音樂的不同。
這是一個別樣的視角,也是前人從未有過的視角,就算他貴為音樂屆泰山北斗,也不禁大受震撼。
論點新奇,將音樂與歷史掛鉤,新意十足。
學生們聽呆了,記者們聽得雲裡霧裡,來聽楊沐課的老師們,更是驚駭不止。
這是一個全新的,關於探討音樂史的大領域,有此意向的人,聽得不由兩眼放光,像是發現了一個大寶藏。
相比記者,只覺得高大上不同,老師因為懂,才會驚訝。
從某種程度上,這堂課,楊沐是成功的。
加上在講時,楊沐時而嚴肅,時而輕快,把課堂的節奏,牢牢抓在手裡,讓在場人,不禁聽痴了。
開課前的隨意,不認同,抑制,在這一刻,全都消失不見。
不知不覺,課已講過半,大家仍專心聽著,沒有一人神遊天外。
隨著公開課的傳開,教室裡增加了不少人到來。
沒位置,那就席地而坐,坐不下的,不站著聽,階梯教室裡人滿為患。
李曉霞和黃霽也來了,低調的坐在學生們中間。
李曉霞聽得兩眼放光,黃霽聽得瞪大了雙眼。
在她們看來,楊沐所講的,根本不是楊沐應該具備的學識,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講,以這種方式來呈現。
音樂存在地域性,楊沐不是第一個提出的,可以說由來已久。但沒有一個人,針對這個形成論文,進行釋出,楊沐算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為天下先的先行者。
兩個小時,說快也快,說慢也慢,時間很快接近尾聲。
“這堂課就先講到這裡,下節課我們講古音樂,與現代音樂之間存在的關係,以及相關論證,下課。”
說出下課二字,楊沐吐出口長氣,覺得口有點幹。
空著手,背過身,楊沐施施然走出教室。
等到出來,已是一身冷汗。
這是他第一次,以講師的身份,登上講臺,說不緊張是假的。
直到楊沐離開,人們才從餘韻中回神,不知是誰,開始鼓掌,接著掌聲如潮水般響起,久久都沒落下。
“ 這楊沐有點東西啊,把音樂編成史,與民族,與歷史掛勾,他怎麼想出來的,不愧是教授。”
“講得正好,我差點就信了,被他給俘虜成他的學徒了。”
“這是一場有意義的公開課,那些教授們,真應該多學學。”
“楊沐真只讀到大二,就被提前畢業,是有東西在身上的,難怪了。”
“漢大那邊,這堂課傳出後,不知會不會後悔,讓楊沐離開了漢大,進了京音。”
“不愧是黃老,慧眼識英才,這眼光,足以吊打許多人。”
“楊教授,我向您道歉,不該在網上發聲質疑你,你值得最年輕教授的稱謂。”
“剛才的這節課,有錄下來的嗎,有的話,能不能發我一份,我回去後,有機會就拿出來膜拜。”
“我現在已在期待,他的下節課了,下節課開後我一定要來。”
……
僅僅一堂課,楊沐打破了所有人想象,這堂課,被學生們廣為流傳,讓越來越多人,知曉了這節課,講的什麼內容,從而引起崇拜。
現場沒有人錄嗎,不是,而是全程被錄了,錄製的來源,是現場的那些攝像機,記者們的鏡頭。
記者們臉上都露出興奮的笑意,原本以為是一場鬧劇,沒成想,竟拍到這麼一場,打臉很多人的講座,屬於是意外所得。
是的,在他們看來,這根本不是什麼公開課,而是一場講座,或者說是論文分享會。
唯一讓人遺憾的,這堂公開課沒有互動環節,他們有很多的問題,想問呢,都被按下了,好可惜。
“怎麼樣,你覺得這堂課怎麼樣?”有記者問自已同伴。
“很好,出乎意料之外。怎麼說呢,這不像是堂課,而是論文釋出會,或者說是分享會。可惜我不是音樂專業出身,否則一定會有如醍醐灌頂般,大有收穫的。”
有記者不只盯上同伴,還盯上了同行。
有一名記者,問起身旁離自已不遠的另一名記者,“王記,你覺得這楊沐,是怎樣的一個人?”
“牛人,音樂大拿,打臉高手,你喜歡哪一個?”記者笑著反問道。
“就爆點而言,我更願意楊沐是打臉高手。可真正想說的,是音樂大拿。我們華夏太需要這樣的專業人士了,從理論上,去完善我們華夏音樂的基礎。”
“你這想法沒錯,以歷史的角度,去看待音樂,從而讓人更加了解音樂在各時代中的變遷,的確對學生有益。不過,這也正常,教授說到底,還是教書育人,楊沐無疑將來會是一個好老師,這是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