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章荀氏叔侄認主!

數日之後,天際初露晨曦,一抹淡金悄然鋪灑在雁門關外的蒼茫大地上。一列裝飾古樸、氣勢沉穩的車隊,宛如蟄伏已久的巨龍,緩緩自遠方塵埃中顯露身形,悄然抵達了這軍事重鎮之外。

不多時,車簾輕掀,幾位身影相繼而下,他們的步伐堅定而從容,徑直朝主將府邸邁去,每一步都似乎在無聲中宣告著歸來的榮耀與使命的完成。

主將府前,劉耀身著一襲戰袍,英姿颯爽,立於階上,目光如炬,靜待著那即將揭曉的佳音。他的身後,是整裝待發的將士與一臉期待的幕僚,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期待與緊張。

終於,一行人中最為醒目的三位——王越、荀攸、荀彧,聯袂步入視線之中。

王越,一身布衣難掩其超凡脫俗的氣質,他大步流星,率先上前,單膝跪地,聲音洪亮而充滿敬意:“王越拜見主公!此行雖歷經艱險,幸而功成,未辱使命!”

劉耀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他輕輕抬手。

“王越,快快請起,你此行所為,實乃我雁門之幸,國家之福。賞,自當重賞,以慰眾將士之心。”

“多謝主公!”

言罷,劉耀步伐穩健,緩緩行至荀攸與荀彧二人之前,面含溫文笑意,拱手為禮:

“劉子儀,見過文若先生、公達先生。”

荀彧與荀攸相視一笑,眸中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驚異。

坊間傳聞,幷州劉耀乃是一位不羈於世的英豪,今日一見,卻覺其溫文爾雅,頗具儒將之風。

“荀彧、荀攸,亦久聞劉將軍威名,今日親臨雁門,倍感榮幸。”

二人齊聲回應,同樣回以一禮,舉止間盡顯名士風範。

“哈哈,二位先生請!”

劉耀爽朗一笑,側身相邀。

“雁門雖處邊陲,寒風凜冽,然內有熱酒暖身,外有篝火映心。我已命人備下薄酒幾盞,願與二位共謀天下大勢,暢談風月無邊,請!”

“多謝將軍厚愛!”

“請!”

荀攸的眼中便閃爍著好奇之光,他按捺不住心頭的疑惑,輕聲向劉耀問道:

“將軍,在下心中有個不解之處,還望將軍賜教。世人皆知幷州之州府乃晉陽,然將軍卻對雁門情有獨鍾,此中緣由,可否為攸一解?”

劉耀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深邃與堅定,緩緩言道:“

“公達啊,你之所問,實乃其中另有乾坤。想當初,我初至幷州之地,正值邊疆風雲變幻,烏桓、鮮卑、匈奴三族猶如餓狼環伺,輪番侵擾,邊境烽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

他頓了頓,語氣更添幾分慷慨激昂。

“彼時,雁門作為抵禦外侮的第一道防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鎮守之將,卻在關鍵時刻棄城而逃,留下滿目瘡痍與無盡絕望。我身為大漢之將,肩扛保家衛國之重任,豈能坐視不理?於是,我毅然決然地將大本營設立於此,誓要在此地重鑄邊關鐵壁,以安民心,定國基。”

“自古以來,文死諫,武死戰!我身為朝廷的武將,那就要為了大漢馬革裹屍,躲在州府享受太平,那不是我劉子儀的做派。”

荀彧頓時十分認可的點了點頭。

“不瞞兩位,如今漢室衰弱,天下百姓,先前遭到了董卓這種亂臣賊子,飽受戰亂之苦!”

“我劉子儀,不瞞兩位,先帝在世時,我願意為大漢駐開疆拓土!”

“但是如今,先帝死在董卓手中,群雄割據,大漢已經瀕臨崩潰。”

“我誠邀二位,相助於我,掃平四方,重造大漢!”

“我欲效仿當年的光武帝!光武中興!讓大漢再次光復!”

說到這裡,劉耀便直接朝著兩人行了一個大禮。

荀彧頓時有些經驚訝地望著劉耀。

他沒有想到,劉耀竟然如此之快,他原本只是打算先來這裡看看,若是不合適的話,他就打算去投靠曹操。

現在可倒好了,劉耀直接當眾行大禮,這不就是逼著自已表態嗎?

如今劉耀那可是官拜驃騎將軍,自已若是不答應,那就是不給他面子。

荀攸則是拽了拽了荀彧的袖口。

荀彧面色複雜地望著自已的侄子。

“劉將軍!在下有一問,還請您為我講解。”

劉耀一聽,心中頓時便有戲了。

“文若請問!”

“當今天下,您打算如何興復漢室?”

劉耀頓了頓。

“如今天下,諸侯紛爭,如今我的手中已經把持關中和幷州,袁紹四世三公,但是實乃是國賊,他推舉了一位快入土的老者登臨皇位, 就是想要把持大權。”

“所有想要一統天下!北方我必須要和袁紹決一死戰!”

荀彧點了點頭。

“那您覺得,您對戰袁紹有什麼優勢呢?”

劉耀輕笑道:

“我軍對戰袁紹!有四勝!”

“首勝,在於人心。袁紹其人,外表寬仁,內裡卻多疑善忌,用人之際,常懷猜忌之心。而我軍,唯才是舉,不拘一格,各展所長,上下一心,此謂氣度之勝,人心所向,無堅不摧。”

“次勝,在於謀略。袁紹行事遲緩,猶豫不決,往往錯失先機,陷入被動。而我,則能洞察秋毫,果斷行事,隨機應變,如臂使指,此乃智謀之勝,令敵人難以捉摸,步步為營。”

“三勝,關乎軍紀。袁紹治軍鬆散,法令不張,麾下雖兵多將廣,實則如同一盤散沙,難以凝聚戰力。反觀我軍,特別是幷州之師,軍令如山,賞罰分明,士兵雖少,卻個個奮勇當先,視死如歸,此乃武勇之勝,以少勝多,勢如破竹。”

“第四勝!袁紹只不過是空有四世三公之名,誘得眾多才疏學淺、渴慕指引之士競相投奔其麾下。而我,素來秉持仁心仁術,待人以誠,非虛情假意所能及,每一份真心皆如明鏡高懸。”

一旁的荀彧有些驚訝的望著劉耀。

他立刻朝著劉耀跪了下來。

荀攸見狀連忙跟著跪了下去。

“荀彧、荀攸,拜見主公!”

“文若、公達快快輕起。”

劉耀緊緊的抓住兩人的肩膀。

“哈哈哈!我得到文若、公達,真乃是久旱逢甘霖啊!”

“主公言重了,我叔侄二人,從今往後,願意跟隨主公,助您一臂之力!”

“完成您心中的夙願!”

劉耀頓時大笑道:“哈哈哈!好!一言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