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午時三刻在城外交接。
某的意思明日一早,某帶著二十個好手去城外接糧,小謙帶著十個好手去交接錢財。
但那樣安排的話,公子和夫人身邊只能留四人了。”
劉鵬飛看了一眼小媳婦後襬了擺手道:“就這麼著安排。
我和憐兒身邊有四位侍女,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憐兒手上的功夫也不弱。
加上四個護衛,也足夠應付任何突發的事了。
再說了,現在縣裡也安全得緊,一些剪徑的小賊也不敢來惹咱們。
就是那些個大俠也不敢在官家的地盤找事。
到於官府,咱本來就是官家子弟,不去找事也不會怕事。
倒是你們在外,要多多注意!明日早食吃飽肉食才去,就算有變故,打起來跑起來都有力氣。”
劉叔和謙叔對視了一眼都點了點頭,三人又聊了一會購買的百貨和增加運輸用的驢車後,劉叔和謙叔就先下去吃飯和休息。
兩人在侍女的服侍下,稍微的洗漱好也躺在了床上。趕了一天的路,也快把兩人給累壞了。
翌日早上用過早飯,劉鵬飛又很有興致的叫來客棧的店小二,讓他找個當地的閒漢,帶著他和小媳婦在這座中縣逛了起來。
他們剛剛準備好,就有店小二上來稟報:“這位郎君,小的掌櫃的已經請來了一輛牛車,您帶著賢夫人坐在牛車裡,由掌櫃的小侄子帶您呀去縣裡逛著。”
邊說邊指著一旁一輛趕過來的牛車,車上竹蓬,能擋那冷風的小雪。
張鵬飛笑著點了點頭,隨手將幾枚銅錢交給店小二表示了感謝。
扶著戴上了帷帽的沈憐兒和兩個侍女坐上後,他坐在車把式旁邊。
跟著車把式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在閒聊的過程中出了客棧,見到了那名也才十三四歲左右的小娃娃,看起來很機靈。
見到牛車出來,一個上前拜見問候:“郎君安好!某乃是掌櫃的侄兒安七郎。
對這城中最是熟悉,郎君要去那裡,要看什麼貨,要買什麼東西,某都知道在那地兒。
請郎君放心,某定將郎君帶到最好的鋪子,找最合適的價格給郎君。”
張鵬飛見在機靈,也笑了笑道:“那你帶我們先去那坊市看看。
本公子想看看這城中的糧價和物價如何?找個坊市,咱們去打聽打聽,你可認識路啊?”
少年安七郎咧著那有點凍紅的嘴唇笑道:“郎君可問對人了,這縣城裡一共有三個坊市。
東城坊都都賣的是好東西,價格也稍稍的貴一點。
西城的坊市多是城中城外的人挑來賣的零碎,價格參差不齊。
南城是統一的大坊市,那裡的東西最齊,價格相對也比較公道,郎君要先從那裡看起?”
張鵬飛聽他這麼一說,心裡也大概有了個底。
如果用現代人的話來說,東城是大商超,南城是農貿市場,西城是菜市場。
明白後張鵬飛大手一揮道:“咱先去西城看看,再去南城看看,最後去東城。
咱現在是在北城,回來時再逛逛這北城。
我要在下午午時後離城上路,所以這逛的時間上,安七郎你把握好。最多不能超過兩個時辰。”
“好勒!這縣城不大,逛一圈下來一個時辰多就夠了,現在咱就走!”
少年郎爽朗的笑了一聲後,就在前面帶路,車把式駕著牛車跟在他後面。
走街串巷,很快就先來到了西城區的坊市。
穿行在這雜七雜八的攤位上,聽著那些人的叫賣。
偶爾也停下來看看那些農戶或是縣城裡平民拿出來交易的商品,問問價格。
一圈走下來也不過是二十分鐘左右。
從西城出來到了南城,這裡就規範一點了,其碼頭上有塊瓦片遮擋,不像西城那完全就是露天的市場。
當然這裡的東西也比西城貴一點點,穿行而過花了三十分鐘左右。
他看那攤上的東西很仔細,肉類已經有批次的豬肉和羊肉,雞肉和鴨肉都有,甚至還有肉丸。
離開南城到了東城,這裡完全是在店鋪裡交易了,有肉檔有糧檔有豆腐檔。
還有五花八門的專賣店,雖然沒有西城和南城的熱鬧,但進出這裡面的人都身著長衫。
一看都知道是有一定潛力的人。
回到客棧他大概也明白了這北宋時期一個普通縣城的購買力的人口分佈情況。
看著已經收拾好的眾人,給了車把式和那機靈的安七郎幾十枚大錢後。
登車隨著眾人一起離開了客棧。
在城外和劉叔謙叔匯合,一行人就帶著十五輛大車慢慢的沿著官道朝北方走了起來。
有了劉叔這位老江湖,眾人在那裡打尖住店,什麼時候啟程什麼時候休息,都安排的好好的。
期間劉鵬飛就帶著媳婦趁著住店的時候,要麼找店家聊聊風土人情,要麼找那喝酒的漢子聊聊閒話,如果離村莊近,就去村裡找附近的老農聊聊農田和農業,及農人的人口等問題。
問的時候小媳婦帶著兩位侍女都跟隨在他身邊,只著他問各色人的各種問題,心中的疑惑越積越多。
直到第三天晚上,見他點著油燈在將白天和農人的聊天記錄下來,才忍不住還是問道:“郎君,你問這些人的這些問題,是有什麼道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