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站的候車大廳內,各種聲音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面。
廣播裡不斷播放著列車的到站和發車資訊,聲音清晰而富有節奏。
周圍的人群中,有的人在低聲交談,討論著即將的旅程;有的人則沉浸在自已的世界裡,戴著耳機,隨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搖頭。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特殊的氣味,是火車站特有的混合味道——咖啡的香氣、快餐的油膩味、行李箱的皮革味,還有人們身上散發的各種香水味。這些氣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
李靖站在人群中,手裡握著車票和行李,眼神望向電子顯示屏,上面滾動著各種列車的時刻資訊。她穿著一件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揹著一個雙肩包,看起來既幹練又利落。
候車大廳的角落裡,有一家小賣部正在營業。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擺滿了各種零食和飲料。偶爾有乘客走過去,挑選一些自已喜歡的東西,然後回到座位上享用。
她找到火車站內的大螢幕顯示屏上的車次,核對了一下自已乘坐的車次和對應的檢票口資訊。就找了個位子候車等待檢票。
過了檢票口,上車後,車廂內空氣中瀰漫著各種味道:有快餐盒飯、泡麵的油膩味,有咖啡和茶的香氣,還有混合著各種香水與汗水的氣味。
這麼晚了還有小推車來回穿梭在人群中,叫賣聲此起彼伏:“花生瓜子礦泉水,有需要的嗎?”
窗外,站臺上的行人和車輛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深夜連綿不絕的模糊山巒。李靖望著窗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既有對家的思念,也有對未來的期待。
“哎呀,這站票真是累人啊,站得我腳都麻了。”一箇中年男子忍不住抱怨道。
李靖沒有搭話,只是默默地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很快睏意來臨,趴桌子睡了。
經過一路的顛簸,李靖下車時已是滿臉油光,身上的衣物也彷彿被灰塵輕輕覆蓋,她無奈地拍了拍衣服。
出站後,李靖迅速購買了前往縣城的汽車票,踏上了回家的歸途。
當家門緩緩開啟,已是夕陽西下,時針指向了下午六點多。
李靖踏進家門,家的溫暖和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她放下行李,走進客廳,看到家人已經圍坐在沙發上等待她的歸來。
媽媽首先站起身,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靖兒,你終於回來啦!路上還順利嗎?”
李靖笑著回應:“媽,我挺好的,路上也沒什麼事。”同時看到爸爸也從外面走了進來,臉上露出了溫暖的笑容。
“靖兒,快去看看爺爺。”媽媽招呼道。
李靖走進爺爺的房間,只見爺爺躺在床上,掛著藥瓶,臉色略顯蒼白,但嘴角仍掛著慈祥的笑容。
“靖兒回來啦,工作還順利嗎?”爺爺輕聲問道。
“挺好的,爺爺您別擔心。”李靖坐在床邊,握住爺爺的手,“您身體怎麼樣?有沒有按時吃藥?”
“放心吧,我每天都按時吃藥。”爺爺微笑著說,“你這次回來能待幾天?”
“我就待兩天,然後就得回去上班了。”李靖有些無奈地說。
“好孩子,工作要緊。”爺爺拍拍她的手,“你要好好工作。”
李靖點點頭,從行李箱中拿出一套嶄新的保暖衣和一盒營養品。“奶奶,這是給您帶的營養品,您試試看味道如何?下次我給您多帶點。”她又說:“爺爺,這套保暖衣是給您準備的,天冷了穿上它一定很暖和。”
奶奶笑著接過禮物,“靖兒真是懂事,才剛開始工作就想著我們。”
爺爺也笑著說:“是啊,靖兒長大了,我們都很欣慰。”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這久違的團聚時光。廚房裡傳來媽媽炒菜的聲音,餐廳裡瀰漫著飯菜的香氣。李靖去幫忙端菜,爸爸則忙著在菜地裡澆水。
“爸爸,我幫你澆水吧。”李靖提議道。
“不用不用,你去陪陪你爺爺他們吧。”爸爸擺擺手。
在家人的團聚中,李靖興奮地分享了她出差的趣事。
李靖說:“我因為迷路走到了一個小巷子裡,結果發現了一家隱藏在巷子深處的老字號小吃店。那裡的老闆非常熱情,推薦我嘗試了他們家的招牌小吃。那味道真是讓人難以忘懷,想著有機會我們一家人去嚐嚐呢!”
李靖看著爺爺有興趣的表情,又說:“我們團隊為了慶祝一個專案的成功,決定一起去唱歌。結果,我的一個同事因為太投入,居然在唱到高潮部分時,把麥克風給甩了出去,直接砸在了老闆的褲襠裡,哈哈哈哈。”
李靖看爺爺臉色有點放鬆了,又說:“我在準備一個重要的會議報告,結果因為太緊張,把日期給記錯了。當我急匆匆地趕到會議室時,才發現整個會議室空無一人。後來才知道,我提前了一天。”
“我這次去的是南方的一個城市,那裡的天氣真的很溫暖,和我們這裡完全不一樣。”李靖興奮地描述著,“我還去了當地的夜市,那裡的小吃真是太多了,我嚐了好多以前沒吃過的美食,味道真的太棒了!”
她邊說邊從包裡拿出幾張照片,展示給大家看:“這是我在夜市上拍的照片,你們看這些小吃,看起來就讓人食慾大增!”
家人們都圍了過來,看著照片中的美食和夜景,彷彿也被帶入了那個繁華的城市。
爸爸笑著調侃:“靖兒,你這是去出差還是去旅遊啊?怎麼淨吃好吃的了!”
李靖哈哈大笑:“爸,你這就不知道了,工作也是一種享受嘛!不然,哪有動力呀。”
爸爸又換了個話題:“李靖啊,你這份工作還吃得消嗎?剛入職場,可得做個‘三多’——多動手,多動腦,多幹活,當然,少動嘴可不是讓你變啞巴,是讓你少說閒話,多幹實事!”
媽媽補充:“不過啊,也別學那木頭樁子,得靈活點,嘴皮子也得溜點。畢竟,會說會道的人,總不會吃虧的。”
李靖看著家人這些充滿愛意的“教誨”,前世的自已真是個“左耳進右耳出”的傢伙,居然從沒認真聽過這些金玉良言。如今想來,這些看似“過時”的建議,其實都蘊含著生活的智慧和家人的關愛,自已以前都不耐煩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