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章 朝廷下詔,起大軍討伐徐炎

老皇帝劉玄,將北涼,賜給了六皇子劉睿作為封地。

並要求徐炎,在五日內撤走北涼境內的所有兵馬,回荒涼郡去。

這道聖旨一到,徐炎麾下的軍師,神將,士兵,群情激憤,沒有一個人能接受。

這北涼,是他們揮灑鮮血,以命打下來的。

如今朝廷直接來一招鳥盡弓藏,要徐炎撤走,將北涼拱手讓給六皇子做封地,他們無法接受!

在眾將的反對下,徐炎,沒有選擇撤軍。

當然了,其實他從來也沒打算要撤。

不過,明面上,他依舊選擇了裝病,回覆朝廷說自已重病未愈,目前無法率軍撤離北涼遠行。

如此,時間又過了五天。

朝廷要求的期限到了,可是徐炎和他的大軍,依舊待在北涼。

沒有要走的意思。

這日,大周王朝京師。

早朝。

老皇帝劉玄端坐在皇位之上,皺眉怒道:

“這個徐炎,裝病裝了十幾天了,還在裝”。

“如今他既不來京師,也不願率軍離開北涼,就死賴著不走!”

“諸位愛卿都說說吧,該如何是好?”

吏部尚書郭淮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

“陛下,這徐炎賴在北涼不走,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這是,已經完全將北涼視作自已的領地了”。

“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徐炎如此抗旨行事,與反賊何異”。

“依臣之見,朝廷當起大軍討伐徐炎,將這個包藏禍心的逆賊,消滅在搖籃之中!”

見郭淮說要起兵討伐徐炎,老皇子劉玄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臉上滿是疑慮。

王朝剛剛與四國聯軍經歷數場大戰,三皇子戰死,其麾下兵馬近乎全滅,帝國元氣消耗不小。

此時若再發起內戰,萬一周邊敵國趁機再次入侵,情況可不樂觀。

“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呢?”

心中猶豫不定,劉玄將目光投向朝堂上的百官,開口發問。

禮部尚書吳桓上前道:

“陛下,臣極是贊同郭尚書的看法”。

“這徐炎,留不得,必須儘早剷除”。

“哦?說說為什麼”,劉玄端坐在皇位之上,緩緩開口。

吳桓道:“陛下,這其一,徐炎屢次裝病抗旨,不願撤軍離開北涼,很明顯包藏禍心,意圖謀逆”。

“其二,臣以為,三皇子殿下之死,與徐炎脫不了干係。”

“或者說,三皇子,根本就是徐炎害死的!”

聽到這話,老皇帝劉玄一下子坐直了身體,眼眸微眯。

“你是說,我皇兒是徐炎害死的?有何證據?”

吳桓躬身道:

“臣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據臣所知,三皇子當初曾向朝廷遞過訊息,說他受傷雖重,但尚未危及性命”。

“也正是因為如此,陛下才派了御醫隨裴大將軍前往北涼,想要給三皇子治傷”。

“可是僅僅幾天後,在裴將軍一行到達北涼時,卻被告知三皇子殿下已傷重亡故”。

“這一切,不合常理!”

左武衛大將軍裴尚這時開口道:

“陛下,此事,確實有些蹊蹺”。

“末將在到達北涼時,敖世滿將軍和雷成統領也已經身故,北涼城的軍民,都說他們是在守衛北涼城時戰死的”。

“可末將還是覺得有些奇怪,為何徐炎身邊的將領大都完好無恙,偏偏敖將軍和雷統領他們,全都戰死了”。

老皇帝劉玄聽得面色陰沉,沉默良久,才緩緩道:

“我兒若真是被徐炎給害死的,朕,必要他付出百倍代價來償還!”

“董相國,袁尚書,你們二位的意見呢?”

董淵是百官之首,袁重樓是兵部尚書,若要動兵,繞不開這兩個軍政大員。

袁重樓上前道:

“陛下,據裴將軍帶回來的訊息,如今的徐炎,在北涼的兵馬已不下十五萬,身邊戰將如林”。

“臣的意思,絕不能讓他再如此發展下去了”。

“他既然抗旨不遵,不願離開北涼,那就將其視作反賊剿除!”

“而且,不管三皇子是不是徐炎害死的,只要陛下說是,那就一定是!”

董淵這時也開口道:

“陛下,老臣,也贊成對徐炎用兵”。

“如今他剛剛在北涼與敵國大軍激戰不久,麾下兵馬多有損失,且正處疲憊鬆懈之時”。

“此時朝廷若發大軍討之,必定事半功倍!”

見董淵、袁重樓等重臣全都贊成討伐徐炎,老皇帝劉玄點了點頭,起身道:

“朕意已決,即日發兵北涼,討伐逆賊徐炎”。

“關於進軍之策略,不知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董淵躬身道:

“陛下,寧王近日來連上數道奏章,聲稱其子在北風狼王秘境內被徐炎害死,請求朝廷罷免徐炎官職”。

“依老臣之見,陛下可命寧王從寧州起一路大軍,配合雍州的兵馬,拿下徐炎的老巢荒涼郡,切斷其退路”。

“之後,命寧王大軍繼續東進,進攻北涼西側”。

“與此同時,陛下可命左武衛大將軍裴尚率十五萬州兵,右驍衛大將軍梁嶽率二十萬禁軍,由南向北,進攻北涼南側”。

“如此合擊之下,徐炎定然多路無法兼顧,必敗無疑”。

老皇帝劉玄,平常本就懶於政事,軍政要務,多是董淵在處理。

如今董淵提出了進軍策略,他直接懶得再動腦子,點頭道:

“董愛卿之方略甚好,甚好,不愧為我大周棟樑”。

“董相國,那就依你之策,儘快替朕擬一道聖旨,同時,再寫一份討賊檄文,昭告天下!”

“老臣領命”。

董淵微微躬身,面無表情。

在他的身後,百官紛紛行禮,應和道:

“陛下聖明!”

第二日。

一道聖旨和一封討賊檄文,發往了大周王朝各州郡。

檄文之中,言稱徐炎勾結外敵,害死了三皇子劉善,且抗旨不遵,意圖謀反。

朝廷,命寧王劉冀發兵七萬,雍州發兵五萬,合力進軍荒涼郡,由西向東討伐北涼。

同時,命裴尚率十五萬州兵,梁嶽率二十萬禁軍,兵分兩路,自南向北進攻徐炎!

在董淵的建議下,老皇帝劉玄還在聖旨中下了一道用心險惡的詔命。

此詔命聲稱,朝廷只針對禍首徐炎,其麾下的謀士、將領和士兵,凡願意歸順朝廷者,朝廷既往不咎。

凡能生擒徐炎或是斬其頭顱獻於朝廷者,封萬戶侯,賞萬金!

至此,剛剛才擊退了敵國大軍,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的武英候徐炎,被汙衊成了反賊。

一下子,成了朝廷大軍討伐的物件。

真可謂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你為朝廷立下再大的功勞,都是沒有用的。

一旦皇帝覺得你威脅到了他,那麼,他就能拿出一萬個理由要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