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騎士來說,現在就是最佳時機,不管他們是樂意還是不樂意,願意接受還是不願意接受。
很簡單,NBA簽訂了新的鉅額電視轉播合同,工資帽很有可能在2016-17賽季猛增,這些都增加了緊迫感。
樂福一直承諾願意紮根騎士效力下去,但在NBA的世界裡,萬事難料。
樂福完全可以在明年夏天籤一份為期1年的合同,然後在2016年7月重新進入自由球員市場,從而尋求一份頂薪長約,因為屆時市場裡會出現NBA史上最豐厚的薪金空間。
但事實證明,樂福關鍵時刻雖然神似波什,但總歸是一個真男人。
這背畢竟是一個商業聯盟,凡有一件事情出了差錯——一次傷病、一種對自已只能當球隊三當家的嫉妒不滿、和主教練的一次爭吵——那麼一個超級巨星就會跑路了。
不信你可以看看湖人之於霍華德的那檔子事。
現在擁有三巨頭的騎士將立刻變身為一個進攻霸主。
勒布朗光憑自已的能力就是一個進攻利器。
而關於樂福,布拉特教練算是為他的混合型普林斯頓體系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大個子。
這個體系總是時刻利用無球和有球的掩護來讓防守繳械臣服。
騎士的問題還是在於球場的另一端,也就是防守端。
況且他們要面對的是一個雙重災難,這支球隊沒有一個合格籃筐保護者;就現在情況來看,他們的先發陣容裡有3個防守糟糕的球員。
當一個球隊先發陣容裡有60%的球員防守水平都低於行業平均水準時,討論這支球隊的防守能好到哪裡去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可騎士對於他們缺乏籃筐保護一事並不覺得恐慌,而且顯然他們也不打算突然去交易來一個無法做到布拉特的進攻體系要求他做到的事情,卻還要讓他承擔大量出場時間的球員。
事實上,騎士可以透過得到一個有防守心態又有投籃射程的側翼球員,讓他來打首發(例如王棣,呵呵,做夢)。
這或許會讓球隊獲益更多,這樣一來就改變了先發陣容中60%不防守的趨勢,同時可以讓韋斯特去當第二陣容的領袖。
這也會減輕布拉特教練無時無刻總得把勒布朗或是歐文中的一個人放在球場上的壓力,可以讓他自由地把三巨頭一起放在場上的時間進行最大化支配。
但與朱迪(Judy)的看法相反,聯盟裡的教練們都對騎士的防守出人意料地看好。
有幾點理由, 首先樂福+瓦萊喬、勒夫+湯普森的組合有身高優勢。
勒布朗,他是騎士隊的真正第4號內線,他也許是這4名球員裡蓋帽能力最強的。
但騎士可不需要像熱火那樣靠小個陣容在籃下四處出擊來對付人高馬大的公牛、步行者、奇才。
樂福和瓦萊喬都是聯盟裡前12名之內的籃板高手,而湯普森至少在防守籃板上管用。
他們都不是瘋狂的跳跳男,但他們可以利用卡位把你的屁股從籃下擠出去。
在勒布朗效力熱火的最後2個賽季,小球打法的熱火在防守籃板這項資料上始終都是聯盟倒數10名之內。
他們之所以能贏球,靠的是強側夾擊持球人,逼迫對手失誤,然後大把地反擊得分。
換到騎士,情況應該會有變化。
騎士擁有全聯盟最頂尖的籃板一傳高手,還有一群快下飛毛腿,他們能很容易的把防守籃板直接轉化成快攻反擊得分。
騎士的3個主要內線也可以根據具體的對位要求互換任務。
樂福的身體足夠結實,能和聯盟中大多數有名無實的中鋒在低位肉搏。
這就允許瓦萊喬和湯普森這兩個身手更敏捷、反應更迅速的防守者去對付那些靈活的大前鋒們。
有合格的身高資本是騎士在進攻端之所以能如此嚇人的原因之一。
熱火就不存在這樣的優勢,所以他們不得不想辦法解決這種問題,他們要尋找球場空間來讓勒布朗做從內傳外的配合。
熱火沒有身高,巴蒂爾打的是一個矮個版的投籃大前鋒的角色,他們在防守端依靠的是瘋狂的輪換和頂尖的速度來建立起體系。
騎士可以出於戰術需要打些小個陣容,即便他們這麼做,他們也仍然還具備身高優勢。
這也是因為樂福的存在,他是一個純正的大前鋒球員,而不是一個勇敢地假扮成大前鋒的側翼球員。
並且樂福三分很準且出手速度很快。
騎士或許無法從字面意義上覆制熱火的全部拉開式的打法,因為他們的中鋒們不像波什那樣具備投三分球的能力,但這區別很小,基本等於無關緊要。
當韋德在場上時,全部拉開的打法並非真實存在,而熱火的側翼球員除了勒布朗外都不具備韋斯特的運動能力或是投籃潛力。
韋斯特上賽季三分球命中率是37%,如果他拋棄掉那些荒唐的個人運球強投,那麼他有望將這個命中率提升到40%。
而這些運球強投在如今這支人才濟濟的騎士隊裡也不再有容身之地。
騎士會用四個從出色到頂尖級別的投手來圍繞著瓦萊喬\/湯普森,且他們都有自主運球投籃的能力,這種打法要好過一個強迫式的全部拉開的打法。
當布拉特教練祭出極端瘋狂的小球陣容,比如來個歐文、韋斯特、米勒、勒布朗、樂福組合時,整個聯盟就得自求多福了。
這樣的陣容是很罕見的,他們在防守端將受到挑戰,但這個陣容本身也就是一個完全無法讓對手防守的陣容。
當你能在90秒的時間內轟出一波13:0的高潮時,防守方面的侷限性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布拉特教練有足夠出色的能力把手裡的一些防守怪人融入到一個連貫的防守體系中去。
有一個要解決的難題是,眾多騎士球員在最近幾個賽季裡所打的防守體系跟當今NBA的大趨勢都是相違背的。
聯盟中大部分球隊都會複製一些錫伯杜教練在公牛所使用的老派防守體系,大個球員遠離擋拆,弱側協防的人悄悄離開那些投手。
在這一防守情況中,控衛會試圖阻止對位的持球者完成擋拆,選擇在持球人和掩護人之間進行站位。
但勒布朗和他的熱火前隊友們使用的則是完全不同的防守風格,他們是一種高度侵略性的包夾防守,這需要每個球員做出迅疾的輪換。
在邁克-布朗教練最近一次短暫執教騎士時,他大量使用的防守策略是讓大個球員在防擋拆的時候侵略性地上搶,然後控衛繞過掩護對持球人進行窮追猛打,而不是在擋拆形成前阻擋對方的擋拆線路。
這和樂福在明尼蘇達時森林狼時選擇的防守策略很相似,也更適合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