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章 睦王落網

第一個謀逆者。

你可知道,簡王、莘王他們為何會失敗?”

睦王好奇地問道:“為何?”

林沖道:“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他們身邊都安插著陛下的人。

當然,睦王殿下身邊也不例外。

昨日,花榮小將軍被殿下關在地牢,想必此時已經被人救出.”

林沖的話音剛說完,突然有人喊道:“花榮來也!來取你這反賊的首級.”

只見花榮手持一杆銀槍,朝睦王刺來。

睦王聽聞,大驚。

沒想到如此隱秘的事情竟然都被人知道了。

那他活埋禁軍的事情,想必也暴露無遺。

花榮的出現,睦王感覺天旋地轉,心理防線頓時奔潰。

花榮人稱小李廣,有百步穿楊的本領。

一般來說,人們只重視花榮的箭法,很少有誰知道花榮還是一位槍法高手。

除了“小李廣”的綽號之外,花榮還有一個綽號叫作“銀槍手”。

花榮的槍法,也很厲害。

他曾和秦明大戰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秦明的兵器是狼牙棒,爆發力很高,花榮能夠跟秦明打成這樣,足以說明他的實力。

所以,即便花榮不會射箭,單憑槍法也可躋身梁山八驃騎之列。

睦王身邊的兩個侍衛連忙拔刀,保護睦王。

但花榮武藝高強,一槍一個,接連將兩個侍衛刺死。

天壽公主見狀,從地上撿起侍衛的大刀,朝花榮的頭上砍去。

花榮藝高人膽大,根本不躲閃,直接朝天壽公主刺去。

天壽公主急忙躲閃。

兩人你來我往,鬥了不到十個回合,天壽公主手裡的刀,竟然被花榮擊落在地。

頃刻間,花榮的槍頭已經架在天壽公主的脖子上。

天壽公主暗道:“今日的花榮,比昨日的花榮不知厲害了多少倍?”

昨日的花榮,因為有所忌憚,只使出五成的力量。

但今天的花榮,奉命擒拿逆賊,所以使出了全力。

林沖道:“睦王,還不束手就擒?”

睦王身邊的侍衛已死,就連天壽公主都被擒拿住。

但睦王並沒有慌張,反而哈哈大笑道:“趙桓小兒還在本王手裡,難道你們不管他的死活?”

“朕的兒子,朕當然要管.”

這時候,趙籍抱著一個孩子走了進來。

趙籍懷裡的孩子正是皇后之子趙桓。

只聽趙籍又道,“皇后,朕將孩子還給你。

千萬不要再把孩子弄丟了.”

皇后問道:“陛下是如何找到桓兒的?”

趙籍笑道:“睦王的一舉一動,都在朕的掌握之中。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睦王再次大驚,一臉不信,用手指著趙籍,結結巴巴說道:“你……你……竟然沒有死?”

趙籍問道:“朕乃天子,自有蒼天保佑!這一招引蛇出洞,如何?”

睦王渾身發軟,直接癱坐在地上。

趙籍又道:“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睦王勾結遼人,刺殺皇帝;收買邊將,謊報軍情;威脅太醫,謀害親王。

三大罪狀,件件死罪。

來人,將睦王押往天牢,等候處決.”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先後有簡王、莘王、睦王謀逆,皇權猶如大蛋糕,誘人骨肉相殘,人性泯滅。

自古皇家無親情,唯有至上權與利。

睦王和天壽公主被關押到天牢後,趙籍命令花榮帶領一隊禁軍,剿滅燕京城內剩餘的遼國奸細。

此時,燕京一個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內,蕭逸和其他七八個遼人正在開懷暢飲,慶祝睦王登基。

一個遼人道:“等睦王稱帝,天壽公主多給睦王吹吹枕邊風,讓宋人多給我們一些火器。

有了火器,至少鎮壓國內的渤海人和女真人不成問題。

有朝一日,說不定還能反攻大宋,再次佔領漢人的幽雲十六州.”

蕭逸道:“你想多了。

宋人只答應給我們三百支火槍和十門火炮。

不論誰當皇帝,都不會任由我們遼人坐大.”

正說著,突然院門被人踹開,四五十個禁軍魚貫而入。

為首的禁軍不是別人,正是花榮。

花榮笑道:“蕭兄,別來無恙!”

蕭逸大驚,問道:“你不是被關在王府的地牢裡嗎?”

花榮道:“那是昨日。

你們這些刺客,好大的狗膽,竟然刺殺陛下?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

既然如此,今日便送你們去地獄.”

花榮大手一揮,禁軍張弓搭箭,一陣箭雨落下,七八個遼人猶如刺蝟,倒在地上,死的不能再死。

此刻的蕭逸,雖然沒死,但左臂中了一箭,準備翻牆而逃。

花榮張弓搭箭,瞄準了蕭逸的後背。

蕭逸剛翻上牆頭,以為可以逃之夭夭,但花榮的箭正中蕭逸的後心。

蕭逸應聲倒地。

四五個禁軍上前,將蕭逸綁了個結實,帶回天牢。

一日之後,張文趙武帶領十幾個皇城司精銳,來到檀州見到了邊將韓忠良。

張文宣讀了封韓忠良為殿帥的聖旨。

韓忠良喜笑顏開,準備宴請張文等人。

張文道:“殿帥,睦王剛剛登基,需要親信人馬穩定燕京的局勢,還請殿帥馬上隨我等啟程回京.”

韓忠良道:“難道還有人反對睦王登基?”

張文說道:“朝中有不少人支援皇后之子趙桓登基,他們以右相蔡卞、樞密副使种師道為首。

陛下希望殿帥早回燕京,這樣陛下的皇位才能高枕無憂!”

半個時辰後,韓忠良和皇城司的人騎馬離開了檀州城。

來到城外的荒郊野嶺,走在最前面的張文突然勒住了馬。

韓忠良見張文勒馬,他也停止前進,問道:“不知大人為何停下?”

張文道:“我突然想起,陛下還有一言,讓我向你轉述.”

韓忠良問道:“陛下有何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