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三進四合院

星期三,早上8點15分。

唐銘、沈月茹與隨行的助理王海瑩三人踏上了前往燕京的航班。

從香江啟德機場出發將歷時三個多小時的飛行後,到達位於朝陽區的燕京國際機場。

早上8點,吃過早飯的馬衛都將與沈月茹聯絡後從唐氏集團燕京分部開出的橋車賓士s級400sel從裡到外全部檢查了一遍。

尚未發達的他這是他這輩子目前為止開過最好的車。

受到遠在香江的朋友李翰祥的委託,後續幾天他將作為一個香江豪豪門子弟在燕京期間的嚮導,且從李翰祥那裡瞭解到是一個家族資產過百億的豪門。

對於此事他自己也比較重視,或許這就是一個好機會,為此他還特意收拾了一下自己。

上午10點半,馬衛都提前1各小時來到了燕京國際機場的乘客出站口。

擔心唐銘與沈月茹一行人不認識自己,他為此還與其他眾多前來等人的人一樣準備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沈月茹、香江”五個大字。

好讓到達機場的瀋陽人他們一行人能在第一時間看到自己。

中午11點35分,唐銘三人所乘搭的航班在燕京國際機場降落。

乘坐頭等艙的三人率先下機,而核對了航班資訊的馬衛都舉著牌子站到了機場出站口的最前端。

拖著三個行李箱的唐銘和沈月茹三人走到出站口,遠遠就看到了高舉著“沈月茹”銘牌的馬衛都,而唐銘一看就認出了年輕的馬衛都本人。

年輕的馬衛都還有著一頭烏黑的頭髮,體型更為均勻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非常不錯。

看到了馬衛都的沈月茹對向唐銘跟王海瑩招呼道:“阿銘、海瑩,我看到馬先生了,我們過去吧!”

“好的!”

唐銘並沒有表現出自己認識馬衛都的姿態,然後跟著沈月茹的腳步。

三人拉著行李箱向在出站口等著的馬衛都走去,快到跟前沈月茹用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向馬衛都問道:“你好,請問是馬衛都馬先生嗎?我是沈月茹,之前有聯絡過的.”

聽到沈月茹那股熟悉的港普,已多次在電話中與她溝通的馬衛都瞬間反應了過來:“你好,沈月茹女士,我是馬衛都!初次見面,很高興能認識你!”

馬衛都看著眼前長得漂亮且打扮時髦的沈月茹,心裡莫名地感慨到:不虧是香江那邊的有錢人!“馬先生你好,我是唐銘,這位是王海瑩!”

唐銘主動與馬衛都握手,並同時用較為標準的廣式普通話向他介紹自己與隨行的王海瑩,同時唐銘在沈月茹看來那極為標準的普通話讓她吃驚地愣了一下。

沈月茹此刻心裡想到:阿銘他什麼時候學的國語,怎麼那麼標準。

而她對於自己標準的港式國語發音無時無刻都感到尷尬。

“你好,唐銘先生、王海瑩女士!”

馬衛都在聽到唐銘的介紹後向兩人招呼說道。

“三位隨我來吧!”

出了機場的出站口,馬衛都在前面帶路並對跟在後面的唐銘三人說。

“好的,那就麻煩馬先生了!”

然後幾人向機場的停車場走去。

到了停車場後,馬衛都攜手幫沈月茹和王海瑩兩人將行李放入汽車的後備箱。

隨後開啟車門讓三人上車,唐銘與沈月茹坐進了後排,而王海瑩則上了副駕駛的位置。

持有國內駕照的馬衛都點著汽車,然後離開燕京國際機場。

汽車開上機場高速,隨後在東直門北橋轉至東二環大道,在建國門立交右轉至長安街,隨後到達位於燕京dc區長安街33號的燕京飯店。

由於已提前進行預定,幾人的入住手續快速完成了辦理,三人拖著行李前往各自的房間,馬衛都將車停放好然後前往已預定的譚家菜餐廳等候。

唐銘三人回到房間把隨行的行李放好,然後簡單地洗漱了一遍後前往位於燕京飯點七樓的譚家菜飯館,與提前過來的馬衛都進行匯合。

人齊後店家開始上菜,在訂餐時沈月茹和唐銘兩人已將譚家菜的招牌菜式選了一遍。

榜眼黃燜翅、問鼎天下、御賜紅頂燕、見龍卸甲、一品蒸豆腐、小棗燉乳鴿等菜品陸續被服務員端了上來,然後四人開始吃午飯。

頂級的菜品將幾人飛行的疲憊清掃一空,難得吃上一頓正宗譚家菜的馬衛都也是吃得滿嘴流油,由於下午還有活動且需要人開車,所以中午吃飯的四人並沒有喝酒。

還有許多菜品沒有品嚐的唐銘和沈月茹在吃完飯後又在譚家菜飯館預定了一桌,還向店家要了一瓶陳年的茅臺五星白酒。

安排好晚餐,將中午的食物消化消化後,四人出發前往前海北沿。

前來燕京的首要目標四合院安排在了第一個行程,從燕京飯點出發將車開上河沿大街,隨後左轉至地安門東大街,再從地安門西大街進入前海北沿。

最後將車停到了前海北沿12號附近,挨著潭苑的一處大宅院的門口空地,後世會賢堂音樂餐廳所在的地段。

燕京冬日凌冽的寒風讓幾人都不願意下車。

已提前溝通且作為嚮導的馬衛都用車載的電話撥通了原房東預留的電話。

嘟、嘟的幾聲後電話被接通“你好,是陳先生嗎?”

馬衛都透過電話向另一頭問道。

“對、對,我是之前跟你約好過來看房子的,到你家門口了,麻煩出來開下門!”

“好、好,那我們一會見面談,拜拜!”

掛了電話後馬衛都轉頭對在後座此行的核心唐銘和沈月茹說:“唐先生、沈女士,屋主在家已連續上了,一會就出來開門,你們稍等一下.”

“好的,麻煩你了!”

唐銘客氣地回了一句,然後幾人繼續在車裡等待。

沒過兩分鐘,透過汽車的前擋風玻璃看到了院子的大門被一個身材高瘦中年男人開啟。

穿著厚厚的棉襖,帶著帽子還掛著包住了半張臉的圍巾,具體的長相一時半刻看不清楚。

男人走出大門左看看右瞧瞧,看到停在大門側邊打著雙閃的轎車然後招了招手。

唐銘月沈月茹四人從車上下來,頂著寒風快速走向已開啟的院子大門。

屋主看到唐銘四人率先開口詢問:“是馬先生嗎?”

“對、對,是我們!”

馬衛都介面回答說道。

“我是這座院子的屋主陳強,外面冷,各位請進!”

說著向唐銘他們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那陳先生,我們就冒昧打擾了!”

邊說邊走四人進入院子裡,在最後的陳強進來後順手把院子的大門給關上。

刺骨的寒風瞬間被擋到了門外,且室內明顯也比室外暖和了不少。

穿過垂花門,陳強將幾人待到了由東廂房改造的會客廳。

這是陳強才將帽子和圍脖摘掉向唐銘幾人打招呼道:“各位不好意思,我身體不是很好,此前招待不周還請多多包涵.”

然後向馬衛都和唐銘幾人拱了拱手。

摘掉帽子和圍脖後,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個大約在55歲左右的中年男性。

長相斯文,脫掉厚厚的棉襖後露出了得體的穿著,泛白的顏色看起來衣物已有多個年頭,且臉色蒼白整個人顯得一幅病怏怏的模樣。

會客廳內也收拾得非常整潔乾淨,但除了幾幅明顯年頭不久得沙發桌椅外並沒有過多得東西。

“陳先生你客氣了,是我們冒昧打擾確實是不好意思!”

“各位請坐,我去衝壺熱茶給大家去去寒!”

說著陳強穿過側門向東耳房那邊走去。

唐銘與沈月茹幾人則在打量著房子的結構和擺設,相比傳統的三進四合院,這套院子顯然很多地方都已進行了改動,多個翻修的痕跡也比較明顯。

提著熱水壺的陳強帶著一個十五六歲身材微胖但長相清秀的少年從東耳房走了過來,然後向唐銘唐銘他們介紹道:“各位,這是犬子陳少華!”

“叔叔、哥哥還有兩位姐姐下午好,我是陳少華,大家可以叫我少華或者華子!”

少年彬彬有禮地向四人自我介紹道,從穿著、言語中可以感受到是一個很有教養的孩子。

“各位見笑了!”

說完陳強開始給大家衝熱茶。

而姐姐的稱呼則快速俘獲沈月茹和王海瑩的芳心,感覺自己終於可以過一把姐姐的癮了。

然後嘰嘰喳喳地跟少年閒聊了起來,而兩人標準的港式普通話讓陳少華聽的腦袋抽筋,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理解她們兩人說的話。

“少華,過來給大家端茶!”

衝好茶的陳強對陳少華喊了一聲。

“好的,爸!”

然後陳少華快步走過去一杯一杯地給唐銘四人端茶。

由於馬衛都在到訪的四人中最年長,陳少華先端給了馬衛都:“叔叔,請用茶.”

馬衛都接過熱茶後向陳少華和陳強說了一句:“謝謝!”

“哥哥,請用茶!”

第二杯給了唐銘。

看著董事且禮貌的陳少華唐銘心裡不由自主地滋生了對少年的好感,笑著對陳少華說:“謝謝!少華,我叫唐銘,你可以叫我銘哥.”

“那銘哥你先用茶,我先給兩位姐姐端茶.”

然後繼續他端茶小二工作。

衝完茶,給自己裝了一杯熱水的陳強坐到了馬衛都側邊的沙發上。

“大家請喝茶,剛才沒來得及認識各位,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名強,當前在夏國民族大學教書,很高興各位能光臨寒舍!”

坐下來後的陳強向唐銘他們重新做了一次自我介紹。

陳強說完後馬衛都率先開口:“陳先生,再次認識一下,我是馬衛都,朋友們都叫我衛都,這次我主要是做個嚮導。

這位是唐銘,唐先生,從香江那邊過來也是此行前來看房的東家。

這兩位是唐先生的好友,分部是沈月茹女士和王海瑩女士!”

馬衛都就唐銘三人逐一向陳強介紹道,並點明唐銘的身份以及自己的位置。

“陳先生,你好,我是唐銘!”

“你好,唐先生,很高興認識你!”

兩人握手相互打了一個招呼。

“你好,沈月茹女士、你好,王海瑩女士!”

“陳先生,你好!”

知乎沈月茹和王海瑩也跟陳強簡單地打了一個招呼。

“陳先生,你說說你為什麼要把這個院子賣了嗎?”

唐銘開口詢問道。

“哎!”

長嘆了一口氣的陳強開始慢慢將其中的緣由向唐銘他們幾人道來。

原來此處院子是陳強他們祖輩留下了的祖宅,近幾代人都居住於此,且整個家族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其父遺留下了的病根讓老人家在前幾年因病而身故。

近兩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陳強的身體狀況開始隨著後遺症爆發呈現了直線下滑的的態勢。

到了今年的秋季甚至偶爾還會出現暈闕的狀態,讓一家人都擔憂了起來。

燕京的各大醫院也都看過了,也吃了很多藥,但是均無好轉的效果甚至還耗費了大量的家財。

眼看著自己身體的狀況愈加糟糕,最後在他弟弟陳俊的建議下前往香江那邊診斷了一下。

本來不抱著希望的陳強和家人在香江那邊利用更先進的器材做了準確的診斷,但是近百萬的手術費瞬間在一家人的頭頂潑了一盆冰冷的冷水。

陳強與妻子還有兒女們一度深感絕望,他的弟、妹雖然在香江但終歸也是一般家庭而已。

面對大哥上百萬的手術費用,終歸還是有心無力。

拿不出來也不可能拿出來,畢竟每一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生活。

返回燕京後的陳強一度準備了放棄治療,偶然的一次機會在家人的支援下作出了出售祖宅的這麼一個決定。

但是之後不知道這麼的,前往香江治病就傳成了賣宅出國的這樣一個謠言。

對於陳強而言這始終賣祖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一家人也就沒有進行過多的解釋。

唐銘他們是第三批前來看房的人了,前面的要不就是實力不夠,要不就是出的價錢沒到位,所以一直都沒能達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