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休夫(1)

姜禾這幾天一直都在想這個事情,想來想去實際上她也是覺得以當初太后掌管整個朝堂的勢力來講,她還是覺得最有可能得是太后。

畢竟當時的陛下是個弱雞呀他手底下也無人可用,而且公公婆婆的性子,想必也不會讓朝堂動亂的吧?

不是說誰得到最大利益那人就有可能是兇手嗎?盤算了一番,謝家軍沒了,首先陛下的人手上就沒有了軍權。

而且謝家軍沒有了明親王才能掌握兵權呀,怎麼算都覺得那人是太后把?

就是太后吧?

正在姜禾胡思亂想的時候皇后娘娘上門了,打扮成了一個小太監上門了,臉蛋塗得黃黃的,眉毛加粗了,為了像男人還在衣服裡面穿了好幾件衣服顯得壯實了不少。

要是姜禾沒見過一定是認不出來的。

姜禾驚訝但姜禾不問,帶入內室後迅速的做了無創手術,這就是個簡單的手術倒也是不難的,而且做完麻藥消退後就能行走了。

姜禾還開了方子等皇后醒來帶走,姜禾看著皇后的面容只覺得真不容易呀。

一國之後看個病竟然要裝成小太監而來,縱觀歷史,她是不是活最憋屈的皇后呀?

現在尚且如此,那之前豈不是更加糟糕嗎?

等皇后悠悠轉醒只覺得腹部的地方有些疼痛,除此之外倒是還好姜禾扶她坐起來,交代了一下之後的注意事項。

甚至科普了一下什麼什麼時候感覺到自已會排卵,還送了十幾張測排卵的試紙,和送了葉酸。

做完這些後姜禾問道:“娘娘還記得謝大將軍和夫人嗎?”

皇后像是想起來什麼閉上了眼在睜眼時眼睛裡全是傷痛:“記得,如何不記得?陛下得知謝家軍全軍都沒了後。

哀傷得好幾天都沒吃下飯,哭了好幾場,謝大將軍是陛下的武師父,這些年來陛下也總和我念叨起謝大將軍。

直到無憂出了事情,陛下都不敢來看無憂,現在陛下還在懊悔為何當初派無憂出征了,還在有你這麼個媳婦陪在他身邊。”

姜禾張了張嘴,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已的疑惑:“陛下和娘娘就不疑惑嗎?”

她當然知道姜禾在問什麼繼續道:“當然疑惑,可是陛下沒有你們看著這麼輕鬆,一國之主他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已。

謝大將軍的事情,陛下也試過查,可那時陛下勢力幾乎是沒有的,如何查?近幾年稍微好了些,卻時隔太久所有知情人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如何查?”

姜禾道:“請娘娘恕臣婦的罪,陛下之所以對無憂忌憚也是因為保住無憂,讓太后一黨覺得還可以拉攏無憂把?不然就無憂這樣的情況,陛下怕太后對無憂下手吧?”

皇后看了姜禾一眼眼裡都是欣賞:“是呀,陛下打壓忌憚無憂都是為了保住他,否則無憂怕是小小年紀就已經命喪黃泉了,陛下還道塞公失馬焉知非福呀?”

姜禾道:“無憂打了勝仗正好也讓他脫離了皇權之爭的,不僅保住了性命還可以安生的過日子,陛下讓他娶姜家女,也是因為我姜家乃是書香世家,得天下學子敬仰,也是一從保障把?”

皇后道:“是,即便現在姜家走了下坡路可有你祖父的威名在姜家就會一直在讀書人之間有一席之地,何況如若姜家現在鼎盛陛下也不會讓無憂娶姜家的姑娘那是讓他架在火上烤。”

送別了皇后後,姜禾又去把事情和謝無憂說了說:“我說,你要是報仇的話可別報錯了呀,我的哥,好好查證。”

謝無憂垂下眸子,不知道在想什麼姜禾怎麼會放過他戳他的胳膊問道:“你在想什麼?”

“我在想你說的話和皇后說的話,看來是時候進宮問問陛下了。”

“你要進宮親自去問?”

“嗯嗯,先等李圓圓生下孩子後,要拿捏一個女子孩子就是她的軟肋。”

姜禾深吸了一口氣在她的觀念裡孩子是無辜的,可她也理解謝無憂身背血海深仇,也就是最近一兩年才知道自已爹孃還有謝家軍都是枉死的。

為了復仇弄斷自已的雙腿他想必心中壓了萬千重擔。

所以人都是多面的吧,就比如祖父,他雖然在家事上面糊塗得很,可在朝堂上確是個大忠臣。

就比如謝無憂,雖然做了很多在她看來很不好的事情,卻有情有義,算算她自已前前後後加起來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

謝無憂在她面前算起來還是個小孩子呢,這麼小的娃也是不容易。

姜禾帶著慈愛的笑容摸了摸他的腦袋:“辛苦了呀。”

謝無憂:“.....”有種奇怪的感覺

翌日,華蘭帶著雅雅來了。

現在華蘭和雅雅依舊住在謝府,每日裡姜禾沒事的時候就會帶著兩個姑娘一起上課,最近的兩三天的時間寶兒染了風寒請假了,倒是沒什麼大事。

華蘭今日前來對是有事情和姜禾說:“我本想著和離我私下就解決了,可我想著我們之前辯論賽說了許多話,我打算去京兆府告她們,虐待一品夫人,嫡女,用夫人嫁妝等等,我不要和離,我要休夫。”

不說在大周了就是你縱觀整個歷史在封建王朝女子休夫的事情很少甚至都沒有。

華蘭從袖子裡小丫鬟的托盤裡拿出自已昨夜思索了一晚上寫出來的訴狀:“你幫我看看這訴狀寫的如何?可以的話我今日就去敲鼓了。”

姜禾接過來認真觀看:“華蘭姐姐文采卓然條理清晰,所有人證物證都有,姐姐我陪你一起去。”

華蘭點頭,既然她狀書上寫了虐待一品夫人那麼她就要穿一品誥命服裝。

好在嬤嬤們手腳麻利得很,很快就給華蘭夫人裝扮好了。

京兆府。

身穿一品誥命服的華蘭敲響了鳴冤鼓,咚咚咚的一下一下傳播得很廣。

人群都聚集了起來。

現在京都百姓人手一張由程府前頭印刷的辯論小報,讓她們幾人的名聲在京都再次爆了,一看是華蘭好多人都認了出來。

“那不是華蘭夫人嗎?參加過辯論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