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洛帶著所有濃縮液,步履沉重地回到臨時指揮中心,嘴裡還叼著一根棒棒糖,試圖用那微甜的滋味驅散心中的疲憊。
他原本滿懷希望,今天能再進一步,提升自已的天賦等級。然而,突如其來的精神疲憊如潮水般湧來,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而周遊山的施工問題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許多工看起來幾乎無法完成。
第一天的工作,儘管有數百萬人的努力,但也僅僅完成了地基階段的初步開發,想要掏空整座山體,簡直是天方夜譚。
白洛雖然擁有強化物品的能力,但面對這樣的挑戰,也感到力不從心。他深知,其他地方的情況或許更加嚴峻。
而接收東南沿海受災群眾的任務,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白洛緊鎖眉頭,疲憊的精神讓他無法再深入思考。
然而,就在這時,李忠國從遠處走來,他的臉上帶著前所未有的嚴肅。
“白洛,我有些話想和你談談。”
“嗯。”
兩人坐在輪胎上,抬頭望向那陰鬱的夜空,連一顆星星都看不見,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困難。
李忠國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施工問題的難度超乎想象,這是一場全國性的建設任務,但資源始終有限。上一世你離開後,我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那時,國家為了應對危機,將大部分資源集中起來,在喜馬拉雅山脈建造了末日堡壘。”
“但那個堡壘只能容納二十萬人……”他的聲音中透露出無奈和沉重。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僅靠人力去掏空山體,甚至向下挖掘,那簡直是痴人說夢。”
李忠國說到這裡,便沉默了下去。白洛用手揉著自已的太陽穴,“所以,你覺得這件事應該怎麼辦?”
“炸山!”他聲音低沉而果斷,彷彿下了極大的決心,“只有透過爆炸的方式,才能在山體內部迅速打造出足夠的空間。所有人應該圍繞山體,向下挖掘。”
“挖掘一千米對於幾百萬人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連螞蟻都能辦到的事情,我們人類自然也能做到。”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
“唯獨山體內部是各種岩石,那是人力無法撼動的。”
然而,白洛卻搖了搖頭,他用手輕輕揉著太陽穴,試圖緩解疲憊帶來的不適,“不行,直接炸山的話,問題會更多。我觀察過他們在山體上的基礎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們會在各個位置挖掘、打洞。”
“現在的施工方式沒有問題……幾百個洞或許不足以掏空山體,但如果是上萬個洞,就能實現同時挖掘。”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冷靜和理智。
“我們只需要大量生產岩石粉碎裝置就可以了。”他補充道,“而爆破,也只能是定向爆破。”
“現場有專業的工程師和國家岩石爆破方面的人才,我們就不要再去插手他們的專業領域了。”白洛的話語雖然平靜,但也不難看出來他很疲憊。
白洛內心深處雖然也抱有疑慮,但眼前這方案畢竟是由上萬名精英共同研究,還有每個城市的首席執行者,無數人才齊聚一堂,他們都在為之努力,那這份方案必然有其可行性。
否則,也不必勞煩他白洛操心,更不必讓李忠國憂心忡忡。
既然專案仍在穩步推進,那就說明國家對於這次任務充滿了信心,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
這是一場涉及十四億人的偉大行動。
除了那些年邁體弱的老人,幾乎所有人都投身到了這場建設中,連孩子們也貢獻了自已的一份力量。
總之……要相信祖國的力量。
李忠國看到白洛的態度後,沉思了片刻,最終點了點頭,“或許是我過於擔憂了……今天工地上的訊息確實繁多,天仙台那邊也遇到了一些施工難題。”
“就連周遊山也遭遇了不幸,有十個人犧牲了。”
“哎。”
他嘆了口氣,將所有的憂慮都深藏在心底。作為大禹計劃的負責人,李忠國不僅要執行國家的任務,還要根據當地情況做出臨時部署,解決問題。
也就這麼一會有空出來透透氣,抽根菸,與白洛交流一下想法。
結果什麼答案都沒能得到。
前世他就親眼見證過毀滅,見證過極端的炎熱,已經知道末日是何等恐怖的威力。
僅僅是初期六十度的高溫,就足以讓無數人喪命。
至於空調?
當全世界都在開啟空調,電力負荷巨大,一旦某個地方停電,那就意味著生死考驗。
那種熱,如同附骨之疽,不是簡單的太陽照射所能比擬的。
彷彿置身於一個大蒸籠中,無處可逃。
哪怕在地下防禦工事裡,只要人數一多,熱度也會迅速攀升。
回憶到此。
回憶至此,李忠國將菸蒂丟在地上,沉聲道:“你需要的東西我已經向上級申請了,並說明了你的能力。他們已經批准,今晚將空運過來十噸濃縮液。”
“但需要你幫全國各地升級一下裝備。”
白洛微微點頭,直言道:“我會盡力而為。”
他沒有拒絕,因為他知道升級的物品越多,他的天賦能力也會越強。而且,他無法對同一物品進行第二次升級。
自然,他期望能有更多的物品需要升級。
白洛甚至幻想過,如果將自已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是否能夠將整個藍星都升級?
如果藍星得到了升級,那災難是否就會消失?
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但願如此。
在李忠國離開後,白洛仰望星空,陷入了沉思。隨後,他走向帳篷,疲憊地睡去。
而上京市的會議仍在緊張進行。
無數研究人員不斷遞交報告,不斷開會討論,不斷用計算機模擬出各種模型。甚至白洛今天上午強化的晶片,在當天晚上就已經在上京市得到了應用。
算力飆升,提升了整整百分之兩百的效能。
超算中心的負責人神情嚴峻地宣佈:“最新的資料模型顯示,西南群山地帶建立聚居點的可能性僅為百分之十。”
“由於這裡山體主要由堅硬岩石構成,挖掘隧道已是挑戰重重,更不用說要掏空整座山體了。因此,計算機模型建議我們採取兩種策略:一是建造稜形建築物,將山體環繞其中;二是安排爆破專家,在每座山的山頂位置爆破出巨大的空腔,並在空腔內進行加固建設。”
這場會議吸引了數百名參與者,每個人都被賦予了發言的機會,但大家都明白,提問必須深思熟慮,避免顯得過於幼稚。
然而,就在這時,一位參會者勇敢地提出疑問:“陳院士,按照資料模型的分析,這樣的山體結構真的能容納足夠多的人口嗎?甚至連儲存食物的地方都顯得捉襟見肘。”
“末日後的環境將極端惡劣,一百度的高溫與極寒溫度交替,除非擁有特殊裝備,否則人類很難在外界生存,更談不上食物的供應。”
陳院士輕輕按動手中的遙控器,一個詳盡的頁面立刻呈現在眾人眼前。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資訊,現場瞬間鴉雀無聲。隨後大家便開始竊竊私語,交流彼此的看法。
陳院士沒有給眾人太多思考的時間,他果斷地介紹道:“在收集了大量資料後,我們的上萬名專家成員共同制定了三套方案。”
“方案一,我們計劃建設地下核設施。”
“全國範圍內的抗熱、抗寒物資將被優先運輸到群山省。我們將利用爆破專家爆破上百座山頭,每個山頭內建設能夠容納四十萬人的居住區,並儲備五年的物資。”
“這樣的佈局能夠容納四千萬人。”
“在居住環境上,雖然選擇有限,但我們計劃建設地下防水核電站,透過核電站提供電力,為所有聚居點配備空調和空氣迴圈系統。”
核電站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然而底下暗河足以冷卻這些核裝置。
“然而,我們必須面對極端炎熱的問題,屆時地下水甚至可能沸騰。為此,我們計劃向群山省運輸大量的乾冰和液氮,以度過這一難關。”
“至於極寒天氣,只要有人定期維護核設施,就能確保聚居點的正常運轉。”
隨著陳院士的介紹,第二個方案也迅速呈現在螢幕上。眾人瞪大了眼睛,驚歎不已。這第二個方案,比第一個還要大膽,簡直是天馬行空、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