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看見爬行老人就大聲喊:“爸爸!爸爸,我在這裡。”
老人聞聲看去,看見了兒子,顧不上路陡斜危險直接從路面滑滾下來,直滾到兒子面前。
佳謠和滿英對老人的舉動很是驚詫,只見老人的臉被樹枝劃傷,手臂,手掌都被路上的沙石擦破皮,鮮血直滲出來。可老人卻不在意自已身上的傷痛,只是用他那被擦破皮正滲出血的手掌緊張地握住兒子的手哭腔著:“志明,你不要怕,爸爸都知道了,不就八萬多嗎,爸爸會有辦法幫你還清這筆債的。志明你不要做傻事,雖然爸爸坐輪椅了,但只要爸爸在,就一定拼力兒子扛難。”
“爸爸,”志明深懷疚歉地哭著撲到爸爸的懷裡:“爸爸,我對不起你呀,你為了供我讀書有病不捨得去醫院治。不然你怎麼會坐輪椅呢?都是因為我。可我大學畢業一年多了,不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掙錢給你,還借網貸被坑,我只借兩千卻要還八萬多。爸爸,我對不起你。我真的沒臉見你。”
“兒子,不要這樣說。”老人開導著兒子:“誰都不會一帆風順,唐僧取經都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我七歲時你爺爺死了,你奶奶改嫁,我和你叔叔靠吃百家飯長大。成年後我們兄弟倆都靠自已努力建房子,娶老婆生孩子,而且你兄弟倆都很爭氣,讀了好的大學。兒子,你聽爸爸的。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難,只要堅強地好好活著,只要身體健康,劈開眼前的荊棘,就能走出困境。”
“就是嘛。”佳謠非常認可地說:“有句話很有道理:上天就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我的前夫讀大二時他媽媽遭遇嚴重車禍導致他退學去打工,他原本也以為他無緣實現夢想了,可是透過努力,儘管歷程很曲折,但他還是實現了夢想。”
佳謠見志明茫然地看著她,就狡辯著說:“我剛說的可不是雞湯,是真人真事。我前夫就是我們長沙有名的仁康中醫館的吳華,他現在是副院長了。你要是不信可去醫館打聽一下,他是夏博士的師承弟子。原本就讀我們湖南中醫大學,可因他媽媽出車禍要錢救治,他只得退學打工掙錢供他妹妹上學。他去過工廠流水線上班,幸好他的老師惜才,把他介紹給夏博士跟夏博士學醫術。”
志明的爸爸聽了,激動地打斷了佳謠的話:“仁康醫院吳華醫生我認識,十年前要不是他好心免費給我治病,我早就坐輪椅了。吳醫生不但醫術好,心地善良,是好醫生好人吶!”志明爸爸說著用他那腫脹眼袋下眯眯眼上下看了看佳謠:“閨女,難怪我說你怎麼那麼面善呢?原來你是我的恩人吳醫生的老婆,我以前在醫院裡看過你。因為我沒錢拿藥,有三年多我腰痛就去找吳醫生開藥,每次都是他給我付藥費,我夏生福欠吳醫生很多醫藥費呀,一直都沒有能力還。雖然吳醫生說不用我還,叫我吃完藥就去找他開,要按療程吃藥,可我自已不好意思去開藥了,所以就坐輪椅了。”
佳謠剛想說什麼,志明忽然猛烈地嘔吐起來,嚇得他爸爸趕緊抱著他驚慌地問:“志明,你怎麼啦?你不要嚇爸爸呀。”
看到志明一個勁地嘔吐,佳謠意識到他可能是服藥了,就叫滿英快給吳華打電話把情況告訴吳華,她俯下身問:“志明,你實話告訴我:你是不是服毒了?”
志明一邊乾嘔一邊說:“我吃的不是毒藥,是安神片。但吃了很多,吃了一瓶一百片。”
滿英告訴佳謠:“佳謠姐,吳哥說馬上和救護車一起來,讓我們如果可以的話,問清他吃了什麼藥?用催吐法儘量讓他把胃裡的藥吐出來。”
“你老實告訴我,你真的只吃安神片?沒有吃毒藥?”佳謠又氣又急的問題明:“你說的是真話嗎?你看著你爸爸。你忍心讓你爸爸傷心絕望嗎?”
“嫂嫂,我不騙你,我真的只吃了一瓶安神片。”志明說:“嫂嫂,其實我不想死,也挺怕死的。雖然我們那個約死群裡很多人都說活得沒意思,想死了解脫,還有人推波助瀾地鼓動我們自殺,可是我看得出來很多人並不是真的想死,而且對死很恐懼,所以才會在群裡發出邀請。我也想過喝農藥,可我怕苦也怕疼,我去藥店買安眠藥,可沒有醫生處方藥店不買,我就只能買一瓶安神片來吃,我想睡著不醒就好了。”
“你現在感覺怎樣?”佳謠問:“能走路嗎?”
“就是胃很不舒服,很反胃很想吐又吐不出。”志明一臉苦惱的樣子:“我經常感覺鬱悶,頭暈失眠,全身無力。去醫院看過,醫生說我有抑鬱症,可那些藥有點貴我買不起。”
“我也患過抑鬱症,確實很難受。”佳謠說:“其實抑鬱症主要源自心理疾病,只要調整好情緒,對症服藥,很快就能康復。我的抑鬱症就是在仁康中醫館治好的,等一會吳華來了你把你的症狀告訴他,只要你配合治療,一定很快康復。”
不遠處傳來120救護車的響聲。
“佳謠姐,一定是吳哥來了。”滿英聽見救護車的響聲有些激動,迅速拿出手機撥打電話:“吳哥,是你們的救護車來了嗎?佳瑤姐的車就停在我們事發點的路邊。”
很快,吳華就帶著醫館的醫護人員抬著擔架按滿英微信發給他的位置圖找來了。吳華見志明神志清醒,用聽診器對他做了脈搏,心臟檢查沒有生命危險,志明坦言只是吃了大量的安神片,吳華讓醫護人員把志明抬去醫館做腸道清洗。吳華則背起夏生福把他背到佳謠的車旁讓他坐佳謠的車一起去醫館。
回到醫館,吳華讓護士給志明做了腸道清洗,去病房裡打了幾瓶葡萄糖及消炎解毒類藥水後志明就感覺好多了。雖然吳華從醫十多年,經他醫治的患者數不勝數,夏生福有近五年沒有找吳華就診了,但吳華仍然認識夏生福。得知夏生福是因欠他太多的醫藥費心生愧疚才不顏再找他就醫治病,不得已拖延病情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致使癱瘓,吳華再一次為夏生福墊付醫藥費,讓夏生福住院治療。
在醫館住院治療期間,佳謠和滿英經常到病房看望志明,開導志明。吳華還在病房留宿陪志明聊天,用自已的人生歷練以及身邊的人和事做比例勸導志明。
駱方平得知志明在平臺貸款被坑,就幫他找相關部門投訴貸款平臺,還聘請了律師起訴那個違規的網貸平臺,駱方平從商二十多年,見多識廣,有一定的人脈關係,可謂熟門熟路,辦事能力極強。加上志明是在手機上網向平臺貸款的,交易顯示志明起初只借了兩千元,因無力還款,貸款逾期網貸平臺違規加息,兩千的貸款逾期一個月變六千,志明因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沒有收入,只能繼續逾期還款。逾期一年後他貸的兩千就變成了八萬六千多。很明顯網貸平臺的行為是違法違規的,因此駱方平很快就幫志明打贏了官司,志明只需按常規利息還網貸平臺本金加利息兩千三百元,但由於網貸平臺對志明採取了騷擾,威脅,恐嚇等暴力催債,違反了國家《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還導致志明精神受創,差點自殺。因此,法院判定網貸平臺要賠償志明精神損失八千元。
網貸的事解決了,壓在志明心上的那塊石頭終於搬開了,佳瑤,滿英,吳華對志明關懷備至,諄諄教導。志明被感化了,在醫館附近餐廳找了份工作,一下班就來醫館照顧爸爸,還勸導爸爸安心住院治病,不用擔心醫藥費用,說等爸爸病好出院了他就去廣東找工作。只要待遇好,就算進廠做普工他也會好好做,掙錢把爸爸的醫藥費還清。志明還在約死群裡私加了很多因受打擊而對生活失去信心想死的人,用自已的親身經歷耐心勸導,挽救了不少原本想要自殺的人。也許是志明在約死群裡勸人時說了正能量的話,被群主踢出了群,他知道群裡有八百多人,他總結了一下自殺群裡分幾類人群:有無知者,有貧困者,有感情受挫者,有絕症者,更多的是揹負著很多網貸債務的人,大多數人都是因一時受挫對生活失去信心故而想以死來逃脫,並不是真的想死,他們就像一根沉重的羽毛,只要有人託他們一把,他們就能獲得重生。於是志明把約死群情況告訴佳謠,吳華和滿英,佳謠和滿英得知了約死群的情況後馬上註冊賬號進入約死群,在群裡找有自殺傾向的人,然後對他們做心理疏導和救援。很快他們的舉動被群主發現並被踢出群。被踢出群后佳謠不甘心,於是就去公安局舉報約死群,公安機關馬上介入並把群封了。可是很快佳謠發現另一個約死群又建起來了,佳謠再舉報,公安機關又介入並封群,但是不久又有新的約死群建立起來了。駱方平勸導佳謠,只有潛入約死群裡,瞭解清楚這群人背後的真正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解救,才會起到有效作用。佳謠,滿英,吳華和志明一起成立一個救援小組,各自重新在網上註冊新賬號進入不同的約死群,用對自已有衝擊的事情,然後獲得信任。
經過治療,夏生福康復了,雖然仍然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但是至少可以自主行走,不用坐在輪椅上了。駱方平見志明做事勤快,踏實,而且是名牌大學畢業生,他的公司正在擴充套件,正需要管理人才,於是就聘請志明到他的公司當片區經理,幫他管理該片區的發展和經營。
潛伏在約死群裡幾個月,佳謠她們拯救了幾百個原本想自殺的人。透過幾個月的細心觀察,佳謠發現很多想自殺的人都是因負債或工作不順導致抑鬱,還有很多是在校學生,只因學習壓力過大導致患上抑鬱,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關愛,因而想自殺離開這個世界。而且絕大多數人在自殺前都有過猶豫的,生與死的誘惑同時存在,就是因為有約死群的存在,恰恰是給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猶豫不決時的臨門一角,撕裂的傷口上火上加油。佳謠,滿英和吳華決心做勸生者,力爭將那些迷途的人一個一個載回岸邊。
佳謠就在群裡不斷地發紅包,為了不被踢出群,她藉故說自已的錢多,想把錢花完再離開,喊群裡需要錢的加她的微信,她願意分錢給微信好友花。
佳謠此舉果然很受歡迎,群裡很多人紛紛私加她的微信,佳謠還對每一個瀏覽過她空間卻還未新增她微信的人,主動新增好友,並在對話方塊裡一遍一遍地輸入:你好,我可以幫你嗎?在佳謠心裡,瀏覽她的空間就是向她發出求救訊號。對每一個新增她為好友的人,她都會給他們發一個大紅包,在佳謠看來,只要他們領了紅包,至少是今天不會去自殺了。新增好友後,佳謠廢寢忘食地和他們聊天,耐心地聽他們傾訴自已的遭遇,只希望能讓深陷迷茫的人看到一道光,瞭解他們的自殺動機,針對性地進行救助。對於因失業經濟受困的,佳謠給他提供經濟幫助,並邀請他加入鄉村建立,以此擺脫困境。對於因患上抑鬱症得不到理解和關愛而自殺的人,佳謠邀請他們來長沙,請他們吃飯遊玩,並聯系他們的家屬把情況告訴家屬,讓家屬瞭解抑鬱症,理解和關愛他們,還把自已曾經患抑鬱症的病例拿給他們看,建議他們去仁康中醫館治療。
隨著時間的推移,佳謠她們成功挽救了許多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其中,一個名叫小芳的女孩讓佳謠印象深刻。小芳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加上父母對她的期望過高,導致她心理壓力巨大,逐漸患上了抑鬱症。小芳在約死群裡認識了幾個同樣想自殺的人,他們互相鼓勵著結束生命,認為這樣可以解脫所有的痛苦。
佳謠在約死群裡注意到了小芳,她主動新增了小芳的微信,並給她發了一個大紅包。小芳收到紅包後有些驚訝,但她並沒有馬上回復佳瑤。佳謠沒有放棄,她每天都會給小芳發一些鼓勵的話,告訴她生活還有很多美好的地方,值得她去珍惜和發現。
漸漸地,小芳開始回覆佳謠的訊息,她向佳謠傾訴了自已的煩惱和困惑。佳瑤耐心地聽著,並給予她一些建議和鼓勵。她告訴小芳,學習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長處和短處,重要的是要學會接受自已,並努力尋找自已的價值所在。
在佳謠的鼓勵下,小芳逐漸走出了心理的陰影,她開始重新面對學習和生活。她努力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她也學會了和父母溝通,讓父母瞭解她的內心想法和需求。
看到小芳的變化,佳謠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她知道,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成功地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
除了小芳之外,佳謠她們還成功挽救了許多其他的人。他們中有的是因為失業而陷入困境的年輕人,有的是因為身患重病而失去生活信心的老人,還有的是因為感情受挫而想要輕生的情侶。在佳謠她們的幫助下,這些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氣,他們開始積極地面對生活,努力地追求自已的夢想。
隨著時間的推移,佳謠她們的救援小組也逐漸壯大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他們用自已的行動和愛心去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他們的努力下,約死群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珍惜生命,積極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佳謠也收穫了很多。她學會了如何去傾聽和理解別人的內心,如何去給予別人幫助和支援。她也深刻地認識到,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它,努力地去追求自已的夢想和幸福。
最終,佳謠她們的救援小組成為了社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用自已的行動詮釋著愛與希望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佳謠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為一個更加堅強、更加有愛心的人,她將繼續用自已的力量去溫暖更多的人,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