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拜師

陸為民踏入姜先生家那略顯昏暗的書房時,心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隨著視線的逐漸清晰,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這間書房名副其實,儘管沒有華麗的書架,但櫃子、板凳甚至地板上,都堆滿了書籍,且擺放得井井有條。

陸為民心中不禁對這位姜先生肅然起敬,儘管受到時代的影響,他當前的生活很艱難,但對書籍的熱愛和珍視,卻遠超常人。

“小民,你喜歡看什麼書?自已挑吧。”姜先生親切的聲音打斷了陸為民的思緒。他感受到了姜先生的熱情,也感受到了他對知識的尊重。

陸為民環顧四周,只見書籍分門別類地擺放著,從黨史哲學到歷史典籍,從古典文學到外國名著,應有盡有。他驚訝於姜先生藏書之豐富,也感嘆於他對書籍的精心呵護。

他小心翼翼地挑選著書籍,從《道德經》到《紅樓夢》,從《二十四史》到《楚辭》。

當陸為民抱著一大摞書籍,艱難地跨過門檻時,姜先生微笑著伸手接過一本書,目光瞬間凝固,他驚訝地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小民,你看得懂嗎?”

陸文淵也望著陸為民,神色驚疑不定。

姜先生也目光爍爍地盯著我,神情古怪。

陸為民忍住笑,一本正經地回答:“看不懂。”

陸文淵先是長長的吁了一口氣,彷彿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但隨即臉上又流露出些許失望的神情。自已之前真的差點就把陸為民當成神童了。

“既然看不懂,那你為什麼還要把它拿過來呢?”陸文淵皺起眉頭,疑惑地問。

陸為民卻十分認真地回答道:“雖然我現在看不懂,但伯伯一定能看懂啊!而且還可以教我呀!”

陸文淵聽後再次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陸為民還懂得主動求學。

這時,一旁的姜先生笑著說:“哈哈,原來小民這是想要拜師學藝啊!”

陸為民調皮地將頭一歪,故意裝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問道:“是啊,我就是想拜伯伯為師,不知道伯伯願不願意收我這個徒弟呢?”

姜先生頓時一怔,原本輕鬆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他目光銳利地望向陸文淵,嚴肅地說:

“文淵啊,依我看,小民確實是個難得的好苗子,如果能夠得到良好的教導和培養,將來必定會成為一代巨匠。只可惜我是 Y 派分子身份敏感……所以你可得考慮清楚了。”

陸文淵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時間也有些舉棋不定。

要知道此時雖然已經臨近那個特殊時代結束,可是身處其中的普通老百姓,哪裡知道其中將發生的巨大變化?

便是粉碎那夥人之後,真正的大局變化,也還需要幾年時間。在一切“以JJ鬥爭為綱”的年代,沾上Y派這頂大帽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只有陸為民自已心裡明明白白地知曉,這混亂不堪、雞飛狗跳的日子很快就會過去,而繁榮昌盛、安居樂業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

“爸爸,您以前總是告訴我,身為一名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呀!現在我能跟著伯伯讀書,這難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嗎?”

聽到這話,姜先生不禁挑起了眉毛,嘴角邊又一次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陸文淵同樣笑了起來:“只要你伯伯不嫌棄你這個學生調皮搗蛋給他添麻煩,那我自然是感激不盡、求之不得啦!姜先生,不知您意下如何呢?”

姜先生豪爽地哈哈大笑道:“你都不害怕我把孩子教壞了,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再說了,小民這孩子冰雪聰明、乖巧可愛,我可喜歡得緊呢。”

陸為民喜出望外:“伯伯,這麼說來,您是答應收我當學生嘍?”

“答應了。”

姜先生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要知道,像他這樣尊崇孔子和孟子思想理念的大學問家,往往也十分推崇“一諾千金”的君子風度。

陸文淵滿臉笑容地說道:“小民,還愣著幹什麼,快叫老師啊!”

然而,接下來陸為民所做的事情卻再次令兩位成年人驚愕不已。

陸為民跪了下來,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抬起頭,清脆無比地叫了一聲“老師好!”

剎那間,姜先生熱淚盈眶。

原以為拜姜先生為師賺大發了,誰知道竟然是自討苦吃。這個姜先生,不是一般的嚴厲,而是正經八百端出了師父的架子,寫出一張課程表,一週七天滿滿當當,上午下午各一個小時,學習內容包括英語、俄語、語文、哲學、歷史、地理。

整個就是一個填鴨式教學!敢情姜先生多年不上講臺,打算要在陸為民身上過足當老師的癮。

陸為民看著這張課程表,兩眼發直,寒氣順著脊椎一個勁往上冒。

“小民,你能堅持下來嗎?”

姜先生淡淡問道。

陸文淵望著陸為民,略略有點緊張,也有些於心不忍。

儘管陸為民心裡一千個一萬個不樂意,這會卻不能掉鏈子。想要做衙內,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咬著牙點頭說道:“能!”

“那好,從明天開始,咱們就按這個課程表執行。你要是偷懶不好好聽講,小心打手板。”

我倒抽一口涼氣,額頭開始冒冷汗。正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事到如今,只有硬著頭皮上了。

眼看天色漸晚,快要放電影了。老爸站起來告辭,並邀請姜先生兩口子去看電影。我原以為姜先生定然不會對這類“高大全”的說教電影感興趣,誰知姜先生竟欣然應諾。

我心念一轉,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他的是想要從電影裡瞭解上層的動向。那會子電視機和異形一樣罕見,廣闊的農村主要的資訊來源就是電影和報紙。

臨出門,我忽然問了一句:“老爸,今天是幾月幾號?”

“九月六號。”

我心裡突地一跳,三天後即將發生一件舉世震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