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林大福 將大樹街石屋租予恩人黃老十一家 未能報恩 萬一不交租亦可 收回黃公年租銀兩三十 萬不能轉租別人 立此為據 本人兒子不得有違】
包龍星唸完,大聲說:
“那不就好了,上面寫明瞭,不交租也行,何況人家還交了租了,你怎麼能收房子呢!”
黃老秋也插嘴:“我每年都交了三十兩!”
這時,
方唐鏡忽然賊笑:
“誒,什麼三十兩啊,是三十萬兩啊,大人!”
啊?
這?
“你說什麼?”
“大人有沒有念過書啊?”
這?
方唐鏡搖搖頭:“早知道大人沒念過書,就不為難大人了,我來幫大人整理吧……”
說著,
他拿起毛筆,在租約上圈圈點點,重新斷句。
“請大人再念一遍!”
這?
包龍星再念:
【本人林大福 將大樹街石屋租予恩人黃老十一家 未能報恩 萬一不交租 亦可收回 黃公年租銀兩三十萬 不能轉租別人 立此為據 本人兒子不得有違】
兩人越念越是心驚:這不倒過來了嗎?
大堂所有人,這時也都怔住了。
方唐鏡見兩人面如土色,輕搖摺扇,上來問:“大人可以判案了嗎?”
包龍星猶豫不決。
方唐鏡用摺扇遮住臉,低聲問:“大人,遲遲未判,是不是想要錢啊?”
刷的一下
他掏出一張銀票:“這三千兩……沒你的份,這張,給你,你就值這麼多了,拿著吧……”
包龍星一看,竟然是一兩。
“一兩?”
“不要拿來!”
包龍星無奈接過,揣在了懷裡。
方唐鏡催促:“快點判吧?”
包龍星還在猶豫,方唐鏡呵斥道:“快判!”
包龍星難受至極,彎下身,突然一口咬住師爺屁股,使勁發洩。然後正襟危坐,直接宣判:
“本官現在宣判,黃老秋欠人租金,著令即日遷出,將房子交還林志銀。至於你老婆想強健林員外……”
還沒說完,林志銀擺擺手,大聲說:“又沒J'到,就算了!”
方唐鏡趕緊作揖:“哎呀,林員外果然是大人有大量啊。”
“告辭,告辭!”
黃老秋大聲喊著:“沒天理啊!”
隨即,
就被衙役拉出去了。
包龍星賺了一兩銀子,正要退堂,方唐鏡忽然冷笑幾聲:“老弟,我勸你早點回鄉耕田吧,學人家做官,別丟人了你……嘿嘿,哈哈哈……”
……
第二段畫面播完,
演播廳裡已經是一片沉靜。
剛才,
大家仍然也在笑,忍不住地笑,尤其是抓手強健那段,每個人都放聲大笑,感覺到一種突破禁忌的笑點。而看到《租約》瞬間被幾個標點符號改的面目全非,又是驚心動魄。
在座的行家都能看出來,這部劇演到現在,算是完成了一個序幕。真正的大戲實際上還沒開場。但序幕就有這個好處,可以讓後面的主戲有個更清晰的脈絡,讓觀眾可以想到一個大概輪廓。
這要是再說沒手法,那就是說瞎話了。
主持人何璐這次首先問上一輪沒吭聲的兩位嘉賓。
“張導,您能不能從導演的角度,點評一下6號選手的作品?請?”
張一謀接過麥克風。
“咳,我就說個感覺吧……可能大家都會被劇中的案子所吸引,但我卻很在乎包龍星和父母的那段對話……一開始,我覺得是為了搞笑而搞笑,是多餘的,但緊接著就發現不對……”
說到這裡,
大家忽然也有同感:那段好像是多餘的?如果真是多餘的,那就是敗筆了,這個6號選手很可能因此而被淘汰。畢竟,這是64進32,一半的淘汰率,誰也扛不住那麼大的硬傷。
於是,現場眾人,包括直播間裡,彈幕都忽然少了。
張一謀繼續說:
“這一段,看似有點突兀,但是我們一旦回想開頭,就會明白了。包龍星之前有十二個哥哥都養不大,那麼,他們最大的有多大呢?劇中可以看出來,包母將包龍星認作了老九,那就說明,十二個夭折的孩子中,有一個曾經有包龍星那麼大,也就是二十幾歲。”
“我們可以想象,這是一件喜劇嗎?很顯然,它是悲劇,非常悲慘,但作為觀眾,我們卻沒有注意這些,反而是被包母端上來的一盤白菜給吸引住了,被她的錯亂的對話,給誤導了……”
“這就像一首曲子的一個和絃,看似不經意,但卻是直達靈魂的……它在提醒我們,這個故事是沉痛的,絕不是輕飄飄的搞笑……大家再想想,如果我們一直在笑,那麼這個本子就看不下去了……”
“同樣的,劇中的受害人,他的租約被那麼厲害的文人改了,改得那麼合理,那麼高明,那麼有力量,而作為一個弱勢的、沒有文化的受害者,他還能怎麼樣?”
“這就是戲劇……悲喜劇從來都是分不開的……”
啪啪啪啪
現場一片掌聲。
直播間裡,大家也對張一謀給出了讚歎——
【老謀子畢竟是老謀子,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評得太好了,不說我還真看不出來!】
【是啊,荒誕的背後必然是悲涼……】
【老謀子說的是,如果沒有這個襯托,整個片子看起來就很飄了,大家也都會顯得很涼薄無情……】
【對!它在提醒我們,這是關於正義的故事!】
【那老孃讓我想起了祥林嫂……】
【我來總結:有多荒誕,就有多悲涼……】
這時,
高漫堂忽然說話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反派已經出來了,他非常精彩,非常鮮明,他就是荒唐鏡,他的出現,讓這個劇增色不少……剛才,張導說得好啊,這是個荒誕喜劇,所以需要平衡,可以看到,6號選手的手法是不錯的,始終扣緊了冤案……更精彩的是,方唐鏡這個角色,也用了誇張的手法來刻畫,成功塑造了一個惡人型別……”
啪啪啪
大家鼓掌之際,忽然覺得:隨著故事逐步推進,點評也越來越精彩了。
這時,
大家就把目光投到了於華身上。畢竟,他是頂尖小說家,這個故事講到現在,他也該給出一點有分量的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