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玦摸了摸被小王妃親過的臉,眼底柔和了不少。
“乖乖,你不是一直好奇我為什麼跟母后關係那麼僵嗎?”
蘇杳杳點頭,以前她確實很想知道。母后人那麼好,對阿玦也好,可是阿玦為什麼總是不待見母后?
今日見了皇帝對母后的態度,又見了阿玦憤怒的樣子。
她好似又懂了些。
但她還是想知道。
顧玦摟著人,目光看向湖面,幽深遙遠,思緒好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二十五年前,太后,也就是顧玦的母妃,曾是寵冠後宮的宸貴妃。
宸字,取自“紫宸宮”。
宸貴妃一入宮便為而立無子的皇帝生下了唯一的兒子顧玦,皇帝本就寵她,對於這唯一的兒子,也是疼入了骨子裡。
一家三口像是尋常百姓家,溫馨和睦。
可,物極必衰。
上天或許是看這一家人太圓滿,總要拆散這樣溫馨的一家三口。
皇帝舊疾突發,神智不清。
舊疾發得突然,不過短短三天便去了。
臨終前皇位竟不是傳給寵愛的兒子,而是傳給了早年便包藏禍心想造反的晉王顧晝。
所有人沒有想到。
朝臣自然覺得蹊蹺,皇上有兒子怎麼會不傳位給兒子?
更何況,顧玦可是他唯一的兒子。
還是他最寵愛的寵妃生的兒子。
可就在朝臣想要聲討晉王時,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文武百官不得不迎晉王登基。
皇上駕崩,皇后聯合外戚干政,意圖迎宗室子弟登基。
皇后外家是武將世家,在京中盤踞多年,手裡掌握著數十萬兵權,壓根沒有人能與之抗衡,除了同樣手握十萬大軍的晉王,當真是無人能治得了她們。
再加上貴妃嬌弱,皇子年幼,百官思定之後,只得迎晉王登基出手。
但朝臣也是有條件的,要晉王立年僅五歲的顧玦為太子,並且以後皇位也只傳給他。
晉王當時是答應了,可登基之後,這件事便一拖再拖。
一直拖到今天。
當年的那些老臣,在新帝的鐵血手腕下,漸漸也不敢再提這件事了。
再加上皇帝這麼多年都沒殺顧玦,便有很多人覺得皇帝是個仁君,也就沒再提了。
只有顧玦知道,他的安穩,到底是怎麼來的!
他永遠都不會忘記,父皇剛駕崩半年。
他的日子一下子從天堂墜入了地獄,他被皇叔打發到冷宮,吃著餿了的飯菜,喝著帶泥濘的水。
甚至一天夜裡,他被十幾個太監圍在狗洞裡打打得奄奄一息。
他都已經聽到自已被丟到亂葬崗了。
等他再睜開眼睛時,面對的卻是他那嬌弱母妃通紅悲涼的眸子。
看到他,他母妃急忙擦掉了淚水,將他緊緊摟在懷裡痛哭出聲。
她告訴他,她以後會振作起來,絕對不會再讓他受到傷害。
他以為,是父皇給母妃留了後手。
誰知,直到有一天,他歡喜捧著牡丹跑進慈寧宮,卻聽到群紗堆砌的床榻上傳來愛曖昧的聲音。
那聲音,不是別人的。
正是他母妃的……還有……他皇叔的……
她母后苦苦求著,求著他皇叔不要傷害他……
他皇叔說,“顧玦能不能活命,全看蘿兒的表現了。”
然後,帷幔內便傳來更加曖昧糾纏的聲音。
那一刻,顧玦只覺得,他天都崩了。
他哭著踹了宮裡的香爐,驚動了裡面的人,卻不敢面對,趁著皇帝出來前跑了。
那一刻,他痛恨自已年紀弱小,痛恨自已無能,一連扇了自已十幾個巴掌。
又怨母妃為何要為了他背叛父皇,他根本就不值得她背叛父皇對她的疼愛。
他最痛恨自已,他不想成為她的負擔。
所以,他跑了,他跟著一個老將軍跑到了邊關,不想成為她的拖累。
誰知在他十五歲手握重兵回來,還看到她半夜進了那個男人的寢宮!
他恨她!
可他又不能恨她。
他知道,她雖嬌弱,可一直都是疼他愛他的母妃。
只是,沒了父皇,她就像失去了遮擋風雨庇護的花,在深宮裡,壓根活不下去。
不,她能活下去。
只是因為他,她才被迫選擇……
可他卻不知道如何面對她沉甸甸的母愛……
蘇杳杳聽得唏噓不已,抬頭時,便見顧玦向來冷沉的眸子通紅,眼眶裡閃著些許不易察覺的淚花。
“乖乖,我好無能……”
顧玦抱著蘇杳杳,一滴淚水自眼角滑落,滴在蘇杳杳脖頸之間。
“要不是因為我,她根本不會……”
“我欠了她好多好多,我不知道怎麼面對她……”
蘇杳杳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只回抱著他給他。
她也沒想到,母后跟皇上之間竟然還有這層關係?
難怪,難怪早年爹爹說,皇上心狠手辣,不是個會給自已留隱患的人。
但是對厲王的態度,奇怪得很。
明明感覺他恨厲王恨得牙癢癢,但偏偏明面上誰也看不見他挑厲王的刺。
背後的原因竟是如此。
蘇杳杳覺得,她沒資格評價母后。
她雖還未做母親,但是從小也是被她娘寵著長大的,她娘看似很嫌棄她,可總是會為了她的事憂心傷神。
她想,如果她有了孩子,她肯定也會用命去護著的。
所以,母后絕對是個好母親。